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替可胶囊抗肿瘤作用及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安替可胶囊(antike)对荷人癌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MTT和人癌细胞克隆形成以及裸鼠荷瘤技术;临床上晚期消化系癌532例,其中Ⅱ期111例,占209%;Ⅲ期222例,占417%;Ⅳ期199例,占374%;均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组.结果人癌细胞对antike的敏感性顺序依次是:Mgc803≥Eca109>SMMC7721;Antike500mg/kg对Mgc803,Eca109和SMMC7721人癌细胞裸鼠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72%,472%和454%;Antike治疗晚期食管癌、肝癌和肠癌258例,总缓解率(CR+PR)为74%,并能显著止痛,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免疫功能;放疗+antike治疗晚期食管癌100例,总缓解率为720%,比单纯放疗组(344%)提高了376%(P<001),同时,能显著改善吞咽困难,明显增加体重,保护血象和降低CEA.结论Mgc803,Eca109和SMMC7721对antike较敏感,并且antike对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Antike对食管癌、胃癌、肝癌有较好疗效,同时具有显著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管化疗加放疗及X-刀治疗食管癌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X线角度对照观察导管化疗加放疗及X刀治疗晚期食管癌后的疗效.方法晚期食管癌60例,其中经导管化疗加放疗30例(综合组),X刀治疗30例(X刀组).各治疗组前、中、后各摄食管X线吞钡片充盈、粘膜象各一张,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总生存率,综合组1,3,5a分别为73%,443%,273%.X-刀组由于开展近2a2mo,除一例治疗后形成食管气管瘘死亡外,其余仍在观察.治疗效果和病变长度、X线分型、病理类型及有否转移有关.X刀治疗组治疗后食管狭窄率明显高于综合组.通过本组病例的X线对照分析X线吞钡观察晚期食管癌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之一.结论从X线角度观察导管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好于X-刀治疗,且X刀治疗狭窄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镜对食管癌的诊断与微波治疗效果.方法内镜诊断食管癌40例,占总检查人数7%,男女之比为4.71:1,年龄32岁~88岁,平均年龄64.48岁,临床症状吞咽困难31例(77.5%)、胸痛18例(45%)、呕血1例(2.5%),还伴有消瘦、声嘶、贫血等.内镜下分型:隆起型36例(90%)、凹陷型3例(7.5%)、平坦型1例(2.5%),伴狭窄27例(67.5%).病理分类:鳞癌占85%,腺癌占7.5%,病理阳性率92.5%.本组内镜下微波治疗22例占55%,外科根治术5例占12.5%结果内镜诊断食管癌后经外科根治术5例,5a存活率2例(40%),2a存活率2例(40%),3a存活率1例(20%).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癌患者22例,经1~5次微波治疗吞咽困难明显改善18例(81.8%)结论内镜诊断食管癌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癌所致狭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CT检查判断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方法食管癌160例,参照食管钡餐造影定位,应用CT对癌肿行间隔4mm,层厚4mm平扫.并采用食管瘤周围脂肪层是否存在;癌肿与主动脉接触面角度<45°,45°~90°,>90°;气管、支气管、心包、肺血管是否受压变形;癌肿组织厚度≤1.0cm,2.0cm,3.0cm,>3.0cm等影像学指标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食管癌周围脂肪层存在者切除率100%;脂肪层消失者切除率81.7%.与主动脉接触面角度<90°者切除率79.7%;>90°者切除率达78.6%癌肿致气管、支气管、心包、肺血管受压变形者单纯探查率高达76.2%.癌肿厚度<2.0cm时可手术切除;>3.0cm时单纯探查率达68.4%.结论食管癌手术前CT检查有临床实用价值,可降低手术探查率50%以上.食管癌肿致气管、支气管、心包、肺血管受压变形及癌肿厚度>3.0cm可作为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食管X钡餐叶和CT片判断食管癌外侵情况并指导临床方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X钡餐片及CT片和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X叶和CT片的特异征与食管癌外侵的关系X片的特异征有:①食管轴向异常。②深溃疡。