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加速度作用后(超重条件下)的大鼠进行脑血氧饱和度(%SaO2)的无损监测。方法:制作头部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模型,抽血测量其血氧饱和度,并计算出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值。同时测定出在850nm和760nm波长处缺血缺氧模型的光谱吸收强度,计算出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值,并绘制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关系曲线,通过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高 Gz和推拉动作后的光谱吸收强度,计算出与0 Gz组差值,推测出加速度作用后脑血氧饱和度。结果:由关系曲线推测出加速度作用后,大鼠脑血氧饱和度降低;推拉动作后,脑血氧饱和度降低更为明显。结论:根据关系曲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无损监测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DNA分布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Gz暴露组、推拉组,在 Gz暴露后30min、3h、12h、24h和48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NO含量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层和海马细胞DNA分布图,测定AO峰所占的百分比,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在30min、3h和12h时, Gz暴露组和推拉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推拉组与 Gz暴露组相比较也有差异性,24h和48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皮层、海马细胞在3h、12h和24h时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多,24h达高峰,48h无显著性差异。推拉组与 Gz暴露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在3h和24h有差异,12h差异显著。结论 高 Gz及推拉动作可引起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加;推拉组比单纯 Gz暴露所造成的NO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多,但这种对神经元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推拉动作后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10 Gz暴露组、推拉动作组,分别于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10 Gz暴露后6 h,顶叶皮层、海马、丘脑可见GFAP呈中等强度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多为中等阳性细小型;暴露后1 d、2 d、4 d和6 d,GFAP阳性反应程度进一步增强,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多.推拉动作组暴露后各时间点,顶叶皮层、海马、丘脑GFAP呈较强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 10 Gz暴露组显著增多(P<0.01),以强阳性肥大型为主.结论 10 Gz/3 min 暴露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丘脑GFAP表达显著增加,而推拉动作组比 10 Gz暴露组引起脑组织GFAP的表达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推拉动作对脑组织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 ,探讨推拉动作时在较低的G值即可发生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 inducedlessofconsciousness,G LOC)的机制 ,给予大鼠高正加速度 ( Gz)及推拉动作暴露 ,并于暴露后30min、3h、1 2h、2 4h和 4 8h 5个时间点麻醉采血、取脑 ,测定脑组织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结果发现 , Gz和推拉动作组与正常组比较 ,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在 30min、3h和 1 2h时增多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2 4h和 4 8h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推拉动作组与 Gz暴露组比较 ,30min、3h和 1 2h 3个时相点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推拉动作暴露和单纯高 Gz暴露可使大鼠脑组织NO与血浆ET的含量增多 ;且推拉动作暴露所致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推拉动作所致的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和时相性。方法应用动物模型评分、病理、电镜技术分别对不同强度模拟推拉动作后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 )动物模型评分 :随着推拉动作强度的加大 ,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逐渐增高。 2 )HE染色 :对照组和± 2Gz暴露后各组及± 6Gz、± 8Gz暴露后的 30min组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及分布未见异常。± 6Gz、± 8Gz暴露后的 6h和 2 4h组可见轻重不等的神经元变性。 3)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 2Gz暴露后 30min和 2 4h组 ,海马CA1区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 2Gz暴露后 6h组及± 6Gz、± 8Gz暴露后的 6h和 2 4h实验组可见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出现程度不等的变性。结论± 6Gz和± 8Gz暴露后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且以± 8Gz暴露后 6h损伤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利用高性能载人离心机的功能,进行推拉效应(PPE)模拟方法的研究。方法推拉动作(PPM)加速度曲线的参数设为:Gmin为-1Gz持续5s,Gmax范围为从+2.5Gz持续10s开始按0.25Gz的幅度递增,对编制的模拟PPM加速度曲线进行试运行后,以12名战斗机飞行员和6名志愿者为受试者,分别测定了在预先有和无-1Gz5s作用情况下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结果 -1Gz的产生会附带产生+1Gx和+0.5Gy,能够为人体所耐受。