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影响固态发酵白酒中杂醇油生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发酵力、糖化力、蛋白分解力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速度对杂醇油的生成有影响,当发酵速度快时,杂醇油的生成量较低;增加糖化力可有效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调节蛋白分解力,可有效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增加发酵速度,可适当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协调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固态白酒发酵中多因素对杂醇油生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长文  梁慧珍  马树奎 《酿酒》2006,33(6):43-46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中,酵母、糖化酶和蛋白酶的添加与杂醇油生成量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出,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比例协调即蛋白酶用量20u/g,糖化酶用量1.0×103u/g,干酵母用量0.5‰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为0.36g/L;实验证明多因素同时参入能更有效地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SAS软件优化分析影响固态发酵白酒杂醇油的生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对固态发酵白酒中影响杂醇油生成的多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大曲是影响杂醇油生成量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对杂醇油中的主要成分异戊醇生成量进行分析,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固态发酵酒醅中微量香味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尧绅  王海平 《酿酒》1995,(1):62-64
固态发酵酒醅中微量香味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沈尧绅,王海平,曹桂英,顾洪美,曹健泉(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双蒸合一、配醅入窖、界面复杂、多菌发酵是其工艺上的四个特点。在固态发酵窖内气相、液相、固相...  相似文献   

5.
反应器固态发酵醋糟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器进行固态发酵醋糟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在反应器中对醋糟进行发酵,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为30℃,通气量为65 L/min,搅拌频率为4 h一次,初始含水量为65%,发酵时间为48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醋糟中真蛋白含量可以提高到19.7%.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椪柑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的生成规律,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椪柑酒主发酵期间甲醇和主要杂醇油的含量进行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 min内可将甲醇和杂醇油完全分离,在20 mg/L~1 000 mg/L质量浓度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在96.29%~103.36%之间,精确度、稳定性及回收率均满足试验要求。经测定,主发酵期间椪柑酒中甲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的含量分别在第8、9、11、8天达到峰值,分别为(261.14±5.58)、(171.40±3.69)、(390.29±11.80)、(44.07±0.97)mg/L,且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8.
李大和  李国红 《酿酒》2010,37(1):95-96
固态发酵糟检测,是白酒生产企业日常检测的重要工作,它是酿酒生产车间的耳目,是了解上排发酵情况决定下排入窖条件的重要依据。其数据的准确性,受检测操作的影响极大,许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α-氨基氮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涛  肖冬光  李家飚 《酿酒》2003,30(6):55-57
探讨了α-氨基氮总量及缬氨酸、亮氨酸含量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当麦汁中α-氨基氮总量为180~200mg/L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在α-氨基氮总量为l90mg/L的麦汁中,分别添加50mg/L的缬氨酸和亮氨酸,结果表明,添加缬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24mg/L,而添加亮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增加了51mg/L,此结果说明由亮氨酸形成异戊醇的途径是影响啤酒中杂醇油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啤酒糟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二水平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6种因素进行筛选,得到接种量、料水比和温度3个影响最大的显著性条件,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料水比1∶1.07、发酵温度32.87℃,在此条件下,优化后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41.31%,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仅相差0.818%.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发酵温度对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可实现夹套控温的固态发酵罐为发酵容器,分别进行两轮“控温发酵”实验,对控温发酵罐、未控温发酵罐(对照)和窖池发酵过程中糟醅中及基酒中的杂醇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固态发酵罐夹层水温可有效实现对发酵糟醅温度的控制,且第一轮控温后与对照罐(32.4 ℃)相比,控温后顶温(35 ℃)更高,中挺时间更长(13 d);第二轮控温后发酵罐糟醅形成了2 ℃以上的温差,温度较高的发酵罐中挺时间较长(15 d);经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发酵温度较高的发酵罐,其糟醅中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等杂醇油含量增加了118.6%、21.2%、29.7%、21.7%、77.3%,其二段基酒中正丙醇、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等杂醇油含量也较发酵温度较低的发酵罐高22.3%、0.6%、2.0%、25.4%。  相似文献   