③病灶软组织决影④食管-气管/食管-椎间隙增定或变窄CT叶的特异证有:①周围间隙不存在②气管/支气管被推挤或出现压迹③食管、主动脉窗>90度④食管-主动脉-脊柱之间三角不存在结果60例患者中,37例X对上发现特异征,手术及病理发现肿瘤外侵21削(56.7%),行根治术19例(52.1%),姑息术18例(47.3%),X片上无特异征23例,肿瘤外侵5例,行根治术19例(82.6%),姑息术4例(17.4%),CT片发现特异征34例,肿瘤外侵23例(676%),行根治术13例(38.2%),姑息术21例(61.8%),CT片上无特异征者26例,肿瘤外侵3例(11.5%),行根治术25例(95.4%),姑息术1例(4.6%)结论食管X钡餐片是诊断自管癌的基本检查,CT与之相比,更能说明肿瘤外侵程度及与周围脏器关系,两者结合分析对食管癌的术式选择,TNM分期及预后判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食管癌单纯放射治疗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单纯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射线体外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49.0~79.5Gy,治疗240例老年人食管癌,回顾分析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并与文献报道非放射治疗老年人食管癌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8%、15.8%、10.0%。老年人食管癌的单纯放射治疗疗效与非老年患者相似。病变长度在3~5cm者预后较好,X射线分型以蕈伞型预后为好,不同部位病变预后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体质尚好、能耐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给予根治量(60~70Gy放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53例60岁以上食管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9例,高血压12例,冠心病5例,心律失常2例.全部患者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根治术,心律失常发生时间:5例发生于术毕,24h以内28例,48h以内11例,>48h9例.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时间与原因关系,提出治疗原则.结果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术前合并症,②术中麻醉管理,手术操作,③术后1d血浆中肾上腺素含量突然增加,④开胸术后1d~2dPaO2明显降低,⑤术后电解质紊乱,⑥术后血压不稳定⑦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的治疗,首先分析其性质,以便及时找出可能的诱发原因和决定处理方针、需紧急处理者仅占10%,大多数心律失常在充分供氧、维持良好血压、纠治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后能自行消失.药物治疗主要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同时应注意防止毒副作用.结论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病因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后食管狭窄治疗方法。方法 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及摄片或泛影葡胺透视及摄片、胸部CT、胃镜、ECT、腹部彩超等检查,选择无远处转移、无影像学外侵、无合并症、体质好的病人32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或食管旷置术手术方式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结果 手术切除率87.50%,手术相关死亡率9.38%,术后吻合口瘘6.25%,乳糜胸6.25%。根治性切除病人1、3、5、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5.71%、21.43%、14.29%、7.14%。食管旷置术病人未及1年生存。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后食管狭窄手术治疗需严格选择病例,积极处理手术并发症。根治性切除病人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癌肿的变化,探索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行手术的39例肝癌和11例对照标本进行坏死程度与包膜、治疗次数、病理类型、分化、血管损伤及淋巴细胞浸润诸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完全坏死者6例,30%~95%坏死者14例,仅5%坏死及无坏死者19例,11例DSA无坏死.癌肿坏死程度与肿瘤分化、治疗次数、淋巴细胞浸润无关,而与病理类型、包膜、血管损伤有关.结论肝癌动脉化疗栓塞对于有包膜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肿瘤特异性和组织学特异性.方法用人食管癌组织提取核基质抗原,制备核基质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癌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53岁±72岁)、正常食管粘膜8例、食管粘膜异型增生15例、肺鳞癌10例、喉癌10例、胃腺癌10例以及大鼠食管癌5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特异性(32/41,780%),与正常食管粘膜(1/8,125%)及胃腺癌(2/10,200%)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食管异常增生(7/15,467%)、肺鳞癌(3/10,300%)、喉鳞癌(4/10,400%)差异明显(P<005),但与大鼠食管癌组织(2/5,400%)差异不明显.食管癌核基质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7/18,944%vs15/23,652%,P<005).结论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具有较好肿瘤和组织学特异性,对肿瘤转移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食管癌的一项新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增生状况的关系,以了解食管癌变的分子学基础.