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建筑形状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形状决定建筑的部位面积、建筑容积,从而决定建筑能耗、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和有害气体)以及建筑造价。选择适宜的建筑形状对实现建筑节能、环保、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试从几个影响建筑形状的代表性要素入手,探讨满足相同建筑面积和功能条件下,不同建筑形状对建筑能耗、建筑排污以及建筑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为重新思考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纬度,回溯梳理建筑艺术史上的数次建筑艺术的进化,分析得到三个启示:看似是建筑艺术问题,实则是建筑技术问题;建筑技术的革新引领建筑艺术的创新,建筑艺术是技术成熟的标志;建筑艺术的核心是建筑技术的,但建筑技术并不等同于建筑艺术.基于对建筑艺术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技术的出现将会对人类建筑艺术的发展实现促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人类应力求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3.
盛晔 《城市住宅》2021,28(6):111-115
绿色建筑是满足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技术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强有力抓手,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应考虑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结合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现状,以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介绍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以更好地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的框架下,分析历史建筑和背景建筑的定义,提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概念,对比传统建筑保护思路,采用当代城市背景建筑的设计方法,从城市角度讨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再生。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7,(4):37-38
施工水平和结构设计决定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考虑建筑功能性的基础上,安全性应占据重要部分,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后期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应在建筑行业受到广泛重视,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则体现建筑质量,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建筑安全性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嘉庚建筑、台湾建筑以及闽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台湾建筑风格来源于闽南建筑,是闽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嘉庚楼群建筑形成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嘉庚楼群是闽南建筑的升华。综上所述,台湾传统建筑和嘉庚建筑均来源于闽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均在闽南建筑的基础上均有着各自的细节发展变化,呈现出你中我,我中有你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建筑作为新兴建筑体系具有其独特性,以绿色建筑为背景,对集装箱建筑发展历程、集装箱建筑应用现状、集装箱建筑应用性质进行总结与深入探讨,同时对集装箱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促进集装箱建筑作为可持续性的绿色建筑形态的优化与发展,提高建筑舒适度的同时使人、建筑、自然更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课程为建筑·城市·景观设计,由建筑与城市设计、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建造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组成。建筑连连看属于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红线对建筑的分割、道路对建筑的切割、建筑自身“独善其身”等现象,造成今天的城市呈现出建筑孤岛化状况。课程题目“建筑连连看”以打破城市中的建筑孤岛为目标,训练学生从城市设计视角发掘城市议题,分析和研究建筑孤岛现象,进而提出建筑与城市设计解决方案。课程以当代北京城建成区为范围,要求自行选择需要连接的建筑单体作为建筑与城市设计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增多,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急剧提升。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的得到体现。建筑结构设计不仅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还直接关系着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建筑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如今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建筑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建筑结构设计措施,以保障建筑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邹晓周 《华中建筑》2014,(1):163-166
通过对圣天使堡建筑形式与环境的分析,并与奥古斯都墓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建筑形式和建筑环境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特征,在建筑的生命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建筑所处环境相对于建筑形式往往更能影响建筑的发展轨迹。建筑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而在一座建筑的历史生命里,建筑环境的这种不断变化对建筑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建筑形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往往是影响建筑变迁更重要的原因,建筑所处的地点环境往往能对建筑未来的功能发展产生更加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型铁路客站系统化设计探索:以南京南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的原则,我们在南京南站设计过程中逐步开展了系统化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将站房建筑整体划分为若干系统,系统的相对独立使系统化设计分工具有可能性。系统化设计是提高设计质量,实现高完成度的必要条件;系统化设计是整合设计资源,实现全过程可控的必由之路。系统化设计可以实现于深化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可控.使设计在各个建设环节都可发挥有益的影响,进而保障建筑产品的最终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天峰宾馆的建筑方案设计实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架构,从总体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平面功能设计、空间组织设计、流线组织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外观造型设计以及绿色节能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城市型花园式酒店的一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黄书敏 《福建建筑》2014,(1):47-48,15
本文结合莆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楼的建筑设计实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总体布局设计、平面功能设计、流线组织设计、空间组织设计、外观造型设计以及节能降耗设计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公安系统办公楼设计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具有优良的水力特性及耐腐蚀性能,可在城市深隧等重大工程结构中使用。这类重大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100年,而现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只有50年,缺少基于更长设计使用年限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进一步应用。本文结合结构设计的作用、抗力和结构设计方法三部分内容,指出了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管道结构设计的影响;然后根据其性能特点,重点对其在100年设计使用年限下的抗力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个抗力调整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法,并与基于5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刚度等级不变,但压力等级将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李一楠 《山西建筑》2009,35(20):12-13
以平原博物院的景观设计为背景,就建筑的延伸、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理念、植物景观设计及铺地设计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通观平原博物院整个景观设计方案,从而证实了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摘要动力照明设计是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照明系统把供电系统与末端的大部分用电设备联系起来。本文详细阐述了动力照明设计的范围。包括动力照明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接口设计: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及控制设计;区间动力照明总配电设计;车站防雷接地及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建筑性能驱动式设计和衍生式设计原理、逻辑、方法和软件等方面的理解,结合“虹镇老街独立式公共厕所设计”中的设计表达,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法。分析性能驱动式设计与衍生式设计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衍生式设计与性能驱动式设计相结合的一体化生成设计的观点。这种设计方法是建立于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表现建筑形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对铁路专用线EPC总承包设计工作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昭明 《山西建筑》2009,35(21):190-191
从普光气田铁专线EPC项目管理角度,认真反思EPC模式下设计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了设计企业在EPC设计管理中,要坚持“两个转变,五个设计”,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精准设计、精心设计、精细设计、动态设计、超前设计,不断切实解决设计、施工脱节问题,以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谊 《山西建筑》2009,35(36):22-23
通过对通用设计的起源和设计原则的阐释,结合通用设计在景观设计实例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景观通用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局限性,阐述了景观通用设计是景观设计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营造,其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展示设计理念的新变化和展示形式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为切入点,探讨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分别从交互式展示设计、低碳与可持续设计、地域性设计的角度,归纳总结出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再论述展示设计中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绿色设计,总结展示设计中可持续设计的条件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