12.
甲醇、杂醇油是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对果酒品质、风味、质量安全等都有显著影响,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介绍了果酒中甲醇及杂醇油的危害、归纳了其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比较、综述了其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以期为发酵型果酒酿造中甲醇、杂醇油的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蒸馏酒及配制酒中杂醇油的测定常用硫酸-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比色法.此方法以化学分析为基础,操作简单,实验条件的要求较低,但此方法显色不稳定,测定常有误差.该文通过研究比色法测定葡萄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实验条件,得出了一种稳定性良好、准确度高的实验方法.即酒样经过预处理后,显色剂浓度选择5g/L的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在80℃水浴30min,稀释剂选择2mL硫酸溶液,于波长520hm处测定吸光度值.  相似文献   

14.
张瑞瑞 《中国酿造》2019,38(5):86-89
为降低白酒中杂醇油含量,构建高活性杂醇油酯化酶,酯化杂醇油为较高沸点的酯从而降低酒体中杂醇油含量。该研究利用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酯化酶基因,酶切、以其为模板,进行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筛选酶活显著提升的酯化酶。 结果表明,酯化酶氨基酸中146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198位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 376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初始酯化酶和构建酯化酶合成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酶活分别为10.83 U/L、24.72 U/L,2.58 U/L、6.24 U/L,3.83 U/L、8.78 U/L,构建酯化酶酶活分别是初始酯化酶酶活的2.28倍、2.42倍、2.29倍。构建杂醇油酯化酶在白酒生 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测定白酒中杂醇油常采用硫酸-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比色法,但测定常有误差。通过反复实验对杂醇油测定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提取具有酯化杂醇油能力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的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酯化酶的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筛选得到高效表达杂醇油酯化酶的毕赤酵母转化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毕赤酵母转化子表达了分子质量为50 kDa酯化酶。酯化酶在30 ℃酯化底物1 d,乙酸正丙酯含量为14.38 mg/100 mL,乙酸异丁酯含量为5.93 mg/100 mL,乙酸异戊酯含量为2.09 mg/100 mL。高效表达杂醇油酯化酶的毕赤酵母转化子对小曲白酒和液态酿造蒸馏酒的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荔枝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叔戊醇为内标物,对荔枝酒中杂醇油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不仅可以检测出荔枝酒杂醇油总量,还能检测出杂醇油组分的含量;荔枝酒中,杂醇油含量较多的成分分别为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荔枝干酒中三者含量之和占到杂醇油总量的99.0%;分光光度法是以异丁醇和异戊醇的含量作为杂醇油总量,该法无法检测到荔枝酒中正丙醇的含量,不能准确测定荔枝酒中杂醇油含量,气相色谱法具有简单、快速、精密度高等特点,较分光光度法更适合于荔枝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白酒承载了中国特色文化,其品质与酒中的风味物质密切相关。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杂醇油的生成是必然的。适量的杂醇油会使酒体更为协调;过多的杂醇油会引起酒后“上头”,给饮用舒适感带来一定影响。该文概括了酿酒酵母中杂醇油的形成机制,总结了白酒酿造过程中杂醇油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白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白兰地在橡木桶中的物化反应,缩短陈酿周期,采用电场强化技术对橡木桶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对贮存在5L橡木桶中的白兰地酒进行强化处理过程中杂醇油的含量变化情况.白兰地酒经过14个月的陈酿,发现电场处理样的杂醇油含量降低速率要高于同期的自然陈酿样.例如,电场处理样的杂醇油含量比自然陈酿样在2、6、10及14个月时含量分别降低了30.87mg/L、8.26mg/L、7.69mg/L、11.22mg/L.结果表明,电场直接处理橡木桶可以降低白兰地酒中的杂醇油含量,提高白兰地品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