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腔医学》2013,(5):359-360
目的观察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19位患者46颗前牙行E-max铸瓷贴面修复,随访两年,定期检查其临床指征如修复体完整度、颜色满意度、边缘适合性、术后敏感、牙龈炎性反应等,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两年的临床观察,瓷贴面的存留率约为92%;约有5%的患者认为颜色或透光度略有不协调,但均能接受;13%的患者初期有轻度冷热刺激敏感,症状随时间的延长均有好转;2%的修复体龈缘出现轻微充血;95%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结论 E-max全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其牙体预备少,颜色美观自然,是一种可靠、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E—max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5颗前牙行E-max铸瓷贴面修复.术后1、6、12个月复查,从瓷贴面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牙敏感程度、颜色匹配度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1、6、12个月复查时,各有1个贴面发生近中切端小缺损,各有17、14、7个贴面边缘卡探针,各有5、3、1颗牙有牙龈炎症。1个月后复查7颗牙有轻度冷热敏感,6个月后敏感消失。所有贴面颜色与邻牙协调。结论E—max铸瓷贴面修复前牙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前牙瓷贴面修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贴面具有瓷全冠修复的美学效果,但对牙体磨削程度明显减少。应用瓷贴面对前牙因缺损、变色、着色、畸形等修复越来越受到推崇。笔者采用瓷贴面技术对四环素前牙进行修复,并追踪观察3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135颗前牙进行瓷贴面修复,追踪18个月,观察修复体完整性、牙龈健康情况、颜色匹配度和术后修复后有无牙齿敏感,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效果满意125颗,效果一般10颗,满意率为92.0%,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四环素牙,氟斑牙,牙冠部分缺损,前牙腭侧位等,临床多采用贴面、烤瓷冠等治疗方法。因烤瓷冠磨除牙体组织过多,使贴面的牙齿美容性修复成为人们不断探索的方向。贴面主要有树脂类贴面、烤瓷贴面、铸瓷贴面等,树脂类贴面机械强度较差,易着色,色泽层次远低于瓷类贴面。烤瓷贴面透光性好,但较脆、收缩较大;而铸瓷贴面韧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的优越性。方法 患者在前牙无缺失,咬合关系正常,但前牙存在间隙的情况下要求关闭间隙。通过备牙、取模、制作、试戴、粘固、调磨、抛光等步骤用瓷贴面来关闭前牙间隙。结果 对46位患者113单位瓷贴面随访3年,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无论在颜色、质感、强度、耐磨、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与其它间接和直接贴面相比具有优越性,而在去除牙体组织及生物学特性方面比烤瓷套冠要优越。结论 随着烤瓷贴面制作技术的简化及粘结材料的改进,用瓷贴面来关闭前牙间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前牙牙体缺损或颜色异常,对功能和美观都有影响,采用粘结技术进行贴面修复,可以获得对牙体缺损、着色牙、变色牙和畸形牙等的有效治疗,从而恢复牙体正常形态或改善其色泽[1]。本文初步总结了应用复合树脂直接贴面、瓷贴面和光固化硬质树脂贴面(烤塑)修复前牙釉质发育不良、四环素牙、氟斑牙、部分牙体缺损、畸形牙等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0-2000年修复治疗679颗前牙,随访观察2-4年,牙体病变及修复方式见表1。表1679颗前牙牙体病变及修复方式修复方式釉质发四环氟斑部分牙牙间隙畸形合计育不良素牙牙体缺损过大牙复合树脂88…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设计类型的IPS?Empress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铸瓷贴面不同设计类型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唇面覆盖型(Ⅰ型)、唇切缘覆盖型(L型)和唇切邻面覆盖型(U型)3种类型的贴面修复方法,对41例患者共计124颗患牙行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和边缘适合性等评价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Ⅰ型贴面在第12个月时有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L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出现2例脱落,第12个月时又出现1例因咬硬物脱落;U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有1例出现边缘微小缝隙。3种类型的贴面在各随访时间段的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类型的铸瓷贴面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前牙变色及牙体缺损 ,临床修复方法较多 ,瓷聚合体贴面有牙釉质的透明度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高的强度与硬度 ,此种修复融合了陶瓷和粘接修复的优点 ,同时避免了树脂易老化、染色、脆裂以及瓷脆性大、过度磨损对颌牙牙釉质的缺点 ,使前牙美容修复技术得到新的发展。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门诊患者 12例 18个牙 ,男 4例 5个牙 ,女 8例 13个牙 ,年龄 2 0~ 35岁 ,其中切角缺损的 8个 ,四环素牙 5个 ,变色牙 5个。1.2 材料SHOFOSOLIDEX标准套装 ,贴面粘固套装 ,光固化箱(日本株式会社松风公司 )1.3 方…  相似文献   

10.
