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在基层医院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仍很常见,为进一步加深认识,现将我们对73例HIE的临床及CT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选择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住院的HIE患儿共73例。男58例,女15例。年龄为生后2小时~10天。胎龄35.8±0.5(35~( 4)~36~( 6))周4例,40.6±1.2(37~( 3)~42)65例,43.4±0.6(42~( 2)~44~( 3))5例。第1胎58例,第2胎15例。体重2185.7±285.4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CT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CT随访观察的价值。方法:采用GE9000型全身CT扫描机进行CT平扫,层厚、层距均为8 mm,对67例患儿根据HIE的CT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3度,并进行CT随访观察。结果:3个月内复查CT 33例,异常者20例;3~6个月复查CT 19例,异常9例;6个月至1岁复查CT 8例,异常4例;1~2岁内复查CT 10例,异常7例;4岁以上复查CT 7例,异常4例。结论:缺氧所致脑水肿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吸收,在3个月以后CT上见不到此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经过治疗后治愈或自愈,1岁以上者CT片脑积水消失;由于脑软化和脑萎缩在临床上是不能治愈的,成为HIE远期的严重后遗症,在临床多表现为脑瘫;CT检查可了解HIE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演变过程,为HIE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几种脑损伤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符合HIE诊断标准的 6 5例患儿于生后 5~ 10d做头部CT检查 ,并于生后 6、12、18、2 4个月做智力测验及神经系统检查。 结果   6 5例中 5 3例发育正常( 81 5 % ) ,12例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 ( 18 5 % )。其中智能发育异常 5例 ,可疑 6例 ,脑性瘫痪 (CP) 6例 ,视听障碍 1例。 5例智能发育异常者中 4例为生后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变导致的脑软化、脑发育不良 ( 80 % )。 结论  HIE患儿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脑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 HIE的临床与 CT诊断报道较多 ,但结合 NBNA测查、CT随访追踪检查 ,对HIE预后作出早期评估的研究报道不多。现将我院按全国“九五”攻关课题要求收集的中、重度 HIE患儿脑 CT检查 2次以上的 2 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研究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本组病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所有病例根据 1 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 HIE临床分度标准 ,重度 7例 ,中度 1 8例 ,男∶女 =1 .5∶ 1 ,有宫内窘迫史 2 1例 ,重度窒息 1 4例。二、方法及评定标准第 1次 CT在生后 5~ 1 4天进行 ,第 2次 CT在生后 2 8天~ 3月龄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分度在评估足月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35例足月HIE患儿于出生11 d内同步进行MRI及CT检查,并与临床分度进行比较.MRI主要观察和分度指标为T1WI、T2WI的异常信号灶;CT主要观察和分度指标为CT值、低密度灶、形态学情况及出血区.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5例足月HIE患儿MRI及CT影像分度与临床分度均有高度关连性(列联系数为0.723、0.731).HIE以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CT检出率为91.4%,假阴性率为8.6%,MRI检出率为100%.26例轻度HIE患儿中,临床与影像分度符合率为46.2%(CT)、61.5%(MRI);8例中度HIE患儿中,MRI检出6例、CT检出5例.在34例轻、中度HIE患儿中,MRI示2例基底核出血,发现率为5.9%;CT示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l例合并脑室内出血),发现率为26.5%;1例重度HIE患儿MRI及CT均示多灶性出血.结论 新生儿HIE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度为主,影像表现及分度仅作为诊断参考指征之一.MRI异常检出率较CT高,能更早检测出基底核损伤;而CT更能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6.
