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所提出的一种空载光纤数据总线的拓扑结构,建立了空载光纤数据总线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空载光纤数据总线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总线的数据吞吐速率、总线响应时间、端到端延迟和误码率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将为空载光纤总线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中,物理层建模通常使用经验模型公式,无法精确地刻画仿真场景及配置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超短波通信系统的特点以及物理层信道模型和地形因素对超短波通信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结合OMNET++通信模型、Simulink信道模型和WI模型的超短波通信仿真系统,通过与物理层经验模型公式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物理层的建模精度对性能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并对性能结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指数法评估飞机空战能力的不足,研究了气象环境对飞机作战效能的影响,分析了综合指数模型中飞机操纵性能、态势感知能力、火力性能受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不良气象环境下的飞机系统空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以3种机型的空战能力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航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时,需要按照接口控制文档(ICD)的要求发送和接收航电总线信号,通常都是根据具体型号飞机开发对应的航电总线激励系统,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差、开发周期长、成本较高。针对该问题,对大型民用飞机的主要航电总线如AFDX,ARINC429等航电总线的激励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航电总线激励系统的层次抽象模型和组织结构模型,设计了一套具有良好通用性和扩展性的航电总线激励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为大型民用飞机航电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集成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物理层网络编码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但是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性能受到载波相位、载波频率、时间、采样钟不同步的影响,因此分析同步误差对物理层网络编码性能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单载波系统,针对使用BPSK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定帧长下,载波相位、载波频率、时间及采样时钟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波相位和时间不同步两种情形下,物理层网络编码性能不受帧长影响;而在载波频率和采样时钟不同步两种情形下,系统性能均随帧长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其中采样时钟不同步情形受帧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研究主要采用椭圆模型描述第6代 (6G)电力物联网(IoT)物理层多节点通信场景,忽视了信号传输路径的俯仰角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通过建立3维半椭球体几何传输模型描述6G电力物联网物理层通信场景,提高了电力物联网异构网物理层数据传输分析过程中的准确度。在提出的传输分析算法中,通过推导电力物联网通信无线传输信道中不同传输路径的复冲激响应函数表达式,揭示物理层数据的传输特性。数值分析不同传输路径间的互相关特性,探索电力物联网的时域传输特性,验证上述信道传输特性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对于分析与设计电力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在物理层之上部署安全防护措施,开放的无线信道使通信系统面临着易被攻击、干扰和截获等安全威胁。物理层安全技术是一种解决无线空口安全传输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其次提出了一种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模型,最后在该模型上完成了部分关键技术工程验证、通信性能试验、低检测能力测试和安全性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物理层安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嘉春 《电讯技术》2012,52(5):827-830
针对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物理层传输波形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并对其抗白 噪声干扰、单频或阻塞式干扰,以及组网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JTIDS系统抗干扰技 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波着陆系统在飞机上的应用研究与工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瑛 《现代导航》2016,7(3):177-182
微波着陆系统是飞机的重要辅助着陆系统之一,对飞机在复杂气象和电磁环境下的着陆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微波着陆机载设备在飞机上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展研究,介绍了微波着陆系统在技术上的优越性,描述了在现代航空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采用的系统设计运用了总线通信和综合显示,为微波着陆功能的准确引导和可靠性设计了坐标变换和备份显示,其工程实现能够保障飞机在复杂条件下的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10.
