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长庆油田现有大斜度井6 800口,占总采油井数的20%以上.该类井的斜度大,井眼轨迹复杂,存在严重管杆偏磨问题,导致管杆更换频繁,采油时率低.大斜度井的偏磨多发生在泵体以上和造斜点附近有限距离内,油井越深偏磨越严重,一般抽油杆接箍比本体偏磨严重,当含水超过一定数值后检泵次数显著增加 大斜度井偏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井身结构因素,由于井眼轨迹复杂,“拐点”多,必然导致偏磨;力的因素,从大斜度井抽油杆“拐点”处的受力分析可知,不论是上冲程还是下冲程,“拐点”处都存在一个水平分力(接触压力),水平力越大,偏磨越严重;腐蚀的因素,腐蚀和磨损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结合会加速管杆失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辽河滩海油田定向井比例的增加,抽油机井管杆偏磨日益严重,不仅影响油井产量,而且缩短了检泵周期,增加了作业费用。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浅海公司目前大量采用大斜度井进行平台式开发,针对暴露出的井眼轨迹长、大斜度井复杂、抽油杆柱与油管之间严重磨损、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检泵周期、卡泵等问题,研制了抽油杆旋转工艺及斜井泵磁性保护器等技术,成功配置了大斜度井多功能生产管柱.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桩西油田大斜度井数量增加较快,但开发过程中大斜度井杆管偏磨严重,为此开展了偏磨治理技术研究应用,通过应用小泵深抽井、大泵提海井、常规排量井防偏磨技术及配套工艺钻井,偏磨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管杆防偏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杆机械采油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抽油杆与油管的相互磨损,造成杆断、杆脱、管漏等事故,缩短油井免修期,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增大作业成本投入。以GD1-11-907井为例,自1998年3月以来,管杆偏磨造成检泵作业8次,平均检泵周期154d,最短的只有25d。可见,开展抽油机井管杆防偏磨技术的应用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冀东油田中斜度定向井管杆偏磨是油管刺漏和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影响因素,缩短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增加了油井维护工作量,加大了生产成本。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中斜度井杆管偏磨的井斜角、冲次、沉没度及含水率等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导致杆管偏磨的技术界限。使用加重杆改善杆柱受力结构,对井斜大于35°的油井采用耐磨衬里油管、优化生产参数来降低杆管偏磨程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中斜度井管杆防偏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以来,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250 d,生产维护费用节约5×104元/井次,为油井长期平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螺杆泵井偏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近年在油田应用数量逐步增多,随之而来的抽油杆管偏磨现象也日趋严重,制约了油田生产。针对这种情况,全面分析了螺杆泵杆管偏磨机理,并提出了防治偏磨的一些有效措施,包括坐封控制及使用旋转锚替代坐封,合理使用扶正器及其下放位置计算方法,采用合理的转速,缩小杆径及使用连续抽油杆等。  相似文献   

8.
偏磨井加重杆长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于底部加加重杆,上部加防磨扶正杆的偏磨井,下入杆柱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加重杆的长度设计成为关键。对一般斜井和直井所需加重杆长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大斜度井中,常规管式泵采油系统存在管杆偏磨严重、泵阀关闭滞后、效率低等问题。改进了泵的结构,即:固定阀采用弹簧结构,实现强制关闭;游动阀设计有半球阀-中心连杆结构,使阀球复位准确;采用3级密封柱塞,密封可靠;改进扶正器结构,减少偏磨。研制的大斜度井抽油泵可适用于井斜为0~90°的定向井,泵效提高约7%,减少了柱塞及管杆偏磨。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抽高含水开发期,由于腐蚀和磨损的影响,有杆泵生产井中抽油杆接箍早期磨蚀失效,造成抽油杆断脱油井作业。论述了一种旋转防偏磨抽油杆接箍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结构的改变减少管杆接触比压力,在减小管杆问的摩擦力的同时减少旋转减小抽油杆接箍及接触油管的磨损,可有效解决有杆泵抽油井管杆接箍磨损造成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抽油杆自动旋转防偏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曙光油田部分埋藏较深的区块开发至中后期,抽油杆柱偏磨油管柱现象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抽油杆自动旋转器,其作用是可带动抽油杆柱旋转缓慢旋转,使抽油杆接箍四周均匀受磨,有效延长抽油杆使用寿命.该装置在曙光油田应用后,大大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增加了油井生产时率,提高了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2.
肖立新 《特种油气藏》2012,19(2):126-129,142
针对牛心坨油田的储层特性、原油物性、出水特点,从堵水剂的选择、堵水剂成胶前与原油的流度比差异、成胶后强度、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牛心坨油田因油水黏度差大、地层非均质性,导致裂缝诱导、注入水窜流,并研制出了适合该油田的选择性堵水工艺,现场应用2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外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选择性堵水领域的空白,为同类油田的选择性堵水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凝油井原油物性差无法正常求产的问题,通过引进井下加热电缆、改进PT封隔器、配套地面保温等措施,实现了高凝油井地层测试和抽汲求产一体化。介绍了电加热工艺结构原理和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为高凝油区块的试油测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周明卿  樊灵 《特种油气藏》1997,4(4):32-35,42
方法 采用电喷泵举升工艺开采高凝、低渗油层。目的 提高高凝、低渗深层油藏的动用程度。结果 该工艺在桩西油田7口高凝、低渗深层油井上进行应用,均获居功,7口井平均泵深达2528.7m,平均日产液26.9t,起到了很好的防蜡作用。结论 电喷泵举升工艺靠高温高压动力液将油井产液举升到地面,具有无机械运动部件、深抽能力强、热效应高等特点,适合于高凝、低渗深层油藏的开采。  相似文献   

15.
沈95块属低渗透高凝油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特点.从储层特征研究入手,通过岩心驱油效果、敏感性研究实验,评价温度及流体对岩心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曹台古潜山浅层高凝油特点,对地层原油状态进行分带研究,从原油物性对温度的敏感性及温度对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热采适应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热力采油对策.现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浅层高凝油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7.
高凝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在沿井筒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当油流温度低于所含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时,蜡容易析出并聚集,使原油逐渐失去流动性,最终阻塞管线,严重影响开采效果。为解 决这一问题,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适合高凝油井的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得到了高凝油的黏温曲线,进而对潍北油田的高凝油井筒温度场及流态转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解决该油田油 井结蜡问题的途径,对实现高凝油的正常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凝油的性质决定了开采的高成本.高凝油机械开采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分为可转化能耗和不可转化能耗,可转化能耗主要是配套设施中热线、电热管和地面掺水系统的能耗.这部分能耗是用于解决高凝油生产过程中的结蜡问题.要降低高凝油的开采成本主要是做好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适合沈阳采油厂高凝油开采的低成本配套技术是化学防蜡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76口冷采井和50口电热管井,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稠油、高凝油开采工艺--磁降凝降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军 《特种油气藏》2003,10(2):67-68,75
针对以往稠油、高凝油区块开采工艺技术的不足,研究了磁降凝、降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稀土永久磁铁产生磁场,使原油经过特定的磁场处理后,其粘度和凝固点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化,粘度下降30%—50%,凝固点下降6—22℃。磁降凝、降粘技术配合热水循环工艺使一些难以开采的油井正常生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化学调剖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及区块水驱动用程度的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之一.在对深部调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应的调剖剂性能进行评价,对深部调剖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高凝油油藏进行了现场施工.2000年全年施工9井次,累计注入各类调剖剂12 730 m3,油井累计增油14 227.7 t,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