预先暴露于-1Gz5s后所有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均显著下降,志愿者组平均下降(0.87±0.13)G(P0.01),飞行员组平均下降(0.95±0.25)G(P0.01)。1名志愿者和1名飞行员受试者在PPM暴露的"拉"阶段发生加速度导致的意识丧失(G-LOC)结论在高性能载人离心机上初步建立推拉效应模拟方法,为后续的推拉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下体负压联合旋转床模拟推拉效应的方法,观察不同预先-Gz作用后Gz时心率反应的变化特征.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利用旋转床或联合下体负压随机暴露于预先0°(0 Gz)、-30°(-0.5 Gz)和-90°(-1 Gz),分析在模拟推拉动作时-Gz或0 Gz、"拉"时相及与单纯+1 Gz时相同时间段的平均心率,比较在不同倾斜角度即不同预先-Gz作用或联合下体负压模拟推拉动作时"拉"时相的心率反应.结果 利用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在"推"时相即头低位时心率显著降低,随倾斜角度的增大降低更加显著,"拉"时相的心率随预先倾斜角度增大回升更明显.下体负压联合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心率变化与单纯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基本一致.后者在"拉"时相与单纯+1 Gz作用时相比心率变化更大,提示心率回升更加缓慢.结论 旋转床或联合下体负压可以模拟推拉效应,其心率反应随预先-Gz值的增大在"拉"时相回升明显,并且受随后模拟+Gz负荷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贴近实战化训练模式的连续推拉动作(PPM)离心机训练方法。方法调研提炼飞行训练中典型的PPM载荷参数,编制离心机模拟连续PPM曲线。16名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志愿者,A组6名,采用-1Gz/3s→+6Gz/10s→2Gz/10s→0Gz/3s→+4.5Gz/10s→2Gz/10s→0.5Gz/3s→+5 Gz/10s连续PPM曲线,B组10名,采用-1Gz/3s→+6Gz/10s→2Gz/10s→0Gz/3s→+4.5Gz/10s→2Gz/10s→-1Gz/3s→+7Gz/5s连续PPM曲线(根据A组建议对曲线进行了改进),进行了HP动作对抗连续PPM离心机训练。志愿者在相对-Gz(小于+1Gz)暴露时采用HP动作的呼吸方式,在向+Gz转换时开始做较用力的HP动作,记录分析+Gz耐力、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6名志愿者均完成了连续PPM离心机训练,对PPM曲线提出了改进建议。B组9名志愿者采用改进的连续PPM曲线完成离心机训练。两组在相对-Gz时的HR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连续PPM暴露时的HR变化趋势说明心血管调节有持续效应,其适应负荷有滞后。结论建立了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连续PPM离心机训练方法,模拟连续PPM曲线中不同水平-Gz与+Gz交替作用的模式更能体现实战化训练中长时间反复空战的特点,将应用于后续飞行员离心机训练。  相似文献   

9.
HP动作对模拟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利用下体正压在单轴向离心机上模拟推拉动作 ,观察提前做HP动作对推拉效应的防护效果。 方法 志愿者 10名 ,分为L 1动作试验组和HP动作试验组。先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基础耐力 ;然后受试者穿抗荷服 (L 1动作组穿KH 3、HP动作组穿KH 7) )充气 4 0kPa(30 0mmHg) 持续 1min ,卸压后立即启动离心机 ,测定两组受试者下体正压卸压后的松弛耐力 ;再分别测定L 1动作组和HP动作组下体正压结束后立即做抗荷动作的 +Gz 耐力。 结果 下体正压卸压后HP动作组 +Gz 耐力下降 0 .70G (P <0 .0 1) ,L 1动作组耐力下降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下体正压卸压后采用抗荷收紧动作可使受试者的 +Gz 耐力显著升高 ,HP动作组提高程度为 3.4 0G(P <0 .0 1) ,L 1动作组为 2 .6 0G (P <0 .0 1)。下体正压卸压后采用L 1动作的耐力的增高程度比采用HP动作低 0 .8G (P <0 .0 5 ) ,采用HP动作最多可以使受试者 +Gz 耐力增加 3.75G ,且主诉疲劳程度低。 结论 提前做HP动作可以对推拉效应造成的G耐力下降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与高+Gz暴露和低+Gz预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加深对加速度应激致脑损伤分子机制的认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0 Gz应激组和低+Gz预适应组,在+10 Gz暴露后24 h分别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 Gz应激组筛选出差异基因846个,涉及56个KEGG信号通路;低+Gz预适应组筛选出差异基因992个,涉及49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对高+Gz应激和低+Gz预适应组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差异基因表达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可为深入研究高+Gz应激致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探讨有关防护措施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z暴露对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Gz暴露组,+6Gz暴露组,+10Gz暴露组,各组在G暴露后的6h、1、2.4、6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Gz暴露组的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G值之间的比较表明,+6Gz组HSP70蛋白表达水平最高,+10Gz组最低。