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月19日开始至3月8日期间,果洛地区连续出现了6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造成果洛地区大面积积雪和持续低温天气,全州六县相继发生了雪灾。其中达日发生特大雪灾,玛沁、玛多、甘德发生重度雪灾,久治发生中度雪灾,班玛发生轻度雪灾。此次雪灾是果洛地区1993年以来出现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雪灾。雪灾造成果洛大范围公路交通严重受阻,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造成了大量牧民群众冻伤和雪盲,同时雪灾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给全州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果洛地区6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中,其中1月19日-26日、1月29日-2月1日和2月9日-13日前3次降雪过程对果洛地区发生大范围雪灾和连续低温天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资料对引发果洛地区大范同雪灾的前三次降雪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物理量等要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初果洛雪灾天气物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2008年1、2月发生在果洛地区的严重雪灾天气过程,在大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利用降水较大的1月第5侯为代表时间段,以分析TBB亮温的分布为主,结合同期其它物理量对该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作了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主导了这次严重雪灾天气,高原切变幅合区的稳定维持及小幅摆动,造成了青海高原南部一次又一次的降雪天气。TBB亮温及水汽分布从西藏南部到青海中南部呈长条形,说明水汽输送一直非常显著。从涡度场和垂直速度的相互印证,显示当时的动力上升条件也是极为罕见的。造成长时间积雪另一原因是1月下旬至2月的长期低温条件。  相似文献   

3.
侯文菊 《青海气象》2006,(4):10-11,14
根据2005年7月18日夜间至7月20日果洛地区普降中到大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天气环流形势、结合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台风对果洛州产生强降水的动力和热力条件,以便在今后的预报工作中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果洛地区牧草生长期干旱等级》地方标准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方法进行解读,希望在干旱等级评判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果洛6县自建站至2011年近50年的地面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等资料,对果洛积雪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气候倾向率的分析发现:近50年来,果洛地区玛沁、达日、班玛、久治的积雪日数呈增加趋势,玛多变化不大,甘德每十年减少1.2天。从最长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的资料分析看:玛多、甘德、达日、久治是最易发生雪灾的地区,其中玛多、甘德、达日是特大雪灾的易发地;玛沁、班玛是出现雪灾最少的地方。从积雪增量的变化看近50年来果洛积雪增量经历了一次由多到少的转变过程,积雪增量的这种变化与积雪日数的年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果洛地区6个气象站1976—2011年逐月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等资料,探讨了果洛地区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代纪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果洛地区地域广袤、地形复杂,各站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以0.456℃/10a、0.571℃/10a和0.385℃/10a的速率增暖。20世纪70年代末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都较低,之后逐渐上升,21世纪达到最大值。果洛地区降水量以0.419mm/10a的速率增加,而日照时数确以-28.332h/10a的速率减少。由于平均气温的上升、降水量的增加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导致蒸发量以-10.381mm/10a的速率减少。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在1998年和2005年发生了两次由冷向暖的突变,平均最高气温在1997年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平均最低气温2004年和2005年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降水量在2004年(α=0.10,显著水平为1.86)发生了由少增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7.
根据果洛地区玛沁、玛多、甘德、达日、久治和班玛六县历年3—10月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受地形抬升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表明果洛地区云水资源丰富,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并得出人工催化的最佳时段和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果洛地区6个台站,近50年的上半年降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表明果洛地区上半年、1-3月、4-6月降水分布差异明显,历年降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中的4-6月。在降水总量增多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我州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等敏感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构成的威胁日趋严重。科学、合理地防范雷电灾害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青海果洛地区,由于对社会管理职能、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审核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加之检测、施工人员对防雷相关规范的理解参差不齐,建筑物防雷工程在施工中常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对防雷工程现场施工监督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果洛地区气候变化对草原毛虫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洛州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也是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热点地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草原毛虫发生、密度造成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气候条件发生波动时,会使草原毛虫的影响时期、影响程度随之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波动,或者引起大发生、大流行,或者引起种群数量的下降。因此,分析掌握一个地区气象条件对草原毛虫少生和蔓延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对抑制或消灭草原毛虫灾害,提高当地生产力,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利用FY-2C静止气象卫星2005年6~9月的TBB资料,研究了青海果洛地区雨季对流云系随时间的推移及其强度变化和移动规律;分析了对流云的日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果洛2005年雨季的对流,北部地区强于南部地区,7月前期对流发展最为活跃;对流发展的日变化非常明显,11-15UTC为高峰期,03-05UTC为低谷期;玛多为果洛地区对流发展的强中心,对流的发展、移动呈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果洛由于持续降雪致使中北部发生雪灾,其中甘德达到了重度雪灾标准。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及各种物理量场对造成此次雪灾的五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期获得一些对果洛冬季降雪有指导意义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4.
果洛地区地处青藏高原,青海省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对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保持该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锡林郭勒盟冬季雪情及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初冬,锡林郭勒盟连降暴雪,冬季总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具有降雪早、雪量大、积雪深和范围广的雪情特点,对草原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与历史上几次严重白灾年相比,雪情危害程度更为严重,但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小,其原因是雪灾预报预警准确,发布及时;党政领导重视,防灾措施得力;应急响应迅速,信息宣传到位;设施牧业改善,抗灾能力提高;夏季雨水充沛,牧草储备充足。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牧区黑白灾气候特点分析邸瑞奇,樊建平(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黑白灾是我区牧区冬季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本文选取18个牧区代表站,从建站—1995年的资料,对黑白灾进行标准划分,揭示其地域、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1黑白灾标准考虑到我区天然草场...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2008年年初雪灾及雪情遥感监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通过积雪监测模式获得2008年2月积雪面积、积雪深度、积雪持续时间等数据,研究积雪持续时间、积雪灾害监测与评估、积雪动态变化、积雪对公路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青南和德令哈部分地区积雪持续时间较长;受灾严重的地区主要在祁连山局部以及玛沁等五县;积雪对部分公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冬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 ( 1967— 1996年 )冬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北冰洋低压槽、贝加尔湖低压、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等欧亚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高原冬季降雪天气形势形成的作用。归纳出两种高原冬季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模型。重点讨论了高原气流波动不稳定对高原波槽形成的量化指标 ,找出了若干高原低温—降雪过程预报的统计关系 ,并对高原冬季的雪灾预报提出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秋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 (196 7─ 1996年 )秋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欧亚区域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成灾性降雪天气形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指出北冰洋低压槽和西太副高分别是秋季降雪天气形成的主导因素和稳定因素。归纳出三种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概念模型。指出高原偏西南风低空急流是高原秋季降雪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 ,讨论了急流轴附近的非地转风发展对降雪和最低气温所产生的作用。最后提出了雪灾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西藏高原牧区的雪冻灾害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久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兴衰的重要因素。但过去对雪冻灾害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更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进行探讨,并深入高原牧区实地调查,结合气象资料提出一套较客观较全面的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量化标准,为进一步做好牧业生产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