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磷酸浸取含稀土磷矿得到的酸解溶液中稀土萃取回收进行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和反萃条件的试验优化选取,从脱钙后得到的粗磷酸中利用萃取剂P204进行萃取,当相比为2∶1,P204浓度2 mol/L时,经过六级萃取后,萃取率达到97.13%。在相比O/A=1∶1,以6 mol/L HCl进行反萃时,一级反萃率可达到50%以上,采用六级可达近90%。  相似文献   

2.
以铜熔炼烟灰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N902萃取剂从中分离回收铜,并将铜元素进行富集。研究了萃取剂浓度、相比(O/A)、溶液pH值、振荡时间对铜萃取分离的影响,以及反萃剂浓度、相比、振荡时间对铜反萃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剂质量分数12%、相比(O)/(A)=1∶2、溶液pH值为2.0、振荡时间6 min的萃取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萃取,铜、锌、铁的萃取率分别为98.26%、1.29%、2.28%;铜与铁、锌的分离系数分别达到4346和2425,实现了铜与铁、锌的有效分离。在选定反萃剂硫酸铜浓度为2.5 mol/L、相比(O)/(A)=2∶1、振荡时间6 min的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反萃,铜的反萃率为94.68%,反萃后铜质量浓度达到7.04 g/L,相较于浸出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提高了约3.72倍,实现了铜离子的富集,得到的硫酸铜溶液可用于电积铜生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N235从含Mo,Mn酸浸液中萃取回收M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软锰矿的强氧化性和辉钼矿的还原性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出软锰矿与辉钼矿共同焙烧新工艺,焙砂的处理及Mo, Mn分离是该新工艺的关键. 采用N235(20%)+仲辛醇(10%)+磺化煤油(70%)作为萃取剂,从含Mn, Mo焙砂酸浸液中萃取回收Mo,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室温(25℃),相比O/W 1:2,错流萃取级数3级,水相中硫酸浓度CH2SO4≤100 g/L;反萃时先用70 g/L的硫酸溶液对萃取有机相进行洗涤,反萃剂采用17%的氨水,反萃温度为室温,相比O/W为1:2,萃取级数为3,此条件下Mo的萃取率及反萃率分别达到99.9%和99.4%.  相似文献   

4.
袁飞刚 《化工进展》2019,38(10):4437-4443
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常作为溶液净化除铁的萃取剂,P204-磺化煤油体系中Fe3+与有机相形成络合能力较强的萃合物,使得Fe3+反萃比较困难,需采用较高浓度的酸作为反萃剂,但高浓度的酸会破坏有机分子的结构,影响萃取剂循环利用。针对P204-磺化煤油负铁有机相反萃困难的问题,提出利用草酸为反萃剂对负载1g/L铁的P204-磺化煤油有机相的反萃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了反萃转速、草酸浓度、反萃温度、反萃时间和相比对Fe3+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反萃转速200r/min,草酸0.4mol/L,反萃时间10min,反萃温度40℃,反萃相比1∶1,采用二级逆流萃取方式,铁的反萃率可以达到99%以上;Fe3+反萃过程是吸热反应,其反应的焓变为81.58kJ/mol,反萃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应活化能为49.5kJ/mol。进一步研究了反萃后P204-磺化煤油有机相对Fe3+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经5次草酸反萃后的P204-磺化煤油有机相萃铁性能几乎不变,对比于高浓度的酸反萃,草酸反萃简化了反萃流程,降低了萃取剂的消耗。  相似文献   

5.
采用N503和TBP、正辛醇、煤油组成的复合萃取体系,对粉煤灰酸浸溶液中的铝与铁进行萃取分离,考察盐酸浓度、氯离子浓度、萃取剂比例对Fe3+萃取率的影响,以低浓度HCl溶液反萃负载铁有机相,并通过逆流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采用N503:TBP:正辛醇:煤油=3:1:1:5(j)的萃取体系,在初始铁浓度为0.96 mol/L、铝浓度为0.22 mol/L、萃取相比O/A=2:1条件下,经5级逆流萃取,Fe3+的萃取率大于99.8%,铝几乎没有损失. 用0.01 mol/L HCl溶液作反萃剂,反萃相比O/A=2.5:1,经6级逆流反萃,反萃液中铁浓度达1.8 mol/L. 分析了有机相负载铁前后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图.  相似文献   

