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处理、原因、预防。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介入诊疗的280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00例中,介入手术中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14例,占0.5%。结论:介入治疗中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出现,与术者的临床经验、手法技巧及部分器械的质量有关。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技术及手法技巧,即可避免手术中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在外周血管介入诊治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类型、发生原因、处置及结局,以提高认识和处理严重并发症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在1 620例次外周血管介入诊治中所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每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后给予的处置,以及最后结局.结果 在1 620例次介入诊治中,在术中及术后1周内出现严重并发症共76例次,发生率为4.69%.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达12种.大部分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未遗留后遗症.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合并症,如截瘫、下肢瘫痪、臀部肌肉坏死等.6例患者死亡.在死亡的6例患者中,4例同时发生肝功能衰竭及粒细胞缺乏症,1例死于腹膜后血肿及腹腔积血,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 ①多数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均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大部分与术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低和操作失当相关.②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慎重选择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细心操作,是减少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检查治疗手段,其并发症时有发生,部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本文收集我院3例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在给予解痉、抗凝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7F ExoSeal血管闭合器在8F血管鞘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间使用7F血管闭合器于8F血管鞘脑血管病介入治疗78例患者,统计其技术成功率、止血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结果 7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8.7%,止血成功率为96.2%,并发症出现3例,发生率为3.9%,包括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7F ExoSeal血管闭合器应用于8F血管鞘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出现的无复流患者处理方法的成功率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96例PCI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96例患者PCI治疗后,术中术后未出现死亡病例,术中发生无复流病例32例(其中包括急诊24例),术中均给予及时、正确处理后得以血流恢复,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是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及时恢复血流是抢救成功的重中之重,自开展PCI以来遇到的无复流病例经及时正确的处理后均得以抢救成功。随诊观察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TRA)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TRA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0例,后循环动脉瘤11例。观察记录指引导管到位情况、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和穿刺点并发症、术后桡动脉搏动和闭塞情况、围手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导引导管均到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均获成功。2例出现穿刺后桡动脉痉挛,其中1例严重痉挛引起撤导管鞘困难。术后4例发生轻度相关并发症,均自行缓解。无一例出现与穿刺点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显示,21例患者桡动脉血流通畅。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TRA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可行,是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产后大出血急诊栓塞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义  贺广秀 《放射学实践》2006,21(8):830-832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法治疗急诊产后大出血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对57例急诊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双侧子宫动脉或和髂内动脉以及部分患者的卵巢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有栓塞术后综合征;1例患者出现血尿(1.8%);13例患者出现髋部及下肢疼痛、麻木(22.8%);19例患者出现臀部疼痛、红肿、硬结(33.3%);1例患者出现子宫性闭经(1.8%);全组病例未出现子宫坏死或卵巢功能减退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产后大出血急诊栓塞治疗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超选择性栓塞,不进行过度栓塞,严防栓塞剂返流,可避免大部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青少年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间我院采用经皮介入治疗青少年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7例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7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小,达到了部分骨愈合;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微创治疗后治愈。结论经皮介入治疗青少年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贺祥  周青 《放射学实践》2005,20(9):806-808
目的:探讨外周介入治疗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85例行外周介入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介入治疗712例,非血管介入治疗473例。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及原因,并对并发症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结果:1158例外周介入治疗共发生少见并发症17例,总发生率为1.43%。1例需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其余15例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结论:外周介入治疗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术前医患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细心、轻柔,绝大多数少见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11年我院所收治的3 687例胆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 687例病例中,3 515例(95.33%)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其中3 492例(99.34%)顺利完成手术,23例(0.65%)中转开腹;17例(0.48%)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胆道、胃肠道损伤及术后出血.17例患者术中或术后经积极处置均治愈出院.结论:规范的岗前培训、熟练的传统开腹经历是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提,术前的评估、术中的规范操作以及对中转开腹时机的把握是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杜海泉 《放射学实践》2004,19(2):131-132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13次介入治疗中或治疗后发生的并发症 3 4例。结果 :皮肤损伤 6例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5例 ;对比剂过敏反应 3例 ,动脉夹层损伤 4例 ,导管打结和尖端断裂各 1例 ;异位栓塞 2例 ,脑血栓形成 1例 ,穿刺部位血肿 11例。结论 :加强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和工作责任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众多患者的肢体健康.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等.近年来介入技术已经成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原位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意义.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资料与随访结果. 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肝动脉并发症11例,门静脉并发症11例,腔静脉并发症6例,合并肝动脉与门静脉并发症1例,合并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复杂并发症1例,脾动脉窃血综合征1例.均成功进行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共置入肝动脉支架13枚,静脉支架21枚,进行肝动脉栓塞1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腔静脉球囊扩张1例,1例患者肝动脉局部灌注溶栓后置入肝动脉支架,1例患者先后置入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支架各1枚,1例患者同时置入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支架.所有血管腔内介入操作成功有效,技术成功率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9%,并且并发症经处理无后继影响.随访中除1例肝动脉于支架置入后19天发生再狭窄外,其余血管至随访结束未出现明确再狭窄. 结论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周围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围血管性病变,通常是指肢体血管等外周血管的病变,包括动脉、静脉、动静脉联合病变等。本文主要介绍外周血管狭窄及闭塞性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以及动静脉畸形、肢体动脉瘤等病变的血管造影表现,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介入治疗是周围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简单、微创、疗效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for the planning of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territory. MATERIALS AND METHODS: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ascular occlusive disease (PVOD) underwent MRA for planning o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scheduled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erved as the standard of reference. RESULTS: In 148 out of 150 cases (98.7%), the necessity for an intervention was recognized correctly; 137 out of 150 interventions (91.3%) were correctly planned based on MRA results. CONCLUSION: Contrast-enhanced MRA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is a safe, noninvasive tool for preintervention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PVOD. It allows exact planning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6.
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的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分析13例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其中骨折伴动脉损伤8例,单纯血管软组织损伤5例(其中1例为医源性)。结果动脉造影显示8例确诊为动脉损伤后血栓形成,5例出血伴假性动脉瘤。经导管动脉内溶栓,动脉瘤栓塞及支架开通等处理,12例痊愈,1例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成功率92.3%,未发生术后截肢、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动脉损伤所致血栓闭塞、假性动脉瘤等,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微创有效,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介入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肝移植术后因血管并发症行DSA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 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操作均顺利。造影发现肝动脉血栓 (HAT) 1例、肝动脉狭窄 (HAS) 2例、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 3例、肝静脉狭窄 1例、下腔静脉狭窄 1例、上腹腔炎症性改变 1例 ,发生肝固有动脉痉挛 1例。其中 ,HAT、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肝静脉狭窄各 1例行介入治疗后 2例效果明显。结论 介入技术对于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治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对其出现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如何预防做进一步探讨。方法:377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870次,均采用Sdldinger法穿刺,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结果:17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7/377)。其中背部皮肤软组织损伤6例,术后大咯血5例,咽下疼痛及吞咽困难4 ,脊髓损伤2例,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管解剖,对比剂及化疗药物的毒性,介入器材的选择和操作有关,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可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