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躯干控制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验(TCT)、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评价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0)、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2)、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99例伴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3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功能训练(33例)和运动想象疗法(33例),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检测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8周时3组患者MMSE(P=0.000)和Mo CA(P=0.000)评分增加、P300潜伏期缩短(P=0.000)和波幅升高(P=0.000);3组患者训练前后MMSE(P=0.030)和Mo CA(P=0.013)评分、P300潜伏期(P=0.004)和波幅(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认知功能训练组和运动想象疗法组MMSE(P=0.019,0.021)和Mo CA(P=0.003,0.031)评分高于、P300潜伏期短于(P=0.020,0.003)和波幅高于(P=0.003,0.002)对照组。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疗法的康复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亦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是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的集成技术,具有沉浸、交互和想象三大特点,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本文简要阐述虚拟现实康复技术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4例脑卒中急性期(病程≤14 d)偏瘫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再学习训练(观察组,32例),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alance)、改良Rivermead移动指数(MRMI)和改良Barthel指数(m BI)评价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仅少数患者训练后偶有轻度疲劳感,休息后缓解。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两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0)、MRMI评分(P=0.000)和m BI评分(P=0.000)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观察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31)、MRMI评分(P=0.013)和m BI评分(P=0.049)亦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助于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7.
<正>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1-2]。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已经无法解决目前双语失语的康复问题。本文基于双语加工神经机制,对目前双语恢复模式和康复语种模式进行评述,并思考和简述双语失语的康复方向。一、双语界定目前关于双语的界定尚无完全统一标准,传统  相似文献   

8.
神经义肢技术基于脑机接口,通过分析脑电信号获得控制命令直接作用于肌肉系统或外部设备,从而代偿脑-脊髓-肌肉传出通路,恢复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该项技术涉及脑科学、认知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本文拟对近年来神经义肢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陆上康复训练(陆上组,20例)和水中运动训练(水中组,2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计时走测验(TUGT)评价平衡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10米步行试验(10MWT)评价行走能力。结果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UPDRSⅢ评分(P=0.000)和TUGT时间(P=0.000)低于训练前,BBS评分(P=0.000)、6MWT时间(P=0.000)和10MWT步速(P=0.000)高于训练前;训练8周时水中组患者UPDRSⅢ评分(P=0.037)和TUGT时间(P=0.013)低于陆上组,BBS评分高于陆上组(P=0.018)。结论常规陆上康复训练和水中运动训练均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特别是在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方面水中运动训练效果优于常规陆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在不同频率躯干核心肌强化训练影响下的疗效比较。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5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低频率(A)组1次/d,中频率(B)组2次/d,高频率(C)组3次/d,30 min/次,5 d/周,共训练3个月; 在治疗前及治疗1、2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Berg balance scale,BBS)表和躯干控制能力量表(Trunk control test,TCT)对3组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患者BBS和TCT均明显提高(P均<0.05); 治疗2个月后高频组BBS(39.63±8.29)和TCT(90.02±6.78)分,中频组BBS(33.63±4.49)和TCT(80.53±3.50)分,低频率组BBS(28.90±4.67)和TCT(70.35±7.12)分,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 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BBS评分和TCT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3次/d的高频率核心肌强化训练可以加快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但远期疗效并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以任务为导向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以任务为导向作业疗法(对照组,20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健侧运动皮质低频(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2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和Wolf运动功能测验(WMF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记录并分析健侧运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UE评分(P=0.006)和WMFT评分(P=0.024)均增加;两组不同时间点FMA-UE评分(P=0.000)和WMFT评分(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4周时和治疗后3个月FMA-UE评分(均P=0.000)和WMFT评分(均P=0.000)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FMA-UE评分(均P=0.000)和WMFT评分(均P=0.000)亦高于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侧运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P=0.979)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P=0.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4周时和治疗后3个月)健侧运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P=0.085)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P=0.50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健侧运动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以任务为导向作业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是否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入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组(38例)和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组(38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接受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和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共治疗4周。对2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组(P值均0.05)。结论: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与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相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1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FMA、VAS、N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MA、VAS、N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