方法食管癌高发区居民220例和低发区居民50例分别进行食管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细胞和组织形态结构区分为正常、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各级病变和正常上皮P53蛋白及细胞增生核抗原(PCNA)的改变,并计数上皮单位面积内P53和PCNA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河南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53和PCNA的变化.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病变组织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高发区P53阳性细胞数随病变加重呈升高趋势.但是,低发区居民食管上皮P53阳性细胞数却无此现象.结论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和PCNA改变有明显关系,均随病变的进展而升高.高发区居民食管各级病变P53改变明显高于低发区居民,此结果有助于对食管癌地域性分布差异的分子学基础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其死亡率为23.4/10万人.1980年调查,在恶性肿瘤死亡中,仅次于胃癌,排入第二,按性别分时:男性为第二,女性为第三.1996年排列在第四位,我国有些地区,食管癌发病特别高,如河南林县是世界上最高地区,其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数高10倍,是美国白人的100倍.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是手术切除,但常常由于病期太晚,或由于内科原因,往往大多数的患者须进行放疗.化疗对食管癌尚无肯定的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1986共治疗食管癌9104例,其中单一手术947例(10.4%),术前放疗加手术…  相似文献   

13.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液治疗晚期食管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液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20例已确诊出现明显梗阻症状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后,每人口服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液1支(10ml),每日1次,3天适应后增至每日2次,连服4周,休息1—2周,重复。2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按WHO标准中不可测量疗效标准分析,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NC)8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约为45%,主要毒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和轻度的骨髓抑制。结论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液治疗晚期食管癌,特别是不能耐受其他治疗的梗阻症状明显的患者。疗效确切,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17例.男15例,女2例.胃切除病变性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例,贲门癌4例.胃切除术式:BⅠ式2例,BⅡ式11例,胃近切端大部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发生食管癌的间隔时间:良性7a~27a,平均16.2a;恶性1a3例,4a1例;吻合口再发癌为2a和11a.上段3例,中段10例,下段4例.手术组13例,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三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5例;腹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1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探查1例.非手术组4例化疗+放疗.结果非手术组1例病变早期存活4a;3例均在1a内死于癌转移.手术组13例,已死亡7例,其中手术死亡2例(肺部严重感染,霉菌性肺炎和ARDS);3例存活18mo;1例存活3a;1例存活74mo.现还存活6例,其中3例生存超过2a;1例生存超过109mo;2例已生存超过10a.疗效满意.结论胃大部切除后食管癌发病率为5.54%(17/307),胃大部切除术与食管癌,二者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患者存在着致癌易感性,也取决于致癌物的量变正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报告分析了解阳泉市城区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发病状况方法1991-04/1998-05报告了恶性肿瘤1691例男961例,女730例;其中报告消化系恶性肿瘤1160例.男786例,女374例.1691例恶性肿瘤统计了食管癌、责门癌、肺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肝癌、结肠癌、喉癌等10种;116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统计了食管癌、责门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肝癌等6种,并分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1例恶性肿瘤中,消化系恶性肿瘤1160例占68.60%;食管癌552例占47.59%;责门癌252例占21.72%;胃癌126例占10.86%;直肠癌77例占4.55%;结肠癌29例占1.71%;肝癌68例占5.86%.41岁~70岁,报告1360例,占总数的80.96%,消化系恶性肿瘤41岁以上报告907例,占93.1%符合于医学公认的恶性肿瘤40岁以上好发年龄.