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瓷贴面广泛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领域,其临床设计、牙体预备直接关系到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和成功率。而最终美学修复效果受瓷贴面的厚度、基牙的颜色、粘结系统的遮色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瓷贴面的类型、适应证的选择、牙体预备的方式及粘结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EREC不同设计模式制作的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EREC AC系统共制作瓷贴面190个,根据患者前牙缺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比较不同设计模式的修复体设计与加工时间、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患者修复体满意度与临床成功率。结果:所有190个瓷贴面中,84个采用复制模式、50个采用参考模式、56个采用个性化设计模式。复制模式的修复体设计与加工时间短于参考模式与个性化模式(P<0.001),参考模式短于个性化模式(P<0.001)。不同设计模式不同随访时间的修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复制模式、参考模式、个性化模式的成功率分别为97.62%、98.00%、94.64%,随访1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97.62%、96.00%、92.86%,随访24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96.43%、94.00%、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EC AC系统不同设计模式制作的全瓷贴面均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其中复制模式可精确复制咬合,且设计与加工时间相对更短,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薄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112颗前牙进行超薄瓷贴面修复,追踪24个月,采用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瑞格(Ryge)标准,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12个月复查时有2颗贴面发现切端折裂。在24个月复查时有1颗贴面发现远中切角部分折裂;另有1颗贴面边缘可探及间隙;5颗贴面边缘有较明显着色。所有复诊病例均未出现牙敏感及牙龈炎。结论超薄瓷贴面牙体预备量少,修复强度高,不易脱落折裂,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不备牙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颗前牙切端缺损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用不备牙瓷贴面和传统备牙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修复后1年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术后敏感及颜色匹配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备牙瓷贴面组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9.3±0.5)分,传统备牙瓷贴面组为(9.5±0.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不备牙瓷贴面组在术后敏感症状评价上优于传统备牙贴面组(P<0.05),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及颜色匹配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不备牙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瓷贴面粘结层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可能影响瓷贴面粘结层应力分布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用MSC/NASTRAN有限元大型结构分析软件系统建立 6种不同牙体缺损及瓷贴面修复体实验模型 ,并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分析 6种瓷贴面修复模型在不同功能负荷条件下粘结层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 :瓷贴面粘结层应力主要集中于切端粘结点及颈部粘结点。在同一条件下切端加载时粘结层应力值最高 ,当载荷从牙切端移向牙颈部时 ,应力值逐渐降低。尤其当加载位于修复体边缘时粘结层压应力值明显升高。常规修复设计模型粘结层各项应力值随加载角度水平加大也有增加 ,剪切应力值可高达 5 1.3 8MPa。当加载条件相同时 ,各相同切端减少组粘结层VonMises应力值变化不大 ,但当切端减少大于 4mm时粘结层拉应力有明显增高。结论 :应重点注意粘结层边缘的处置 ,尤其当修复体边缘位于加载部位时 ,更应注意调整咬合 ,尽量使牙齿在功能活动时与瓷贴面边缘少有接触。在瓷贴面临床设计时应避免选择切端对刃接触 ;在制作及粘结后还应调改好咬合 ,尽量引导患牙沿牙长轴方向受力。在需切端重建的瓷贴面修复设计中无论包绕型设计或对接边缘设计对粘结层应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当切端牙体缺损大于 4mm时 ,应慎重挑选粘结剂  相似文献   

15.
粘接性瓷修复是一种结果可预期且效果持久的治疗方式.它能同时恢复患牙美观的外形、强度和生理功能。现代牙科治疗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要尽量保存健康的牙釉质。根据仿生学的原则.采用侵入性最小的治疗手段和粘接技术。对修复治疗的成功极为重要。在精确预备薄型瓷贴面所需的最小空间时,推荐使用实体模拟(模拟修复)技术。在最小侵入性牙体预备的同时,治疗的远期成功还取决于贴面的粘接效果。本文展示了一例由于前牙区切缘磨耗影响笑容的修复病例。在瓷贴面粘接之前.用复合树脂采用口内直接法恢复切缘长度,并对牙龈缘形态进行修整。采用实体模拟技术.牙体预备量达到最小化,并使预备轮廓线控制在牙釉质层范围之内。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薄型瓷贴面树脂粘接的临床步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有预备瓷贴面和无预备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患者制作97个有预备瓷贴面,23例患者制作57个无预备瓷贴面,评估2组患者术前心理紧张度、术后敏感度和满意度、贴面存留率、术前和术后3年龈沟出血指数,采用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瑞格标准对修复3年后2组贴面的各项临床指标作比较分析。结果:有预备组和无预备组的贴面存留率分别为96.91%和96.49%(P >0.0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45%和95.65%(P >0.05);有预备组术前心理紧张度要显著高于无预备组(P <0.05);术后敏感度有预备组较高(P <0.05);2组术前术后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贴面在颜色匹配、瓷表面质地及边缘着色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边缘适合性有预备组较优(P <0.05)。结论:无预备瓷贴面修复与有预备瓷贴面修复均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诊断蜡型指导瓷贴面美学修复前牙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前牙间隙需要美学修复的62颗患牙,通过诊断蜡型进行医患的沟通交流后制作瓷贴面修复体。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修复后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9.5±0.3)分。随诊1年,瓷贴面的存留率为96%;13%的患者初期有轻度冷热刺激敏感,症状随时间的延长消失;7%的患者认为颜色或透光度略有不协调,但均能接受;2%的修复体龈缘出现轻微充血;96%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结论诊断蜡型指导前牙瓷贴面修复可获得满意的美学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铸瓷贴面修复治疗变色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瓷贴面是近年来国外治疗变色牙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此技术治疗四环素牙以观察其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门诊35例不同程度的四环素牙患者,利用IPS-EmpressⅡ铸瓷系统制作瓷贴面对患者进行修复。结果 经3年观察,所有瓷贴面无脱落、无崩瓷、无牙龈刺激等不良现象发生.修复效果与天然牙相似。结论 瓷贴面技术是一种修复变色牙的有效手段,符合现代修复学的理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IPS-Empress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2年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后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先天缺失、畸形小牙、后天牙体缺损及其它原因所至牙间隙患者31例用145个瓷贴面进行前牙间隙修复,贴面粘结后2周及6、12、24个月复查。结果:139个贴面完整存在,5个贴面切端有小缺损,1个贴面折断,但未完全脱落;3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1颗牙发生牙髓炎;2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在2年研究期间,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具有较完美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