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西地质》2001,15(1)
今后地质找矿并不应等同于传统的地质勘查,在找“有用地质体”(第一种找矿)的同时,还应通过科学工艺变革去发掘各类“地质体的有用性”(第二种找矿),开发新的矿产资源。随着资源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过去一直重视不够的第二种找矿应当是地球科学技术发展中日益重要的方向。其开发领域主要有: (1)开发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潜力大,较易开采,又少污染。很多高科技材料需要非金属矿物或岩石的某些性能,如计算机的核心--硅片就是用各种硅质岩石加工提纯的。各种非金属矿物和岩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材料库。 (2…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要求地质工作者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但是在地表露头矿日趋减少、找矿难度日渐增大的今天,加快找矿步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认真分析研究矿产生成和分布的时间及空间规律,从而更有科学依据的预测隐伏矿床,提高找矿效果。当前各省、自治区地质局区调队正在全面总结本省、自治区多年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矿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根据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相关要求,甘肃省编制了瓜州—肃北、敦煌—白银、甘南—陇南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三个工程”可行性报告,在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四区”部署了56片167个子项目。结合甘肃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优势矿种和矿床类型,提出甘肃省新一轮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突破布局、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南岭与找矿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岭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金属矿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成矿条件好、矿业发达、研究程度高,但危机矿山多、环境压力大,多数矿床的勘查工作在30年前就已“完成”,发现的矿产地点多面广,但进一步找矿难度大.如何取得该地区地质找矿的新突破,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就该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原则问题、理论问题、方向问题、技术问题、深度问题、程度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综合利用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充分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本文联系冶金地质部门实际,拟就如何加快科技发展,振兴冶金地质事业作一些初步讨论.一、提高对加快发展冶金地质科技紧迫性的认识1.建立“大科技”的观点.冶金地质部门在贯彻“面向、依靠”方针,促进技术经济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普遍存在地质科技主要局限于地质科研,地质科研又主要局限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科技工作路子狭窄,技术与经济相互脱节.因此,必须强调树立“大科技”的思想,扩大科技工作的服务领域.2.深化科技找矿的思想.目前,找矿难度大,而地勘费投入相对不足,出路之一在于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和找矿勘探手段研究;密切结合找矿,给找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找矿成果,提高找矿成功率,降低地质勘查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辽宁省地面裸露的矿床已基本没有,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必须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手段、设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扩大地质找矿“空间”,重点在攻深找盲上下功夫,也就是第二矿带。第二矿带指的是深度在500米至2000米范围内的成矿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质理论、技术及找矿成本等多种原因,我国地质找矿基本工作范围在地下5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矿带缺乏地质工作资料。  相似文献   

7.
张梦虎  刘帅  何希位  孙奕 《地质论评》2019,65(Z1):297-300
正航空瞬变电磁法(简称航电)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多金属矿探测技术,该方法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受地形影响小。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难度的加大,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航空瞬变电磁法在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试验性开展工作,获得较好找矿效果。新疆东天山成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成矿带地区之一,为了加快阿奇山-黑尖山一带多金属矿找矿步伐,该地区引入  相似文献   

8.
    
在华北陆缘造山带寻找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基地,在老矿区寻找接替资源,挽救危机矿山.是保障我国“振兴东北”、“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顺利实施.解决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四矿”问题,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需求。这要求我们加强成矿理论研究和地质勘查,不断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储量大的优势,近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成效明显,矿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资源后备不足、集约化开发程度不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临沂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研究,从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开发秩序监管、强化矿产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华南深部找矿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南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业基地之一。该地区矿业发达但危机矿山也多,研究程度高但多数矿床的勘查工作在20年前就完成,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矿产地点多面广但进一步找矿难度也大。因此,在华南开展深部找矿势在必行,而且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的共同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湖南瑶岗仙、康家湾、玛瑙山,江西大吉山、荡坪、岿美山,广西佛子冲、铜坑、栗木、泗顶,广东瑶岭、石人嶂、大宝山等一批危机矿山项目,力争在这些矿山深部实现找矿突破。华南地区开展深部找矿需要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分类、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在一定深度(距离地表3000m)的变化情况,需要明确地表的战略性选区与点上的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同样重要,需要加快中深钻(1000-3000m深度)钻探及相关测量技术的研究,需要通过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和“时空无限但有序”三原则的把握来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倪倩 《山西地质》2014,(5):115-116
在我国,华北北缘地块是主要的多金属成矿地带,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近年来,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我国矿产资源消耗速度急剧加快,逐步加大金属矿找矿风险及难度。华北北缘区域金属矿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相对良好,为更好地实现资源获取,有必要就该地区成矿特征及深部找矿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潘茜 《安徽地质》2012,(4):318-320
安徽矿产资源自然秉赋良好,已发现矿种138种,资源潜在总值居全国第十位。建国以来,安徽地质科技不断创新,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奠定了我省矿产资源大省地位。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强重点区带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加强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真正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穿透性"探测技术在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盖区矿产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 找矿难度大, 但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在覆盖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隐伏矿的发现中, “穿透性”探测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覆盖区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和“穿透性”探测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关注成矿带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重磁电)探测技术, 深入分析了地球物理异常多解性的物性变化和地质因素问题。通过总结地质体解译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对开展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进行了深入思考, 认为充分利用地物化综合信息, 探索和发展多尺度、多参数、多方法相互约束的综合探测解译技术是覆盖区“穿透性”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各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争取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方面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找矿特别是短缺矿产资源的重大突破,就能为国民经济建设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固体矿产物探化探所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经济建设布局从东部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地质工作将处于一个深刻转折与变革的新时期.随着“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的广泛需求,地质工作正开展新一轮矿产普查.物探与化探面临的是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汪青松  张金会  张顺林  张家嘉  产思维  程培生  崔先文  张凯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04-67040004
覆盖区找矿难度不仅与覆盖层厚度有关,还与覆盖层物性、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体特征关系密切。覆盖区找矿突破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选区—圈靶—定位—验证评价4个阶段,存在勘查选区、地质信息探测和多学科有效融合难题。前人较少研究覆盖区找矿突破过程与勘查技术体系,笔者等基于“现有技术+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总结提出了厚覆盖区找矿“循环渐近式勘查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找矿成功率,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号召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而奋斗.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为保证四化建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地质勘探部门和地质科研单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在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工作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地质勘探部门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更有成效地指导地质找矿?科研部门如何更好地为地质找矿服务?这是当前  相似文献   

18.
张晏 《辽宁地质》2010,(7):14-14
“面对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后备矿产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河南省将如何应对?”对记者的提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的回答斩钉截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土资源部等国家四部委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保障现代化建设全局共同推出的重大举措。广西作为矿产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目前已发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已由传统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相应带来了成矿远景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机制的重大改变。成矿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将分为2个层次:一是国家计划,政府和地方需要进行矿产规划;另一项是矿业公司的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目前,国家找矿战略行动和“十二五”地质工作规划正在实施,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逐步深化并进入汇总,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迫在眉睫,其对降低勘查风险、保障地质找矿突破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工作将围绕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资源开发保护并举的国策开展,充分利用潜力评价成果完成国家整装勘查区及省级重点勘查区优选部署工作,结合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评价,有计划地开展整装勘查区内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跟踪国际矿产勘查态势,积极探索全球矿产资源区划工作,为我国资源勘查工作“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