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4):109-111,123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善了广东省的人才结构,对广东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评审指标体系建设及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的实践中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论述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创新团队是一种特殊工作群体,其团队绩效水平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引进、培养新型创新团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2009年,以刘若鹏为带头人的"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是入选广东省首批引进的12个创新科研团队之一,该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和研究。分析了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的一些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1,(15):6
继引进首批11支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领军人才之后,我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于6月2日正式亮相。"基因沉默技术与治疗研发团队"等20个团队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杰马里·莱恩等17人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领军人才。在引进的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11,20(15):6-6
广东5.97亿揽人才第二批引进20个创新科研团队,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继引进首批11支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领军人才之后,我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于6月2日正式亮相。“基因沉默技术与治疗研发团队”等20个团队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杰马里·莱恩等17人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领军人才。在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诺贝尔奖评委1名。  相似文献   

5.
专家简介
  蒋庆,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系主任,2009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回国,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为广东省首批领军人才、广东省首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主持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带领团队成员围绕骨关节工程、靶向输药与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和医疗仪器设备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在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建设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生物医疗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1,(5):40-41
【序曲】广东启动首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申报 2009年11月,广东启动第一批引进世界一流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申报。今后每年也将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进行1-2次集中评审。最终通过评审入选者,属世界一流创新科研团队的将获得省财政给予的8000万元至1亿元专项工作经费  相似文献   

7.
, 《广东科技》2012,21(20):17-17
自2009年开始。广东省面向国内外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为支持这些团队更好地在深圳开展创新科研工作,深圳市政府对这些创新科研团队按照省资助经费1:1进行配套,并且市政府拟每年3-5亿元的投入,在未来5年左右引进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促使团队的示范形成人才引进合力,逐步形成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良性循环,构筑人才和技术的高地。……  相似文献   

8.
媒体     
, 《广东科技》2012,21(20):16-17
"双引计划"是战略选择!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引进领军人才是广东省规划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2008年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从战略层面上规划广东人才发展。2009年,广东启动了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对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到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专门成立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办公室,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提供保障。(来源: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高层     
, 《广东科技》2012,21(20):11-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充分肯定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做法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特意来到深圳,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研。温总理亲自接见了首批引进的"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带头人,专门驻足观看了光启创新团队的超材料成果展示,详细询问了光启研究院在人才引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等方面的进展,充分肯定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做法。温总理亲切勉励科研人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雄心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急需的海外创新型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期,在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机遇期,广东省出台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填补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人才与核心技术的空白。本文作者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形成创新模式为重要标杆,比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工作的各项要素,通过分析提取弗劳恩霍夫创新模式的成功点与经验做法,探讨与思考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 《广东科技》2012,21(20):19-23
在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授牌仪式上,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玉妹回顾了我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专项工作的背景,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实施三周年之际,本刊节选李玉妹部长的讲话稿,梳理和呈现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对广东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大转型"时代对人才工作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12.
, 《广东科技》2012,21(20):17-17
2009年11月,广东省向社会发布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公告,由于政府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工作支持力度大、资助额度高,这项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据了解,像广东这样。由省级政府直接来组织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做法,在全国口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12,(20):59
在美国21年了,现在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哺育我的祖国作贡献,主要是被广东思贤若渴的精神所打动。——张辉(千人计划入选者、首批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广东是成果产业化的好地方。我在中国进行技术研发,同样是对世界科学的贡献。——克雷格·梅洛(2006年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第二批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广东科技》2012,21(20):28-31
2009年11月,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科技厅具体组织实施的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正式启动,首开以政府名义、以团队形式规模化引进高层次人才之先河,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迅速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为保证专项计划的顺利实施,我省陆续出台系列鼓励高层次人才来粤创新创业的新规定,为创新科研团队来粤创新创业提供了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12,21(20):9-9
2009年11月,作为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广东省科技厅具体承办的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正式启动。广东这一由政府组织实施、以团队引进形式集聚吸纳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专项计划举措之新、投入之大,在我国尚属首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6.
, 《广东科技》2012,21(20):82-F0002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是广东省为建设人才强省,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具体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广东省科技厅实施。作为国内首创的由政府组织实施、以团队形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专项计划,该计划政策力度大、资助额度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经过3年的发展,该专项计划现已成为国内面向海内外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及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广东省"引进首批海内外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评审结果。自去年11月10日我省启动  相似文献   

18.
郑翔  徐飞 《广东科技》2012,21(20):49-52
团队引才独树一帜《广东科技》: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实施以来,深圳先进院先后成功引进了五个创新团队,并获得省、市相关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您如何看待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  相似文献   

19.
刘启强 《广东科技》2014,(23):68-69
成立于2010年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光启研究院),是一个围绕源头科技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光启研究院以"改变世界的创新"为宗旨,致力于革命性创新技术的科研和产业化。光启研究院的成立,应该说得益于广东省引进海内外创新团队专项计划的大力支持。在首批引进创新团队申报期间,由张洋洋、赵治亚、季春霖、栾琳等几位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海归创业博士组成的光启"超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团队,得到了专项办及主管单位的关注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数字     
, 《广东科技》2012,21(20):10-10
截止2012年9月,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已成功举办,累计投入省财政专项工作经费,并带动地市、用人单位等投入配套经费。吸引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高层次人才踊跃申报,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终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等。成功引进三批次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汇聚高层次人才,其中,诺贝尔奖三届14.95亿元80多亿元312个近500名3名46名150多人57个200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