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力型铅酸及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 V/55 Ah(C/20)动力型阀控铅酸(VRLA)电池和3.2 V/11 Ah动力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容量实验,探讨了它们的容量特性和放电电流、放电起始电压、放电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LiFePO4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在2 C电流下仅有约10%的衰减,而VRLA电池的衰减在1.5 C时有近50%.  相似文献   

2.
C/LiCoO2系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低温(-20℃)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其常温(25℃)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显著变差,0.2C放电时,放电容量仅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7%,放电平台比常温时降低了0.5 V;1C放电时,放电客量仅为0.2C放电容量的4%.低温充电性能也明显恶化,恒压充电时间增长.锂离子电池低温电化学性能变差,主要是低温条件下锂离子在正负极颗粒中固相扩散阻抗增大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聪  陈性保  董全峰 《电池》2007,37(5):329-332
研究了正极厚度、正极导电剂含量、负极材料、电池尺寸以及电解液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正极导电剂的含量能提高电池10.0 C倍率的放电性能;采用薄正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负极材料扣大电池尺寸设计,也能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在高于10.0 C倍率放电时,功能电解液对高倍率放电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优化组合,得到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可达20.0 C;300次循环后,10.0 C放电容量仍保持初始容量的84%.  相似文献   

4.
崔明  许汉良  张帆  郭付祥 《电池工业》2009,14(5):309-312
采用LiMn2O4为正极材料,Li4Ti5O12为负极材料制成了26650/2500mAh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10C放电容量能够达到1.0C放电容量的97.30%,电池在-20℃的条件下以0.5C放电,能够放出25℃条件下容量的98.72%,在55℃的条件下以0.5C放电,能够放出25℃条件下容量的97.83%,1.0C循环测试200次后,容量剩余率为96.10%;电池以3.0C倍率过充到20.0V,没有爆炸和起火,经过针刺短路之后,没有爆炸和起火,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90℃。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额定容量为240mAh的5A型圆柱MHN-i蓄电池,测试了由7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9V(6F22型)电池组性能。结果表明:其单体电池0.2C放电容量为242mAh,1C放电容量220mAh。电池组0.2C放电容量235mAh,比能量45Whk/g(0.48A放电);常温搁置28天荷电保持率超过84%,经0.24A(1C),100%DOD循环至550周,容量仅损失10%。设计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额定容量为10A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评价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过充电性能及电池一致性等。实验表明,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165Wh/kg;0.5C倍率充放电循环500次后电池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90%;-10℃及-20℃时电池放电容量分别为初始容量的75%及70%;电池的过充电性能需进一步改进,过充电压只能达到5.0V;0.1C、0.2C、0.5C和0.8C倍率放电,工作电压平台均超过3.6V,电压差小于0.08V;电池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达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提高MH/Ni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煦 《电池》2002,32(2):88-89
探讨了影响MH/Ni电池 1C充放电性能的若干因素 ,采用以下工艺 :(1)正极中添加 7%CoO粉 ;(2 )MH电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 ;(3 )正、负极容量匹配比在 1∶1.4~ 1∶1.5之间 ;(4 )采用循序渐进式的封口化成工艺 ;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通过试验 ,AA型电池 1C放电至 1.2V的容量占放电至 1.0V的容量的 80 %以上 ,1C全充放循环 10 0次电池容降小于 3 % ,放电电压在 1.2V以上的容量仍占 60 %以上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电压、容量、内阻等参数的不一致是影响成组后电池组性能的重要因素.为分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不一致性,在不破坏电池的前提下,对批量10 Ah锂离子单体电池进行常温0.35 C、0.5 C、0.65 C、0.8 C、0.95 C不同倍率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倍率大小对电池的交流电阻和放电容量影响不大,而对电池的放电平均电压有较大影响,随着电流的递增(△/=0.15 C),电池的放电平均均压减小(△V约为16 mV),个别异常电池的放电均压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大而呈现不规则的减小.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的不一致性得到了放大,达到剔除不良电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制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国华  肖斌 《电池工业》2007,12(2):78-84
介绍了大容量动力型10Ah锂离子电池和高功率型7.5Ah锂离子电池的产品设计、技术指标确认、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过程和性能检测情况。两种型号产品经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按照UL1642标准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并取得UL认证。动力型10Ah电池以0.5C电流进行充放电循环,在100%DOD的条件下,循环寿命500次时能达到额定容量的80%。在-40℃条件下,以0.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容量可达额定容量的54%。高功率型7.5Ah电池能以26.6C(200A)电流放电18s。以1.5C电流进行充放电循环,在100%DOD的条件下,循环寿命在1200次时,仍能达到额定容量的80%。在-40℃条件下,以0.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容量可达额定容量的86%。  相似文献   

10.
杨固长  崔益秀 《电池工业》2007,12(6):363-365
研究了碳负极纵向面密度均匀性对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极纵向面密度差从1.52mg·cm-2降低到0.12mg·cm-2时,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由81.9%增加到88.9%。以纵向面密度差分别为1.31mg·cm-2和0.35mg·cm-2的负极所制备的电池,其2C放电容量分别为0.2C放电容量的93.1%和96.5%,经157次1C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分别为初始容量的80.6%和88.9%。在负极制备中监测电极的面密度的变化,可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