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软件》2019,(6):127-129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绿色环保电池之一,已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如交通动力电源,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源,电力储能电源等。文中提出了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和检测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使用STM32作为基础的核心控制,利用PWM技术来实现电池的检测和细分控制。文中对基于STM32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通过实验对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响应速度满足设计要求,可靠性好,充电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监测系统是一个以VIA C3 Ezra/Eden EBGA mobile CPU芯片为数字核心,基于CAN网络的,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诊断和显示五大功能的混合动力客车监测诊断系统。论文首先确定了整车监测系统采用CAN总线拓扑结构,并分别设计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台架车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4号目标车的CAN网络。然后将整车监测系统分为主系统、通讯系统、显示系统、存储设备等四大系统进行硬件结构的设计,使用了Windows XP Embedded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最后进行了整车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并通过实车运行验证了整车监测系统功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设计出基于预测前馈算法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介绍了该驱动系统有关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实验室高性能和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采用浮点DSP芯片设计了嵌入式系统,其硬件系统配备高精度的模拟量输入,具有大容量存储单元,通信单元采用USB接口和CAN总线,系统软件基于状态机的方法设计。使用结果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很高的采样精度和快速数据通信功能,在水动力试验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供一种可行的高空飞艇动力系统设计,对飞艇所受到的力、能源系统、飞艇重量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动力布局的飞艇所受到的气动力进行了数值仿真。引入混合浮升气体以提升飞艇的单位升力,并考虑了过热对飞艇升力的影响;对能源系统采取恶劣条件作为飞艇的设计点,计算了冬至日时单位面积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采用能量平衡方法,对飞艇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应用以上方法初步确定了高空飞艇的基本参数。此外,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动力布局模型,并对不同模型进行了气动数值仿真,得出不同布局对飞艇气动性能的影响,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三角履带诱导轮结构一直存在动力性能不足、轴承系统负荷大、动力动态响应差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三角履带诱导轮瞬态响应模拟方法。根据有限单元程序对数据分析设定,设计动力轴承系统。运用VENSIM仿真模型与多体动力学算法,对三角履带诱导轮结构瞬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三角履带诱导轮瞬态响应模拟方法相比,改进的三角履带诱导轮结构具有瞬态响应快,地域适应性强,轴承系统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混合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动和发电复合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混合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研制出具有电动/发电复合功能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实现了既能作电动机运行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又能作发电机运行输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笔者介绍了该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构成特点和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框图,并进行了有关原理的分析,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报警系统的设计一般使用RS485接口进行传输控制。使用光纤作为传榆介质,具有数据传输距离远、传输稳定可靠、接口灵活等特点。使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增强远距离传榆的数据稳定性。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光纤通信技术来传输RS485信号的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邮电局房环境与动力智能网络监控系统邮电部门智能设备三大监控工程之一,而动力的管理又是通讯网络运行的关键。该文从邮电局房环境与动力智能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背景、总体功能、软件组成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邮电重点工程的设计思想,并从邮电部门智能设备今后升级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设计的动力监控系统应该具有准确的标准化概念定位这一思路;是对在该系统现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用于水力特性分析的管网建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景  陈正鸣  王丰  刘德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5):2782-2784,2788
介绍了一个管网建模系统的设计。针对管网建模时的绘图需要和一些特殊约束条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功能算法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并给出了使用本系统进行建模的步骤和一个管网模型实例。该系统不但具有图形编辑软件常用的编辑功能,而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网建模的效率,满足工程中管网图形可视化建模的需要。整个管网建模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进行设计,稍加扩展即可以作为管网水力计算软件的输入子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