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已经成为党的意志。如何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政治文化)是这一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政治文明的含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等,并且提出了笔者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已经成为党的意志。如何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政治文化)是这一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政治文明的含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等,并且提出了笔者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略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化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提高政治参与质量,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相对的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民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深刻解析了毛泽东关于群众政治参与无序性的历史原因,并结合当今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现今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给予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彦  秦红 《科技信息》2009,(19):137-138
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广泛的人民性。政治文明的建构取决于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人们参与政治的程度又取决于其公民意识的提高及整个公民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建构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公民社会的话语开始兴起。然而就何谓全球公民社会以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引来热议。在乐观派看来,全球公民社会不仅是复杂全球化历程中的必然现象,而且它将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制衡全球市场体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怀疑派或批评家那里,全球公民社会则是一纯粹的"乌托邦",或者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词汇,实质是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新的殖民。  相似文献   

7.
<正>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就是传递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培养合格的政治公民。一个国家合格的政治公民是国家、民族利益的维护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政治稳定的实现者。合格政治公民的培养依赖于公民认同的实现,公民认同的实现是政治社会化的目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仅使公民对公权力更加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在公共空间显得过于偏激和执拗。公民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素质包括具备公民理性和公民意识。基于此,分析了当代中国公民非理性现状,并对公民理性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制度建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公民意识的提高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社会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和舞台。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凸显了公民(或公民团体)的主体地位及其内部的能动交往活动。该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对我们思考中国公共领域和公民问题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等方面也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公共领域和公民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要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构成性意义,如何保持公共领域的独立性,如何调动公民积极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并从中实现公民之间的团结与认同,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提高整个民族的公民意识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在整个民族公民意识提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实高校教育中在公民意识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认识不足和路径不明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出发,重点解决提高认识、培养观念和实践参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公民社会的话语开始兴起。然而就何谓全球公民社会以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引来热议。在乐观派看来,全球公民社会不仅是复杂全球化历程中的必然现象,而且它将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制衡全球市场体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怀疑派或批评家那里,全球公民社会则是一纯粹的"乌托邦",或者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词汇,实质是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新的殖民。  相似文献   

13.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新中国自成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梳理回顾,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引入国外的公民社会权利理论,作为分析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学理基础,要求我们通过制度创新,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落实公民的迁徙自由,扩展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建和谐校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促进人的和谐是核心,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民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使公民接受政治思维和行为基本模式的过程与公民逐步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形成特定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为模式的过程的统一。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的视角下,公民政治社会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社会转型期优化公民政治社会化,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一定社会主导文化的传播将一个社会人转变为政治公民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理应在这一过程中起引领和率先模范作用.不过,受社会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难以将国家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转化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正确的公民身份自我认同.揭示政治社会化视野下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规律,探索提升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对策,对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创新后的意识形态话语能够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国民并且形成认同,从而完成了转型期党与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党和政府通过对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化内容进行渐进式创新,对集体化时期政治社会化方式加以延续,并探索新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实现了转型期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建构。最后,探讨了政治社会化实践对于转型期中国政治合法性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万文康 《科技信息》2012,(12):94-95
改革开放以来,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基本驱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结构乃至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普通百姓的思想观念较之改革开放前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和完备的专制极权政治结构基础上的臣民文化,凭借其特有的封建伦理政治社会化机制,影响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根深蒂固于一些普通百姓的心理意识中,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巨大障碍。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研究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现代民间公益性组织开始出现,带有公民自治色彩的机构也少量存在,这表明一个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新的生活领域正在萌芽。这种正在变化的社会结构系统称为公民社会。当然,中国公民社会仅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同时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需要构建以自立平等、责任信任、协商参与和宽容和谐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