6.
硫酸体系中P507对铟锌锰的萃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软锰矿和闪锌矿在酸性条件下同槽浸出所得浸出液特点(含铟、锌、锰离子),用P507萃取浸出液中的铟,分离出锌和锰。考察了平衡水相酸度(氢离子浓度)、萃取剂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萃取时间等因素对铟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在平衡水相酸度为2.5 mol/L、P507体积分数为30%(30%P507+70%磺化煤油)、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 min条件下,铟的一级萃取率在99%以上,锌和锰一级萃取率在1.20%以下,铟与锌和锰的分离达到最佳效果;负载有机相经水洗,锌和锰洗涤率为99%,铟洗涤率为0;用2.0 mol/L盐酸进行反萃,铟反萃率在98%以上,达到了富集铟分离锌和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个萃取体系,即镍钴湿法冶炼盐酸反萃液用N503萃取除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4 0%N 5 0 3+6 0%磺化煤油、萃取相比O/A=1、反萃相比O/A=2,萃取级数为2、反萃级数为2的工艺,处理含铁、锌、锰、铜的盐酸反萃液,一级铁萃取率为90.55%、二级铁萃取率为99.80%,萃余液铁降至0.032g/L;一级铁反萃率为85.12%、二级铁反萃率为100%,铁富集到43.94 g/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氨化P507从三元锂电池电极材料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镍、钴、锰,考察了萃取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影响因素及沉淀组分,考察了萃取时震荡时间、初始水相pH及相比对镍钴锰总萃取率的影响;用串级萃取槽考察了六级逆流萃取条件下镍钴锰总萃取率,六级逆流反萃条件下反萃液pH对镍钴锰锌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生成的沉淀为Ni(NH4)2(SO4)2·6H2O;为避免沉淀生成,有机相皂化率需控制在50%以内,水相中镍质量浓度需小于16 g/L,镍钴锰总金属质量浓度需小于30 g/L;对30%P507+70%磺化煤油有机相,皂化率为50%,与水相混合振荡萃取,控制Vo/VA=3/1,萃取时间4 min,单级萃取率达78.5%,六级萃取率达99.99%;反萃液控制pH控制在3左右,镍钴锰总收率为99.95%,反萃液中镍钴锰总质量浓度大于100 g/L,浓缩结晶得到的硫酸盐纯度由原来的99%提纯至99.99%。  相似文献   

9.
P507从酸性硫脲浸金液中回收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P507的煤油溶液作为萃取剂,从酸性硫脲(TU)浸金液中回收金的性能. 用浓度为1.65 mol/L的P507萃取剂在料液[H2SO4]=0.335 mol/L, 相比O/A=1:1,两相接触时间5 min的条件下萃取金,得到金的一级萃取率达99.80%;用50 g/L的Na2SO3溶液反萃,一级反萃率达82.45%,同时达到金、铁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钒催化剂中钒的回收大都采用还原酸浸法,在还原酸浸法的基础上,对浸钒、提钒等环节进行了改进。考察了以P204-TBP-煤油溶液为萃取液提钒的最佳工艺条件:磨碎至385μm左右的废钒催化剂经水浸和还原酸浸,其浸出液在水相pH为1.7时用0.7 mol/L P204-7%TBP-煤油溶液萃取,在浸取时间为6 min条件下,经4级萃取,钒的萃取率达99.3%;当反萃取剂硫酸质量浓度为135 g/L、反萃时间为15 min条件下,经3级反萃取,钒的反萃取率达99.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五氧化二钒产品质量优于GB 3283—1987冶金99级五氧化二钒标准,钒回收率达91.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用P204从废钒催化剂的还原酸浸液中萃取钒,能有效地避免由于废催化剂中砷、磷含量高给最终产品五氧化二钒带来的危害,且由于在低电位下萃取,也确保了对铁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