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老年不寐从肾虚痰瘀论治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海 《山西中医》1996,12(4):42-43
老年不寐从肾虚痰瘀论治42例江苏省高淳县人民医院(211300)杨晓海关键词老年病,不寐,辨证论治不寐一证,临床每以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营卫不和论治。而老年不寐,笔者以为,肾精亏耗,痰阻血瘀是其发病基础,自拟益肾精化痰瘀...  相似文献   

2.
平肝补肾化瘀以宁神:不寐证整体辨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临床所见,失眠症殊多,考古今文献,对该病的论治,各有所得。有不寐责之于心,有责之于肝,有责之于胃。笔者考诸临床,觉得应该强调从整体论治,分清主次,才不失偏颇。一、病理探讨关于失眠症的病理研究,古圣今贤论述颇多,而古今方书对失眠症的辨治则有各家之长。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是不寐责之于胃;《景岳全书·杂证谟》载"寐本乎心、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心为神扰则神动,神动则不静,是以不寐",这是不寐责之于心;而近人又强调不寐从肝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10期、1995年7期),这是不寐责之…  相似文献   

3.
·学术探讨·叶天士治咳经验发微………韩伟锋 徐立然(1·1)《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义理发微……金 丽(1·3)虢太子“尸厥”病初探……王希军 李井华(1·4)脏象护理举要…纪开凤(1·5)浅析消渴便秘辨治……袁云成(2·1)血液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马俐君 庞永太 楚云杰等(2·3)痰瘀同治法应用体会……李连贞(2·4)浅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殷允诚 耿玉清(2·5)浅谈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癌肿病人的饮食……周学义(3·1)李保朝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思想述略…… 王军红 杨海峰 李保朝(3·2)张景岳…  相似文献   

4.
"辨病论治"是传统中医论治疾病的重要方法,是从疾病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干预的整体进行论证,尤其适合对病程长的慢性疾病。消渴不寐病即为临床常见的消渴病合并不寐症,对应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消渴不寐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是"热、虚、瘀",从病论治消渴伴不寐,旨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许良 《陕西中医》1998,19(12):550-551
<正> 眩晕,自古皆从风、痰、气、血、瘀、虚论治。而丹溪立“无痰不作眩”之说,并提出“治痰为主”的治疗原则,后代众崇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吾师王翘楚教授,从医50年,学验俱丰,对眩晕不寐等内科杂病,颇有见解。王师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论点,结合临诊实践,提出了从肝论治,平肝活血辨证观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案三则,以阐述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治疗不寐的经验。方法:跟随导师门诊,从临床实践中收集病例,对老师治疗不寐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结果:韩老师认为心神受扰是不寐基本病机,治疗上以调理心神为中心环节,侧重于养心阴、清心火,并将养心安神镇静之药物应用于治疗之始终,对于顽疾采用从瘀论治,注重血瘀与痰瘀的祛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是指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睡 ,或睡眠短浅易醒 ,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论述不寐的病因时说 :“平人肝不受邪 ,故卧则魂归于肝 ,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 ,魂不得归 ,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这说明肝有邪 ,魂不守舍 ,影响心神不安而发生不寐。又 ,脾主运化 ,藏意 ,主思 ;若肝郁乘脾 ,脾失健运 ,或思虑过度 ,气机不畅 ,以致气血化源不足 ,不能养心安神 ,亦致不寐。所以不寐因肝气郁滞而得 ,为临床所常见。现举不寐从肝论治验案二则如下 ,以供同道参…  相似文献   

8.
不寐从胃论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与胃肠道症状同时出现,临床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不寐久治不愈,用镇静安神药无效者,往往合并有胃肠道症状。笔者揣度《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旨,采用从胃论治的方法,辨证施治,颇获效验。现试就前贤见解,并结合笔者临证心得、略陈管见如下。一、湿热中阻不寐首当清化和胃清·林珮琴《类证治裁》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笔者从临床所见,不寐并非  相似文献   

9.
不寐从瘀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寐一证 ,临床多见 ,医者多从心肝肾及阴血不足论治或从痰热论治 ,以瘀血为病机进行论治者较为少见。但临床确有许多不寐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瘀血 ,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可获良效也提示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瘀血与不寐的关系。不寐一证从瘀论治 ,王清任首开先河。他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 :“夜寐多梦是血瘀 ,平素平和 ,有病急躁是血瘀。”并认为“夜睡不能用安神养血不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由此提示我们一点 :血瘀也是导致不寐的病机之一。瘀血一旦形成即为一种病理产物 ,停聚日久 ,便可酿生诸多病端。常可导致不…  相似文献   

