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提取率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玉米须中抗氧化物质的乙醇提取工艺。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液料比、提取次数和乙醇体积分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即提取溶剂采用80%乙醇,液料比24∶1 mL/g,在60℃下提取90 min,共提取3次。采用该工艺,玉米须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率为3.72%。考察不同提取率的玉米须抗氧化物质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的玉米须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2种自由基,并且其提取率升高不影响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
方敏  占才贵  宫智勇 《食品科学》2009,30(18):206-208
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对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并用DPPH 和FRAP 两种方法测定了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时间2h、固液比1:25(m/V)、提取温度80℃,此时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67%;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明显,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7.18%,总抗氧化能力FRAP 值为691.04μmol/L。  相似文献   

3.
孙燕  杨峰  李成忠 《中国酿造》2019,38(12):163
采用乙醇提取法研究白背三七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了白背三七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白背三七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60 ℃。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类黄酮平均得率为3.81%。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银杏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得出银杏黄酮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8.6℃,乙醇体积分数72.95%,提取时间2.24 h,液料比36.47(mL/g)。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299%,与试验值1.291%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孙兰萍  马龙  张斌  赵大庆  许晖 《食品科学》2009,30(6):97-101
研究了花生壳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提取条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2h、提取温度53℃、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27ml/g,在该条件下花生壳黄酮提取率达4.04%。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碱蓬黄酮的提取工艺。以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碱蓬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9.0%,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67.0 ℃,碱蓬黄酮得率理论值为3.5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碱蓬黄酮得率实际值为3.50%,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茵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菌陈黄酮,以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和料液比为因素,茵陈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茵陈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茵陈黄酮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温度、光照、p H、金属离子对茵陈黄酮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茵陈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回流时间50 min、回流温度90℃、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茵陈黄酮得率为2.35%。温度和Na~+、K~+、Ca~(2+)、Cu~(2+)对茵陈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大;Cd~(3+)、Cr~(3+)、Al~(3+)以及pH、光照对茵陈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此外,茵陈黄酮对菜籽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分别与V_C和柠檬酸协同作用时其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优选芹菜中黄酮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及其二次项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料液比和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最终,确定了芹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1(m L/g),乙醇体积分数84%,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134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3.276%。  相似文献   

9.
葛根在提取葛粉后形成的纤维渣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黄酮,该研究以葛根纤维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3∶1(mL∶g)、乙醇体积分数42%、提取时间3.7 h、提取温度69 ℃,在此条件下葛根纤维渣黄酮提取率达到7.85%,并通过中试验证可得到黄酮含量达到13.1%的葛根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蓝莓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蓝莓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建立微波提取黄酮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微波功率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2℃,乙醇体积分数64%,微波功率456W,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4.23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5min、液料比40:1(mL/g);测得枸杞蜂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3.03%(n=3),基本和预测值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半支莲黄酮提取条件,并考察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2min、液料比32:1(mL/g)、提取温度69℃,此条件下半支莲黄酮提取率为0.442%,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5.4%。  相似文献   

13.
采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菊花脑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菊花脑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8%、提取时间89min、水浴温度68℃、液料比41:1(mL/g),黄酮提取得率2.88mg/g。  相似文献   

14.
茜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茜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热浸提法提取茜草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40(g/mL)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茜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提取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g/mL),此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为1.67%。本工艺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润亚  明永飞  王慧 《食品科学》2010,31(16):78-8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40% 乙醇溶液、料液比1:60(g/mL)、超声功率400W、超声温度60℃条件下提取50min,其提取量为25.04mg/g,影响无花果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无花果叶黄酮提取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协助超声波提取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甘薯叶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 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试验设计, 对SDS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 各因素对甘薯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为C(料液比)>A (SDS质量浓度)>B(乙醇体积分数)>D(超声时间), 甘薯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SDS质量浓度1.0%、乙醇体积分数81%、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49 min, 在此条件下, 总黄酮提取量为 132.08 mg/g, 与回归模型预测值134.63 mg/g相差1.89%, 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结论 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协同超声提取甘薯叶总黄酮的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可为甘薯叶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蜂胶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蜂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不同因素对蜂胶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测定蜂胶提取物在不同的酸碱度、温度、金属离子、光照条件下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8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0的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最高。蜂胶提取物对.OH有良好的清除作用。金属离子(Na+、K+、Ca2+)及微酸性条件对蜂胶提取物的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强酸强碱、光照、加热的条件对其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湘西垂盆草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讨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一些天然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选择4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25(g/mL)、超声40min,提取率达到1.968%。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并能增加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在相同条件下该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强于柠檬酸而弱于VC。  相似文献   

19.
甘露菁  邓泽元 《食品科学》2010,31(18):26-30
对荷叶复方物超临界萃取后的残渣中黄酮进行醇提,用Box-Behnken 响应曲面设计法,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及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指标,用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修正后最优化的条件为残渣10g 时,料液比1:20(g/mL) 、乙醇体积分数50%、温度80℃、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5.97mg/g,提取3 次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因此,基于Box-Behnken 响应曲面法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荷叶复方降脂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