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估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并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作比较。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HOLBT组49例和TURBT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年的累积复发情况。结果:HOLB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URBT组,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URBT组(P<0.01)。HOLBT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TURBT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LB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2年累积复发率为8.16%;TURB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3%,2年累积复发率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仅对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影响小,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44例实施HOLBT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血清HGF、TSGF、FIB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HGF、TSGF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可改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血清HGF、TSGF、FIB水平,且术中出血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戴旭辉  朱达明 《吉林医学》2013,34(4):611-612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HoLRBT)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HoLRBT)(31例)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40例)的临床患者资料。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闭孔反射、膀胱穿孔、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HoL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段,并发症相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发生率低,但肿瘤的远期治疗情况需进一步研究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尿道行钬激光切除与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61例膀胱肿瘤患者,其中26例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35例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肿瘤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钬激光治疗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例数、膀胱穿孔例数、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血钠降低例数明显少于电切治疗组(P<0.05)。结论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减少膀胱穿孔等方面优于电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相关指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肿瘤复发率为2.08%和6.25%,低于对照组的16.67%和27.08%;观察组术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 B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辅以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尹三省 《当代医学》2016,(18):143-144
目的:分析与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观察组则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在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浅表膀胱肿瘤经尿道行微创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4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HOLRBT组与TURBT组(各32例),HOLRBT组行经尿道行微创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TURBT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TURBT组比较,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及术后6h应激反应指标(E、ATⅡ、NE)水平均显著低于TURBT组(P<0.05);HOLRBT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38%)显著低于TURBT组(31.25%)(P<0.05).结论 经尿道行微创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其应激反应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铥激光与等离子电切治疗在膀胱癌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对照组4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时间、1年内膀胱肿瘤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年内膀胱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损伤小,出血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46例。结果:随访3年33例浅表性膀胱癌一次切除无再次复发,7例随访分别于1年内再次复发,6例2年内再次复发。均再行TURBT。结论:TURBT加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是可重复、应用、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T1G3膀胱癌的疗效,了解前者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方法在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的浅表性膀胱癌病例中筛选出T1G3膀胱癌49例,分别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n=23)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n=26)。将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二次活检阳性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切治疗组术中发生闭孔反射6例、膀胱穿孔2例,术后发生血尿、严重膀胱刺激征明显多于2μm激光治疗组(P<0.05);2μm激光治疗组二次活检无阳性结果,电切治疗组二次活检阳性率23.1%(6/26),术后肿瘤总复发率激光治疗组明显低于电切治疗组(21.7%vs 42.3%,P<0.05)。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并发症明显少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切除肿瘤彻底,作为保留膀胱的微创手术,在治疗T1G3膀胱癌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经尿道电汽化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实验组,n=35)和经尿道电汽化(对照组,n=35)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T1T2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行TURBT术,对照组4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2.7±5.8)min,术中出血量(51.9±11.2)mL,导尿管留置时间(2.2±0.4)d,住院时间(5.6±1.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8.9±6.5)min,(98.6±30.3)mL,(4.8±0.9)d,(11.7±1.2)d,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a复发率为27.9%,对照组患者5a复发率为2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a复发率相当,但TURBT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莫金水  冯建华  王晶 《医学综述》2014,20(18):3439-3441
目的探讨合并前列腺增生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同期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93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NMIBC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45例行TURBT后同期行TURP治疗(TURBT+TURP治疗组);48例行TURBT(TURBT治疗组)治疗。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TURBT+TURP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TURBT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00,34.100,P<0.05),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165,0.728,P>0.05);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0,t=1.567,P>0.05);术后随访,TURBT+TURP治疗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手术前及TURBT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TURBT治疗组较手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合并前列腺增生的NMIBC患者同期行TURBT及TURP在解除患者尿路梗阻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灌注联合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ligand-5,CXCL5)及尿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NMP 22)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平均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比较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水平、CXCL5及尿NMP22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和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VEGF、αFGF、βFGF、CXCL5和尿NMP2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VEGF、αFGF、βFGF、CXCL5和尿NMP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吉西他滨灌注联合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降低血清CXCL5及尿NMP22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3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另选取40例作为对照组行经尿道电切术,总结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情况、肿瘤分期、膀胱穿孔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获得准确肿瘤分期、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但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膀胱穿孔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安全,且在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电切术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贾洪波  钟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57-158,16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7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癌切除术治疗,术后即刻予膀胱内无菌蒸馏水60 mL加吡柔比星30 mg灌注1次。两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予无菌蒸馏水60 mL加吡柔比星30 mg灌注1次,以后每周1次,连续灌注8周后改为每个月1次,持续灌注至术后1年。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5 min,1例发生术中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6 d,9例患者术后复发;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4 min,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3 d,2例患者术后复发。两组之间平均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优于单纯电切术,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0 min。6例侧壁肿瘤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采用小功率、间断放电点切及凝切法,辅以静脉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顺利完成手术。5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无膀胱穿孔、输尿管口狭窄,出血较少,不需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及继发性膀胱破裂等并发症。24 h内即完成首次丝裂霉素20 mg或表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所有病例随访0.6~9年,有14例复发,发率为17.9%,12例再次行TURBT,2例作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改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未遗留其他并发症。结论 TURBT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等优点,是治疗表浅膀胱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TURB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效果优于开腹膀胱肿瘤切除术,能够减轻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