光纤总线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损耗低、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机载系统。光纤总线网络拓扑结构类型多样,且不同拓扑下总线网络的性能表现不同,因此根据机载系统特性选取合适的光纤总线拓扑结构至关重要。面向机载光纤总线中不同组网条件,针对不同拓扑、分析时延、吞吐量和可靠性等关键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对总线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时延和吞吐量,并为各拓扑结构建立失效模型,分析系统可靠性。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总线型拓扑结构双冗余系统更适用于机载光纤总线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攻击者入侵风险的影响,增强CAN总线设计的健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UPPAAL SMC的CAN总线健壮性验证方案。该方案首先针对嵌入式软件系统需求对CAN总线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进行形式化建模,采用模型检测技术对总线控制、收发、仲裁、应用层等功能进行仿真;其次使用攻击报文对CAN总线系统抗攻击性能进行验证与分析,开发人员可根据验证结果改进软件需求参数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在总线被攻击情况下节点传输的准确率保持在75%以上,应答正确率可提升12.4%,加强了总线抗攻击能力。该方法为嵌入式软件通信总线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指导,规避开发后期的风险,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总线安全性能验证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CI 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支持点对点传输以及热插拔等特点.首先,介绍PCI Express总线的发展与体系构架.然后结合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与PHY器件设计采集设备的过程,详细介绍硬件系统的电路设计,以及采用Xilinx Pipe Core实现PCI Express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和使用winDriver开发简单的驱动程序.结合PCI Express总线设计的采集设备,整体性能可以显著提高,其必将取代以往各种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  相似文献   

13.
在强实时要求的情况下,总线型控制系统中节点间有效数据的传输方式及传输时间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节点间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工业现场总线Profibus基础上,基于FPGA技术提出一种适合小型化、强实时控制系统的新型令牌总线通讯模型及其体系结构;介绍了该体系结构的拓扑方式,详细阐述了其数据链路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实时数据的类型及帧格式;设计了节点的硬件电路,给出了应用层接口函数及节点间有效数据传输时间的理论最大值和实际测试结果。从仿真和试验结果来看,该实时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测控系统实时通讯的要求,实时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大客飞机航电系统局域网通信仿真系统设计方法,探讨了CAN总线在航电总线中应用的优点及可能性。仿真系统硬件通过CAN总线通信卡及工控机实现,软件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通信仿真系统实现了各子系统相关数据的传送、处理,以及相关信息的实时显示。应用表明,局域网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性能良好,能实现测试设备之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与转换,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Space-time processing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ctivities on space-time coding for broadb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performed at AT&T Shannon Laboratory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emphasis is on physical layer modem algorithms such as channel estimation, equalization,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However, we also discuss the impact of space-time coding gains at the physical layer on throughput at or above the networking layer. Furthermore, we describe a flexibl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ttached to our physical layer simulation engin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space-time codes under a variety of practical transmission scenarios. Simulation results for the EDGE cellular system and the 802.11 wireless LAN environment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机载机电设备四线制总线高重量、高复杂度、接口一致性差、余度少等方面的应用限制,结合航空机载机电设备通信控制特点,利用M-bus进行航空器适应性改造,根据需求进行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协议重封装,该系统可大大减轻系统重量,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维修性,加强系统升级和更改能力,易于增加和删除终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裕量.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plink of th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lexible physical layer. It recalls the semistatic approach of transport highlighting key parameters of its control and proposes an external analytic model of the mobile physical layer. This approach is adapted to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multiservice environment, accounting fo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ink and the system levels. This paper clearly shows the impact of the rate matching mechanism on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s at link level for transport channels multiplexed in the uplink. It refines the power index notion useful at the system level as an indicator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the physical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s. Integrating inter- and intramobile multiservice features with performance tables (consider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channel coding type, etc.) leads to a cost function of the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s; a valuable too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uplink multiservice cellular capacity. Several multiplexing cases are then studied under the joint aspects of quality tuning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8.
王帅 《红外》2016,37(3):32-35
针对星载总线系统在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1553B总线物理层 和协议层的测试方法。其中,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测试包括电压、阻抗、波形和码元分析等;复杂的协议 层测试内容包括指令传输、地址识别、有效数据、校验位和消息间隔等。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 这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一种应用AT89C52单片机的飞机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该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共包括3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通讯通过总线传输方式实现,采用硬件与软件密切配合的设计技术,实现对飞行参数和飞行履历信息的获取、编码、记录,并开发了功能强大的地面数据处理软件,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该系统已经成功地在某型飞机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对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MIMO-OFDM应用于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中,提出一种基于MIMO-OFDM的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首先对5G通信系统的认证模型进行构建,以通过物理层对5G通信网络进行安全认证。基于MIMO-OFDM系统制订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方案,方案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加密发射端,另一个方向是解密接收端,以实现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技术的接收者误码率低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