食管癌与责门癌为804例,占69.31%,符合于阳泉为食管癌、责门癌高发区.结论阳泉城区消化系恶性肿瘤在全部报告恶性肿瘤中占2/3以上.6种常见恶性肿瘤报告发病顺位是:食管癌、责门癌、胃癌、直肠癌、肝癌、结肠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OP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晚期食管癌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8岁~72岁,先前未曾进行化疗或放疗者,经影象学、病理学检查诊断鳞癌的Ⅲ期13 例、Ⅳ期15 例、K’S评分>70分,心、肝、肾功能正常者,作者应用FOP方案进行治疗,即VOR1mg×3d, DDP20mg×5d,5-FU 500mg×5d,间隔3wk~4wk重复为一疗程、一般用3~5疗程,用药同时加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VitB6、及升白药、中药、不影响化疗的继续.结果经用FOP方案治疗后、食管钡剂X线片进行评价,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近期疗效达60.7%(17 /28),中位生存期13.6 mo;按 WHO统一毒副作用标准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占25%( 7/28),血小板下降占7.14%(2/28),食欲减退 10.71%(3/28),恶心 21.42%(6/28),上述毒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经停化疗及对症治疗后迅速恢复,未发现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结论FOP方案对晚期食管癌治疗、有协同作用、较安全,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食管癌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从数百例胸部MRI扫描者中,经MRI诊断为食管癌的并经病理证实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结果MRI虽然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低于普通X线钡餐点片,但对颈段食管癌的发现率则优于普通X线卧位吞钡片,对管外生长的肿瘤和周围组织的浸润及发现纵膈淋巴结转移则优于CF及其他检查.结论明确提出MRI对食管癌的诊断依据,对术前制订手术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术后放疗的追踪复查有不可低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蟾蜍液、呋氟脲嘧啶治疗上消化道癌肿治疗效果及随访.方法上消化道癌肿78例,应用中药复方蟾蜍液(主要由蟾蜍、丹参、黄芪、桂肉等十几种中药组成)和西药呋氟脲嘧啶(FT-207)进行治疗.FT-207300mg,3次/d,连服10d,间歇5d,续服,总量36g为一疗程;复方蟾蜍液30mL,3次/d,1mo为一疗程,间歇3d续服.疗程结束后,根据缓解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疗程后,完全缓解18例(食管癌6例,胃癌12例)占23%;部分缓解48例(食管癌16例,胃癌32例)占61%;无效12例(食管癌2例,胃癌10例)占15.3%.治疗6疗程后,完全缓解34例(食管癌10例,胃癌24例)占46.1%,无效8例(食管癌2例,胃癌6例)占10.2%.随访1a生存76例,占97.4%,死亡2例(食管癌、胃癌各1例).2a生存70例占89.4%,死亡8例(食管癌2例,胃癌6例)占10.2%.结论复方蟾蜍液及呋氟脉嘧啶合用治疗上消化道癌肿疗效肯定,近期效果好,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短程间歇全监化疗方案治疗涂阳肺结核已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和2年的远期疗效。为了进一步评价方案的效果,对治愈的649例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进行了5年随访研究。5年中丢失2例,死亡61例,外迁3例,实际完成随访583例,复发49例,总复发率为8.4%,其中新发病人为6.4%,夏治病人为10.1%。  相似文献   

20.
胃舒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舒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胃舒胶囊(6粒,po,3次/d×2wk×2)治疗PU236例(男192例,女44例;年龄18岁~74岁,平均32岁±7岁;病程1a~15a,平均49a±35a;DU106例,GU83例,CU47例),用纤维内镜观察不同证型PU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胃舒胶囊两个疗程,对消化道症状改善率达912%~100%,溃疡愈合率达928%,对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胃热炽盛和瘀血阻络各型的治愈率分别为928%,935%,942%,800%和85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加胃必治组(P<001).结论胃舒胶囊治疗PU具有显著疗效,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保护胃粘膜,中和胃酸和杀灭Hp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