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标准治疗药物包括细胞毒药物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野生型患者,研究提示化疗优于靶向治疗。在标准治疗药物基础上联合其他靶向治疗结果乏善可陈。克唑替尼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 NSCLC 患者二线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肺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其中,以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 TKI)的靶向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Zheng H  Zhang H  Shi H  Li B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1):890-89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它以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口服方便等优点迅速占据了肺癌市场。日本和韩国[1,2]分别报道了吉非替尼上市前后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吉非替尼上市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85%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目前,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NSCLC, 化疗是必选治疗方法之一, 但其疗效已进入平台期, 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不甚理想。靶向治疗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肿瘤研究重点, 在NSCLC的治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尼或吉非替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以及针对ALK阳性突变的抑制剂Crizotinib均已成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其中, 尤其以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卓越, 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患者中, 其单药应用的疗效优于一线化疗, 有效率高达60%以上, 可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延长至10个月。本文将就以上几种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对目前晚期NSCLC一线靶向治疗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差,以化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只能降低死亡风险26%-32%。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尤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进展最快,其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和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我科用埃罗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迈入靶向时代并且发展迅速,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占据了其中最大的一块版图,它们往往有明确的分子靶标作为疗效预测因素,在特定分子分型的患者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因此成为靶向治疗的典型代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而近年来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上述两类药物获得性耐药患者中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新的治疗靶点也不断涌现.本文就此对重要的药物和临床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体内外实验研究中显示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明显抑制作用.Ⅲ期临床研究ICOGEN显示埃克替尼对晚期复治NSCLC疗效与吉非替尼相当.临床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种或2种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在临床应用中,埃克替尼显示出肯定的疗效及轻微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人群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自肺癌领域首个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上市以来,随着对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因其低毒、高效、便于给药的临床特点,己逐渐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选择之一. Mok等[1]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在优势人群中的疗效显著优于非选择性人群,从而推动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 在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人群中的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恶性肿瘤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5年生存率只有10%~15%[1].分子靶向药物以其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等特点,适合用于维持治疗.本研究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IG)吉非替尼,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些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存在某个特定突变基因,它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启动基因.肺癌中两个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分别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EGFR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突变最近才确定,但它已被临床确立为评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敏感性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