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重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例,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在入院时及治疗后两月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临床结局评定,对照组为既往类似患者。结果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结局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使用替罗非班能促进血管再通,降低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重症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2月18日。收集替罗非班(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AI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涉及1 095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OR=1.08,95%CI(0.72,1.62),P=0.72]和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率[OR=0.80,95%CI(0.21,3.01),P=0.74]均与对照组相当,但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46,95%CI(0.24,0.88),P=0.02];试验组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37,95%CI(1.02,1.85),P=0.03]。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AIS安全性良好,不会升高患者颅内出血及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探究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VT)后使用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再通率、90 d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在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8,P=0.011);替罗非班组患者血管再通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89.41%(3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593);替罗非班组、对照组患者90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8.57%(33/42)、57.89%(22/38...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析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鞍山市长大医院收治的82例P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48 h,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功能、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3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实验组予以责任血管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停泵前6 h予以双抗,后续综合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血情况、死亡情况,治疗后24 h病情.结果治疗后24 h、7 d,实验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7.08±3.11)、(4.87±3.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75±4.23)、(7.83±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mRS评分(1.50±1.18)分低于对照组的(2.29±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率16.67%与对照组的1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后24 h,对照组病情持续进展率为86.21%(25/29),高于实验组的8.3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动脉内灌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具有良好安全性,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5月1日的万方、维普、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临床注册中心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用RevMan 5.3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16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3项研究,共2757例患者,试验组1365例,对照组13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用于PIS患者,试验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方面,合并效应量[RR=1.24,95%CI(1.18~1.30),P <0.000 01];预后方面,合并效应量[RR=1.64,95%CI(1.36~1.98),P <0.000 01];90 d NIHSS评分情况,合并效应量[SMD=-0.73,95%CI(-0.89~-0.58),P <0.0001]。替罗非班用于PIS患者其任何部位发生出血的风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合并效应量[RR=1.20,95%CI(0.92~1.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与瑞替辅酶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STEMI患者53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选择STEMI患者42例为实验组,两组吸氧、镇静及止痛等一般治疗措施相同,一旦做出诊断即刻予瑞替普酶18 mg加于生理盐水10 m L,静脉推注,时间>3 min,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而治疗组在溶栓后4 h静脉持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48 h。比较两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ST段回落时间,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及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分别为8例和23例,ST段回落时间为6 h和10 h,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为32例和31例,半年后EF值>45%为34例和40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辅酶治疗急性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10 d后冠脉造影病变血管的再通率,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50%~60%,溶栓之后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针的,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70%~80%,疗效明显,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两组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关脉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患者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应用药物溶栓治疗的1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85例为瑞替普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溶栓组(简称联合组),81例为瑞替普酶单独溶栓组(对照组),所有患者溶栓前后均常规应用肝素,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临床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血管再通率(91.76%)显著高于对照组(79.01%),临床不良终点事件(14.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69%),P<0.05,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是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安全、可靠的药物溶栓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90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可提升疗效,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韩舰华  付鲲 《华夏医药》2009,(5):381-383
目的观察头皮针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检测头皮针针刺前後患者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头皮针组能降低MDA含量、升高SOD、CAT、GSH—PX含量(P〈0.05)。结论肯定头皮针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直接清除自由基,减少脑缺血后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纽34例,对照组34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14,21d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2组(ESS)和(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1d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联合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 mg,bid,共14 d,48 h内开始联合高压氧治疗,每次60 min,qd,共12次,压力为2.5个绝对大气压(ATA)。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治疗后7,14及21 d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及21 d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评分ESS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ESS在治疗后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14 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21 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组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两组疗程均为2周。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治疗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于发病24 h内,治疗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 6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 6水平相比较。结果: 治疗第7天开始观察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此后NIHSS评分持续下降;对照组NIHSS评分则在治疗第10天开始显著下降(P<0.05)。治疗第7天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入院24 h内血清IL 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从治疗第7天开始逐渐下降,治疗第14天时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 6水平在治疗第10天后逐渐下降,但对照组各时段血清IL 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开始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最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最高值(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降低其血清IL 6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自1988年5月至1998年5月,应用高压氧(HBO)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ACMPDE)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疗效与患者年龄、治疗次数及昏迷时间等有关,即年轻者疗效较高,HBO治疗在30次以上者疗效显著,昏迷期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IS)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14例P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接受替罗非班、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接受奥扎格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6.22±1.17)分、P-selectin(10.19±2.31)μg·L-1、血小板聚集率(27.98±3.26)%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奥扎格雷是PIS治疗中较为安全且有效的用药方案,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51例中 重度HIE惠儿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婴儿氧舱治,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同时在治疗前 后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以神经系统症状、NBN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观 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9% 两组比较X2=10.09,P<0.01.有显著差异 结论 高压氧治疗中重度HIE患儿有显著疗效,且NBNA可作为HIE近期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升高期扩容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40例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根据扩容治疗与干预血压治疗分为两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预后。结果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血压升高患者,扩容治疗后,血压能够自动下降,并且远期治疗效果要优于急性期就进行血压干预治疗。结论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的升高只是脑缺血时机体的一种代偿表现。扩容治疗可以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点 (P<0.05)。两组脑出血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