10.
肛肠病从瘀论治举隅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15011)陈映标关键词肛肠病,从瘀论治例1、痔疮案:陈××,男,25岁,工人,1992年12月5日初诊。患者平素喜爱辛辣之品,近来便结,于3天前自觉肛门肿物突出,疼痛难忍,排便带血,呈点滴状,色鲜红,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医林改错》中“泄泻、呃逆、心悸、不寐等常见病,在久治乏效的情况下从血瘀论治的经验,提炼出王清任顽病从瘀论治的思想,并用久病入络理论诠释、强调顽症痼疾在久治不效的前提下,不论有无血瘀征象,皆可试从血瘀论治。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不寐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不寐 ,病因复杂 ,服安神药常常少效或罔效。数年来 ,我们崇“久病必瘀”、“百病兼痰”之说 ,从顽固性不寐的病理因素“痰瘀”着手 ,试用化痰消瘀法治疗该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兹浅谈体会如下。1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不寐的立论依据不寐一证 ,临床辨证有虚实之分 ,虚者有气、血、阴、阳之别 ,实者有痰、瘀、湿、火、郁之辨 ,病因病理涉及五脏六腑。临床发现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 ,细究其因 ,总与营卫气血运行失常、痰瘀内生相关。我们知道 ,津血本为水谷精微所化生 ,流行于经脉之内者为血 ,布散于经脉之外、组织间隙之中的则为津液。血…  相似文献   

13.
疑难病从瘀论治体会北京航天部中心医院(100039)李改先,张见关键词疑难病,从瘀论治1.行气化瘀治眩晕论眩晕者,多主风、火、痰、虚之说。临床所见,因瘀致眩晕者亦复不少。如曾治王×,女,42岁。两年前因精神刺激,郁郁寡欢,始觉周身晃动,站立不稳。继而...  相似文献   

14.
不寐 ,即一般所指的失眠 ,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 ,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不寐的病因病机较多 ,肝气郁结所致的不寐为其中之一。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 ,宋·许叔微《普济方》中论述了不寐的病因病机 :“平人肝不受邪 ,故卧则魂归于肝 ,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 ,魂不得归 ,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说明肝邪致魂不守舍可导致心神不安而出现失眠。肝郁犯脾 ,脾失运化 ,以及思虑过度 ,气机不畅 ,导致气血生化无源 ,不能养心安神 ,也可致失眠。故从肝郁论治是治疗不寐的有效法则之一 ,现举数则以飨同道。1 肝郁犯…  相似文献   

15.
曹东义教授认为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病机是肾亏为本、脏腑失调,从五脏相关论治,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清心安神为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大法,常以药物治疗配合情志调摄,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该文主要介绍曹东义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围绝经期不寐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6.
不寐已成为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临床常见疾病,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各医家及学说多从中焦论治不寐。该文对从中焦脾胃论治不寐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治法用方等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肝浅谈不寐的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的总的病机为阴虚阳盛,阳不入阴。肝与不寐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之病症亦是导致不寐的病理环节,肝实扰神可致不寐,肝虚亦可致不寐。这对从肝治疗不寐提供了思路。而从肝调治不寐又包含了辨证用药从肝论治和思想疏导从肝调情志两个方面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正> 不寐之因颇多,但缘于阳不入阴,心肾不交而致不寐者较为常见。笔者采用水火两济法治疗是证,颇多效验。现仅就个人体会略述如下。正常生理情况下,心火下交于肾水,肾水上济于心火,心肾阴阳交通,水火既济,则昼兴夜寐。若肾阴亏损,水不济火;或心火独亢,无以下交,则心神不宁,不寐乃至。诚如清代名医林佩琴《类证治载·不寐论治》中所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  相似文献   

19.
田今群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医、教、研及临床工作,精通歧黄,学验仅丰,行医础余载,擅治内科疑难杂证,尤其是治疗不寐更是功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左右,得益匪浅。本文仅将田师对不寐从火论治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田老认为不寐病在心神,神守舍则寐,神不守舍则不寐,其病机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治疗方面,除心神失养属虚当从补虚着手外,对心神受扰类多从火(热)论治,因心神受扰的不寐,其病机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阳盛或阳盛阳衰有关,其病性多属火,或为实火,或为虚火,故从火论治,而不寐总属神不守舍,故在辨…  相似文献   

20.
慢性结肠炎从痰论治曾宏翔,戴舜珍,王亚敏(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关键词慢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痰;辩证论治慢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腹痛、泄泻、痢疾的范畴。尽管固多治广,但痰邪为患,不可忽视。痰之为病,正如清·林佩琴《类证冶裁·痰饮》所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