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报告37例大肝癌采用肝动脉栓塞(TAE)加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临床病理研究结果。37例肝癌直径5~24cm(平均11.2Cm)。TAE与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化疗药物括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和顺铂(CDDP)。多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方案。肝动脉末梢栓塞剂采用国产或进口碘化油,用明胶海绵颗粒作近端栓塞。手术切除前进行1~4次TAE,每次相隔4~6周。17例AFP值增高者TAE后10例降至正常水平。肿瘤直径由平均11.2cm降至8.5cm(缩小26%)。栓塞后手术切除病理标本显示92%有肿瘤组织坏死,范围达40%~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6.7%和53.3%。作者认为TAE加手术切除是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提高中晚期肝癌外科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直径5~18cm,平均92cm,皆为多供血型。巨块型24例,结节型8例,弥漫型6例。伴门静脉癌栓18例。肝动脉栓塞采用40℃的碘油和明胶海绵微粒;化疗药物采用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C(MMC)和氟脲嘧啶(5Fu)。32例甲胎蛋白值升高者治疗后16例降至正常。肿瘤直径平均缩小45%。8例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其生存期均在12个月以上,最长已达3年;未行二期手术者30例,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结论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附加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和热电疗法,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缩小后切除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Fan J  Yu Y  Wu Z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0-712
作者为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缩小后行肿瘤切除的疗效,总结了59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经验。本组患者首次TACE前肿瘤直径5.6~20.0cm,平均9.43cm,每人接受TACE1~6次,平均2.9次,手术前肿瘤直径缩小至3.29cm,末次TACE距手术时间1~7个月,平均2.5个月。AFP阳性35例,TACE治疗后13例转为正常。59例患者中行肝段、联合肝段或肝部分切除56例,左三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切除的肿瘤各有40%~100%坏死,其中9例100%坏死。TACE后13例AFP转为正常的患者中,9例镜下仍见癌细胞。59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65%和56%。作者认为TACE可为一期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争取手术切除的机会,且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32磷—玻璃微球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作者评价了^32磷-玻璃微球作为新的内放射栓塞剂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自1994年3月至1995年4月,作者采用术中肝动脉插管或经Seldinger's导管栓塞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24例,肿瘤直径3.6 ̄18.5cm(平均11.3cm),主瘤位于右叶9例,左叶1例,弥散于全肝14例。栓塞部位:右肝8例,全肝16例。治疗用放射剂量1200 ̄8000rad(平均3250rad)。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
手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32例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hepatliarterialChemotherapyandEmbolization,TACE)后二步手术的肝癌患者(二步手术组)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后的随访情况。TACE后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下降3.56cm(36.6%),4例降至5cm以下,AFP平均下降77.3%,5例转为正常,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二步手术组随访2年,11例(34.4%)复发,与同期35例一步手术组(14例40.0%复发)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二步手术组的平均复发时间为7.09±3.27个月,较一步手术组的4.29±3.29个月显著延长.以上结果表明,术前TACE能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化疗栓塞加深冷冻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加深冷冻治疗8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瘤体最小12cm,最大18cm)。治疗后瘤体均明显缩小,AFP下降,且无严重并发症。生存最短11个月,最长已2年零2个月。认为该方法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血清AFP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张少宏张军曙王军华向军章全主见1991年11月~1997年5月,我们对3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称肝癌)行了术中肝动脉结扎置管栓塞术(HAE),并动态观察其血清甲胎蛋白(AFP)、谷丙...  相似文献   