IL—6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窒息致缺氧性脑损伤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以下简称 HIE)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 ,HIE的发病机理在于缺血 -再灌注导致脑损害 ,白细胞介素 - 6 (IL- 6 )在脑内缺血—再灌注时明显增加。本文通过检测 HIE患儿血清中 IL - 6 ,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 HIE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997年 5月— 9月在我院新生儿室住院的 HIE患儿 (均符合 HIE诊断标准 ) ,30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 2 5例 ,女 5例 ;日龄 :<2 4小时 2 1例 ,2— 3天 6例 ,4— 5天 3例 ;HIE临床分度 ,轻、中、重度各为 :1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的变化,探讨aEEG对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6例不同Apgar评分足月患儿,根据生后1 min Apgar评分将患儿分为观察组(Apgar评分0~7分)36例,对照组(Apgar评分8 ~10分)20例.分别在生后6h内、2d、3d、7d对患儿进行aEEG描记,分析aEEG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20例患儿生后6h aEEG正常17例(85%)、轻度异常3例(15%),无重度异常;观察组36例患儿中,生后6 h aEEG正常18例(50%),轻度异常13例(36.1%),重度异常5例(13.9%),观察组aEEG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3,P<0.001).观察组36例患儿中,34例诊断为HIE,生后6 h aEEG监测结果与HIE临床分度有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67,P<0.01).动态aEEG监测56例患儿,生后6h有21例aEEG异常,其中15例(71.4%)患儿于病程48~72h aEEG恢复正常,有4例(7.1%)第7天aEEG呈重度异常.结论 对足月HIE新生儿进行生后动态aEEG监测,能早期预测HIE病情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庄永玲  王秀珍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4):173-173,151
自 1 998年我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 BB)活性 ,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照 ,取得良好效果 ,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4例均为 1 998年 1月~ 1 0月我院儿科住院的足月 HIE患儿 ,按照 1 996年 1 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进行诊断 ,经头颅 CT扫描,分轻、中、重度。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4例 ,男 1 4例 ,女 1 0例 ,日龄~ 2 4小时 1 6例 ,~ 48小时 8例 ,…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超声的应用价值: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1995年7月~1996年6月对120例新生儿临床诊断(1990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标准)为HIE患儿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同时选择20例健康平产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以进一步探讨颅脑超声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120例临床诊断为HI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特征与CT表现。方法对32例藏族足月新生儿HIE进行前瞻性的动态观察,分析临床分度和临床分期与CT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32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8例。8例临床分度为轻度者CT改变均为轻度;16例临床分度为中度者15例CT改变为中度,1例为重度;8例临床分度为重度者CT改变均为重度;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符合率达98%;临床各期CT表现多样,后遗症期仍有15例尚未恢复。结论 HIE的诊断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较好的相关;对中、重度HIE患儿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乳酸/肌酐(Lac/Cr)比值和尿S100B蛋白对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78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2、3天尿Lac/Cr比值、尿S100B蛋白水平,对其中HIE患儿生后3、7、14、28 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在生后6个月对HIE患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同期25名足月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窒息组与对照组1、5 min Apgar评分、第1天尿La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窒息组第l天尿Lac/Cr与1、5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组第l天尿Lac/Cr比值、所有监测时间段尿S100B蛋白与生后3、7、14 d NBNA评分呈负相关.生后6个月36例HIE患儿接受了DST随访(随访率46.15%),20例中重度HIE中DQ 70~84分7例,第1天尿Lac/Cr介于4.69~6.24,3 d内尿S100B蛋白介于3.49~5.87 μg/L;DQ<70分13例,第1天尿Lac/Cr比值>6.22,3 d内尿S100B蛋白介于5.35~8.86μg/L.结论 尿Lac/Cr比值>4.69而尿S100B>3.49μg/L时,HIE可能预后不良.监测出生后第1天尿Lac/Cr比值和3 d内尿S100B蛋白对预测HIE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脑多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自1997年1月~1997年12月我科对45例HIE患儿应用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并加用脑多肽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101例HIE患儿均符合杭州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类标准,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其中1996年1月~1996年12月期间住院病例共56例为对照组,男39例,女17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47例;体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CPAM的2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0.4±7.6)个月;病程5天~3年。