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留置膀胱引流患者家庭护理现状,为开展留置膀胱引流患者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留置膀胱引流管的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53.7%对膀胱引流护理知识的不了解,92.5%认为留置引流管对其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66.6%会尽量避免甚至拒绝参加一般的社交活动;对引流管护理知识的需求率为100%.结论 开展引流管家庭护理知识宣教很有必要,宣教的方式应采取多样的形式,既有操作的示范,还应有书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8年~ 2 0 0 0年 3月行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 1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41~ 6 7岁 ,平均 5 5岁 ;多发性肿瘤 6例 ,单发性肿瘤 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 ,其中移行性上皮细胞乳头状癌 7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2例 ,腺癌 1例。所有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 6个月经随访 ,未见肿瘤复发 ,疗效满意。2 术后护理2 .1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留置多根引流管 ,应妥善固定 ,防止折叠、滑脱 ,并做好标签。2 .1.1 回肠代膀胱段放置可冲洗的Fo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加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总结10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加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01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加术后膀胱灌注,经细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膀胱肿瘤首选方法。术后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正确进行膀胱灌注,并指导患者做好排尿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黄巧宜 《广州医药》2006,37(3):79-80
目的介绍25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新膀胱术的病历资料.25例中男22例,女3例.年龄31~65岁,平均52岁.结果 25例全部治愈.2例切口感染,1例肠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膀胱机能训练后能自行解尿.结论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膀胱机能的训练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9月~2009年12月1 553例TVP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控制感染,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应用镇静解痉药,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等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 553例TVP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62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护理特点.方法 总结 215例表浅膀胱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均能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等对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成功和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6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血循环佳,引流通畅,有1例出院后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湿疹,经造口护理后痊愈.结论 术前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防止膀胱肿瘤根治术后盆腔内局部区域复发,提高膀胱肿瘤病人的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我院35例膀胱肿瘤根治术后病人,于术中盆腔内置管,术后早期盆腔内灌注5氟尿嘧啶进行盆腔内区域化疗,经5a随访,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除1例乳胶管脱落外,其余34例病人,在化疗中仅2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全部进行随访,局部复发4例,占13.3%,死亡7例,存活27例,生存率79.4%。结论:盆腔内灌注化疗,方法简单、方便,全身毒副作用少,生存率高,局部复发率低。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化疗反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其引流通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护理侧重点不同的比较,使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为目的,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和23例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讨论了术后护理侧重点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左右输尿管支架、胃管、盆腔引流管等各种导管护理是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护理的侧重点。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膀胱肿瘤患者乐于选择的术式,术后护理的关键是尿管的护理以及新膀胱功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0.
田玲 《中外健康文摘》2012,(39):254-255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宜的引流管,加强护理.结果所有均经正确护理,创口Ⅰ期愈合,顺利拔管76例,并发尿漏2例,双J管脱落与膀胱出血各1例,经过适当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护理可有效的使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解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对30例行膀胱脱分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了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平均随访22个月,复发2例,膀胱灌注期间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者1例,提示:为提高患者生存期,应掌握正确的灌注方法,并做好患者心理、饮食、灌注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12例膀胱肿瘤病人行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排尿技能的训练等。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采用保守治疗均治愈。术后随访半年~24个月,出院时间超过1年者均能控制排尿。结论:加强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统为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泄尿液的重要系统,如发生梗阻,可产生一系列病变,此需借助各种导管引流尿液,如导尿管、膀胱造瘘管、肾盂造瘘管、输尿管等。放置的各种引流管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我从2002年5月~2006年5月对1000例带管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0例患者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0例(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00例(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肾盂引流管80例,膀胱造瘘管200例,输尿管支架管88例,肾周引流管98例,回肠膀胱引流管74…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6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肠道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指导患者定时排尿和进行盆底肌的训练.患者拔除尿管后,经过对新建膀胱进行排尿功能训练,2周后可自控排尿.仅1例夜间偶有尿失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人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3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1~4年,其中7例复发,有效率为80.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论 通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合并症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保证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在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乔玉花  田雪萍 《中外医疗》2008,27(33):108-108
目的:提高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6例膀胱癌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膀胱腹壁瘘1例,夜间遗尿1例,术后尿内肠粘液增多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术前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重引流管的护理,做好膀胱冲洗;早期积极进行新膀胱的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琪  乔瑛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848-1849,1852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术后采用吡柔比星(THP)进行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要点。方法 采集86例膀胱恶性肿瘤病患资料,从膀胱肿瘤术后2周开始按继续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膀胱腔内灌注,每次灌注使用吡柔比星30 mg,每周1次,连续灌注8周,以后每月灌注1次,连续灌注8个月;灌注期间对病患加强护理措施,并在3年内密切随访。结果 在完成1个疗程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之后,随访3年发现,患者无瘤生存率达69.77%以上。结论 膀胱肿瘤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确实有效地预防术后复发,而在灌注期间重视观察病患病情,关注药物毒副作用,加强相关护理措施及心理辅助是确保灌注疗效的重要环节,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22例膀胱.恶性肿瘤术后1~2周即可开始灌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术后4周开始灌注.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治疗1-2年. 结论 膀胱癌具有多发、易发、复发的病理特点,在膀胱灌注化疗过程中要正确的实施观察和护理,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代正位膀胱围手术期代膀胱功能锻炼对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肠代正位膀胱手术3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功能指导及肠道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新膀胱冲洗护理及代膀胱功能评估,并有针对性进行宣教、功能锻炼,手术后进行代膀胱功能康复指导护理。结果:3例患者肠代正位代膀胱在1~10个月达到能控制和排空尿液的功能。结论:3例肠代正位膀胱手术后及早进行代膀胱功能康复护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随访1~10个月,1例患者熟睡时有尿失禁,但唤醒后能控制排尿,2例患者能自主控尿,3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分析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案。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接受膀胱肿瘤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4天后使用吡柔比星进行药物灌注治疗,在治疗期间强化对每位患者的临床护理,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期限为24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其恢复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在灌注治疗4~7个月之间出现肿瘤复发现象,均经病理活检证实。其余38例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均未见复发迹象,复发率为24.0%。结论:为降低膀胱灌注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可能性,需强化灌注期间对患者的护理,同时配合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观察,进而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