8.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疗效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术前肝动脉栓塞(TAE)能否改善肝癌切除术预后,作者分析了肿瘤直径3cm以上,无门静脉癌栓的77例患者,术前进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切除术后疗效影响,77例患者按术前是否接受TAE分为栓塞组(A组,n=26)和非栓塞组(B组,n=51),每组按肿瘤直径再分A1,B1(3~8cm),A2,B2(〉8.0cm)两个亚组,结果术后1,2,3年无瘤存活率各组分别为A1组(n=14)的5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肝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化学药物栓塞治疗(TACE+PVCE)缩小后,再行2期外科综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大肝癌48例行TACE+PVCE治疗,癌灶明显缩小后,15例行肝癌切除术;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23例行部灶内无水酒精注射,10例行癌灶深度冷冻。结果 TACE+PVCE治疗后,肝癌癌灶由平均直径10.6cm缩小到4.6cm;AFP阳性27例中,降至正常19例;在切除的肝癌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Ⅱ,Ⅲ期肝癌)临床比较常见,治疗上有许多种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少数人甚至可获5年生存期。1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TAE/TACE)在肝功能允许情况下是首选方法。栓塞剂有明胶海绵、磺苯脂...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留肝癌细胞的P—糖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残留肝细胞癌(HCC)的多药耐药性(MDR)。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例TACE治疗后残留HCC(TACE组)和42例未经任何形式化疗的HCC(对照组)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 TACE组的PGP表达阳性率为8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6%(P〈0.01)。结论 HCC存在内源性MDR,TACE治疗又进一步诱导其产生获得性MDR,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以及作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己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由于肝癌大多为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 ,使单纯TACE治疗后 3年 ,5年生存率仍不高〔1〕 。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 ,延长作用时间 ,更主要的是为达到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的效果 ,我们采用肝静脉暂时阻断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withtemporaryhepaticvenousocclu sion ,TAC…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无水酒精注射联用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中晚期肝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加用经皮局部无水酒精注射(PE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2年1月至1997年3月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病人193例,其中行TACE115例,TACE并B超引导下PEI78例。结果 两组近期有效率(WHO标准)分别为12.2%和25.6%;治疗后获得手术切除者两者分别有4.3%和14.1%;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TACE组盒为6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探讨张国兵,李章钧(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合肥230022)自1976年Gojdstein等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以来,取得了肯定疗效和一定经验,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与经皮肝穿刺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我们采用TACE与PEI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人 1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78例原发性肝癌分为两组 :TACE治疗组 15 2例 ;TACE +PEI联合治疗组12 6例。TACE治疗组男性 12 4例 ,女性 2 8例 ,肿瘤 4~ 15cm(平均 9cm ) ;联合治疗组男性 10 6例 ,女性 2 0例 ,肿瘤 6~ 18cm(平均 9 6cm)。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脉造影 ,超选插…  相似文献   

16.
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基础上,联合应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SPVE)。33例为块状型,5例为结节型,其中直径大于10cm24例,5-10cm11例,小于5cm3例,肿瘤位于肝右叶29例,肝左叶6例,左右叶3例。血清AFP检测〉400ug/L21例,在200ug/L-400ug/L之间6例(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文献报道,大肠癌病人初次手术时,有10%~25%的病人已有肝局部或弥漫性转移;而手术后有近50%病人在近期内发生肝内转移。虽然,大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是唯一能够治愈的方法,5年生存率达25%~40%,但多数病人因转移病变为多发结节状或巨大而无法切除。因此,肝动脉栓塞化疗(TAEC)成为治疗这类肝转移的重要方法。Patt等于1981年首次研究报告栓塞化疗所起的作用,以FUDR和丝裂霉素C动脉内灌注治疗55例大肠癌肝转移,包括行肝动脉栓塞24例,由于物理性损伤或化学性动脉炎,所有肿瘤反应率为43.4…  相似文献   

18.
肝癌病人树突状细胞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以肝癌病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 自肝癌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0;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PBMC中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BEL-7402,LOVOey HOS-86  相似文献   

19.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结合偶联半乳糖抗CD3单抗趋肝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合偶联半乳糖(Gal)的大鼠抗小鼠CD3单克隆抗体(Mouse-anti-rat-CD3monoclonal antibody Anti-CD3-McAb)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TIL)趋肝性,方法 本实验把小鼠抗小鼠CD3单克隆缺本和半乳糖(Gal)偶联在一起,与^3H-TdR标记TIL结合后,从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分别在注射后不同时间抠眼取血0.5ml,然后处死,切除肝、脾、肺组织  相似文献   

20.
刘扬  吴孟超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650-653
放射性核素 ̄(131)I标记抗人小扁豆凝聚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AFP-R-LCAMcAb)后,经裸鼠腹腔注射,能选择性地在裸鼠实验性人类肝癌模型(简称:人肝癌)肿瘤区积聚,裸鼠人肝癌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是裸鼠肝脏的5.2倍,而 ̄(131)I标记的正常小鼠IgG(mIgG)或游离 ̄(131)I却无瘤区积聚,且在荷瘤裸鼠体内呈均一性分布。 ̄(131)I标记单抗组γ照相均可清晰显示裸鼠所荷肝癌组织的阳性影象。实验发现, ̄(131)I标记AFP-R-LCAMcAb后治疗荷人肝癌棵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85%),其治疗效果优于 ̄(131)I-mIgG组、单纯核素组和单纯抗体组(46%、20%、7%、P<0.05)。结果表明,AFP-R-LCAMcAb对人肝癌细胞有较强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有希望成为肝癌放射免疫诊断及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