结论:+Gz暴露对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In humans, +Gz exposure immediately preceded by exposure to zero or -Gz can result in unexpected incapacitation ("push-pull" effect). Our goals were to establish whether this phenomenon exists in rats and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varying the duration of -Gz exposure on magnitude of the push-pull effect on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METHODS: Eight conscious male rats were studied in the transition from +5 Gz to +10 Gz imposed by centrifugation. This was done with (push-pull) or without (control) 2 s exposure to -5 Gz applied using a counterbalanced design. Seven isoflurane anesthetized rats were studied in the transition from 0Gz (+1Gy) to + 1Gz imposed by tilting. This was done with (push-pull) or without (control) 0.5, 1, 3, or 9 s exposure to -1Gz imposed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transition applied using a counterbalanced designed. RESULTS: Exposure to 2 s of -5 Gz significantly (p < 0.01) reduced carotid artery pressure in the 4th through 8th s of exposure to +10 Gz by an average of 15 mmHg compared with control. In the tilt experiments, a push-pull effect was found with mild Gz exposure (+/-1Gz) with as little as 0.5 s -Gz exposure. Varying the head-down dwell time did not alter the magnitude of the exaggerated hypotension induced by "push-pull" (p = 0.90).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rats express a "push-pull" effect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humans but that altering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to -Gz does not influence the magnitude of the "push-pull" effect.  相似文献   

13.
观察重复+10Gz暴露对大鼠脑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的防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三组(n=8):A组(对照组),B组(+10Gz组)和C组(TP组)。B、C组重复+10Gz暴露(每次30s,G增长率约为0.5G/s,3次/d,间隔+1Gz1min,3d/wk,共4wk),而A组仅受+1Gz作用。C组于+Gz实验前约1h灌胃给予TP(200mg/kg),另外两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测定脑脂质过氧化反应、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组大脑皮层匀浆、线粒体和胞浆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P<0.05),血浆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P对此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明显降低血浆肌酐水平。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复高+Gz作用可引起脑自由基损伤并损害肾功能,而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复+10Gz暴露对大鼠脑脂质过经反应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的防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10Gz组)和C组(TP组)B、C组重复+10GZ暴露,而A组仅受+1GZ作用,C组于+GZ实验前的1h灌胃给予TP(200mg/kg,另外两组给予等量蒸饱旨质过经反应、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经,B组大脑皮层匀浆、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大小的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 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Gz暴露组, 6Gz暴露组, 10Gz暴露组,各组在 Gz暴露后的5h、10h、1d、2d、4d处死,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个 Gz暴露组,HSP70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 Gz暴露后5h,HSP70mRNA表达水平开始增加,10h达峰值,4d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这一变化趋势.不同 Gz值之间的比较表明, 6Gz组HSP70mRNA表达水平最高,且分布较广泛, 10Gz组最低,且分布较局限,主要位于靠近颅底部的皮层中。结论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对脑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推拉动作对脑血管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推拉效应的+GZ下降机制。方法10名被试者在旋转床上经受“直立位-倒立位-直立位”R 模拟推拉动作,采用网谱勒(TCD)技术监测分析旋转床模拟推拉脑血流速度及脉动参数的变化。结果 倒立位时出现收缩期流速增加、舒张期流速降低、脉动参数PI与RI升高的阻力增高型频谱,随后直立位时,这些变化更加明显且恢复较慢。在实验过程中平均血流速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在推拉动作  相似文献   

17.
bFGF及丹参对+G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iNOS mRNA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正加速度( G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丹参对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Gz重复暴露大鼠和bFGF、丹参处理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iNOSmRNA表达变化。结果+Gz重复暴露组可见明显的iNOS mRNA表达增高,而bFGF和丹参能阻断这种iNOS表达变化。表达+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脑内iNOSmRNA表达变化,它可能在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bFGF和丹参对+Gz暴露所致的脑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