17例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发热,1例表现为胸闷,2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双侧病变4例;单侧病变16例,累及左侧7例,右侧9例。合并心脏畸形2例,1例为三房心。肺高分辨CT检查14例患儿表现为大囊型,均伴有纵隔移位;6例为小囊型。术后病理分型,Ⅰ型14例,Ⅱ型5例,Ⅳ型1例。所有患儿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不等,均恢复良好。结论 CPAM少见,可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可通过肺部高分辨CT检查发现,确诊需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和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实沙眼衣原体(CT)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探讨本地区新生儿、婴儿CT肺炎的发病情况和小儿CT肺炎的临床特点,我院对新生儿和婴儿肺炎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CTDN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995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符合肺炎诊断标准Ⅲ的出生至6个月婴儿129例,男109例,女20例。~28天82例,~6个月47例。 二、标本的采集 患儿在进院后未应用抗生素前常规采集标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竹杆棉拭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L-6水平 与脑实质CT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37例HIE患儿 和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进行动态测定。同时采用西门子Smatom CR型全身CT扫 描机单纯头颅平扫,在CT诊断分度的同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轻、中 、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均较恢复期明显增高(均P<0.01),并明显高于 同期对照组水平(均P<0.01),3组患儿中尤以重度组增高显著;恢复期重度HIE组血 清IL-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轻 、中、重度HIE患儿脑实质C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分析发现,急 性期患儿血清IL-6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3,P<0.01) ,而恢复期患儿血清IL-6水平与脑实质CT值无相关关系。结论:IL-6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L-6水平测定可作为HIE诊断及评价脑损 伤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无化疗/放疗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明确诊断为NB,且采取术后观察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NB患儿57例,1期43例(81.1%),2期8例,4S期2例;诊断中位年龄7个月(11天~10岁11个月);男30例,女27例。原发部位后腹膜和肾上腺37例(64.9%)。47/51例病理分型为预后良好型(占92.2%)。1/49例FISH检测到MYCN扩增大于10个拷贝。56/57例患儿接受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其中50例完整切除,3例肿瘤切除术后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例患儿宫内发现腹部肿块,出生后未手术定期影像学随访,肿块在7个月时完全消退。随访中位时间36个月(4~99个月);失访5例,失访患儿的随访中位时间19个月(4~45个月)。1例4S期患儿随访1年时复发,2例1期患儿均在随访6个月时原位复发。全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94.6%,5年总生存率100%。结论年龄小于18个月不伴MYCN扩增的1期和2期患儿单纯手术治疗安全、预后良好,单纯手术治疗可适当扩增至更大范围,如不伴MYCN扩增的全年龄组1期和2期NB。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8月,我们应用多功能荧光显微镜相差视野检测技术,同时进行血清冷凝集试验,对27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1年4~8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0个月~12岁,其中10个月~3岁5例(18.5%),~7岁9例(33.3%),~12岁13例(48.2%)。上呼吸道感染3例,支气管炎6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氧自由基及由此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日趋引起人们关注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 ,氧自由基和新生儿缺氧缺血后引起的脑损伤有关。本研究观察了 5 8例 HIE患儿自由基代谢指标丙二醛( MDA)、尿酸 ( UA)的变化 ,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 .HIE组  5 8例均为 1 998年 1月~1 999年 4月期间住本院新生儿病房之新生儿。男 34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4.2小时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诊断标准 ,并参照头颅 CT检查之低密度影分为三度 :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IE患儿血清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IE患儿(HIE组)及20例健康足月儿(健康对照组)在出生第2-3天血清1L-6水平;30例HIE患儿出生第14天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35分为预后不良组,≥35分为预后良好组,并比较二组出生第2-3天血清IL-6水平.结果 出生第2-3天HIE组血清IL-6水平[(22.0±10.19)ng/L]较健康对照组[(13.78±3.14)ng/L]明显增高(t=3.49 P<0.001);HIE预后不良组血清IL-6水平[(27.0±8.3)ng/L]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8.1±7.5)ng/L](t=3.02 P<0.005).HIE组出生第2-3天血清IL-6水平与出生第14天NBNA评分呈负相关(t=-3.02 P<0.005).结论 IL-6参与HIE病理生理过程,并对HIE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围产期宫内缺氧缺血及产后窒息影响新生儿脑细胞能量代谢,导致缺氧性脑病变,出生后出现的一系列脑部症状。本课题组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的124例HIE患儿电解质变化分析。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及方法选取定西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安定区中医院,安定区医院儿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住的HIE124例,全部进行电解质检测,主要包括血清钠、氯、钾、钙等。诊断标准按第四届全国新生儿会议制定的标准[1],入院时间为生后30min~3d;轻者表现为易激惹,哭声单调或高尖,重者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呼吸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