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病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减少,硬膜下血肿及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增多,术后患者易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较差,要加强病情早期观察处理,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济。方法:对5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多数有颅内血肿和颅骨骨折,易发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常见,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23例,治疗效果良好和中残35例(56.9%),重残6例(10.3%),死亡19例(32.8%)。结论: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综合治疗,可防治并发症,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05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陈平 《海南医学》2004,15(12):61-62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05例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45例,中残9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0例。结论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伤情重,病情复杂多变,预后差。强调早期及时的诊断,综合治疗。早诊早治,防治脑水肿、脑缺血,防治并发症是处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王冠军 《嘉兴医学》2000,16(1):30-31
本总结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3例。探讨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类型、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认为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积极治疗合并伤、防治并发症,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珍 《医学综述》2010,16(17):2717-2718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住的106例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45例,其中20例恢复良好,轻残8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死亡61例,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者死亡24例,6~8分者死亡37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与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救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77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并发各型颅内血肿46例,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53例,死亡43例,病死率为56%。讨论了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伤情重,病情变化快,预后差;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多见,合并伤重,并发症多。治疗上强调应重视老年人颅脑损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次颅脑CT扫描,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注意保护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分析 124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并发各型颅内血肿 97例,手术治疗 96例,非手术治疗 28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26%。讨论了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伤情重,病情变化快,预后差;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多见,合并伤重,并发症多。治疗上强调应重视老年人颅脑损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次颅脑CT扫描,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注意保护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4例。结果:患者存活2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9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传伟  郑仲贤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81-1282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6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31例原有慢性疾病,2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4例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救治措施、原有的慢性疾病、合并症和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影响.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积极纠正低血压、低血氧及治疗合并伤,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何继念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99-99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及救治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成A组(33例)和B组(56例),对两组患者创伤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治,分析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救治成功(58.4%),37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41.6%。结论多发伤、并发症、颅脑损伤程度、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及高龄是诱发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及时制定有效的救治方案,可极大降低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124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并发各型颅内血肿97例,手术治疗96例,非手术治疗28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26%。讨论了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伤情重,现情变化快,预后差;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多见,合并伤重,并发症多。治疗上强调应重视老年人颅脑损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次颅脑CT扫描,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注意保护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特征与救治分析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16例,死亡27例(死亡率62.79%)。12例获随访6个月-10年,其中8例恢复良好,包括轻残4例、中残2例、重残2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与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救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48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结果表明,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有其特殊性,需密切观察,必要时随时复查CT,明确诊断。出现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减压。治疗中应注意防治伤前区有疾病,可降低病死率。合并伤、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及救治策略。方法2007年4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60岁以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随机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其创伤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治,比较2组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生存33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9%。结论高龄、基础疾病、颅脑损伤程度、多发伤及并发症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重要的致死因素,制定相应的救治策略,降低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强 《吉林医学》2011,(30):6330-633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颅脑损伤并发硬膜下积液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7例,保守治疗43例,大多数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或治愈。结论: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是老年人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对预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伤情较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病死率高。本文通过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根据GCS评分判定疗效:存活40例,经3个月至1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PVS)2例;死亡10例,病死率20.0%;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两组统计学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关键在于快速和准确,只有对病情的判断准确和实施科学的救治,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型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膨出症状予以分型分析并采取治疗,对比以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GOS评分情况。结果其中对侧血肿型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较好,其死亡率仅为10.00%,弥漫性脑肿胀型预后较差,其死亡率高达80.00%,明显较对侧血肿型重型颅脑损伤高,该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分型辩证,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掌握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5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结果 治愈19例(35.9%),致残13例(24.5%),死亡21例(39.6%)。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生理、组织结构特点有其独特之处,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在救治过程中最大限度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叶浩光 《中外医疗》2009,28(22):68-6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有16倒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其中死亡率为13.9%。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脑梗死4例,急性肺水肿3例,高钠血症1例。结论临床上只要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发生的并发症给予重视、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患者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瞳孔改变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指导及预后分析;方法:对17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颅内血肿的瞳孔改变占86.2%,脑挫裂伤占42.5%,原发性脑干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占87.5%;而且瞳孔的单双眼改变和对光反射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近80%发生瞳孔改变,正确观察和判断这些改变,对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