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昆明地区红蜡蚧的生活史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是多种果树、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1代。5月上中旬为1龄若虫高蜂。8月底进入成虫期,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红蜡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4种,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和脉翅目的草蛉科。寄生性天敌昆虫有17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姬小蜂科、跳小蜂科、金小蜂科、蚜小蜂科和旋小蜂科。其中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eae Girault)为红蜡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42.55%,其次为黑灰蚧长盾金小蜂[Anysis saisteti-ae(Ashmead))]和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p.),分别占寄生蜂总数的20.33%和14.63%。以上3种寄生蜂的数量变化将影响寄主的整体消长变化。  相似文献   

2.
龟蜡蚧长盾金小蜂 Anysis SP(层膜翅目,金小蜂科)。体外寄生于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雌虫腹下,取食龟蜡蚧卵,寄生率最高达58.3%,是龟蜡蚧的一种重要寄生天敌。该蜂在我省新郑、中牟、濮阳、内黄等枣区分布很普遍。为了探索利用它防治枣树的严重害虫——龟蜡蚧的可能性,给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63年省林科所曾对其寄生率作过调查,1975年新郑县枣树所对该蜂进行了初步观察,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3.
芒果园介壳虫及其天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2012年对福建省芒果园的介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芒果的介壳虫有10种,隶属3科9属。其中芒果白轮盾蚧发生普遍,为害程度最重;佛州龟蜡蚧、红蜡蚧和褐圆蚧次之;其余6种偶见或零星为害。芒果园中介壳虫天敌资源丰富,其中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的种类为主,盾蚧寡节跳小蜂和黄蚜小蜂分别为代表种类。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瓢虫、日本方头甲和普通草蛉。保护与利用这些天敌,对芒果园介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八、跳小蜂科Encyrtidae 42.蚜虫跳小蜂 Aphidencertus sp.寄主:桃蚜、桃粉蚜。分布:郑州。 43.球蚧盾纹花翅跳小蜂 Microterys sp.寄主:朝鲜球坚蚧。分布:郑州。 44.红蜡蚧扁角跳小蜂 Anicetus benificus Ishii寄主:日本龟蜡蚧。分布:内黄、安阳。 45.红帽蜡蚧扁角跳小蜂 Anicetus Ohg ushii Tachikawa寄主:日本龟蜡蚧。分布:内黄、安阳。  相似文献   

5.
 桔绵蜡蚧(Pulvinaria citricola Kuwana)有捕食性天敌昆虫2种, 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 寄生性天敌昆虫有8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其中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为桔绵蜡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71.2%,其数量变化将影响寄生蜂的整体消长变化。寄生蜂对桔绵蜡蚧的寄生率为40%.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6,(7)
正日本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在中国分布极其广泛,危害植物多达100多种,其中大部分属果树。日本龟蜡蚧繁殖速度快,繁殖数量多,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同时它的排泄物还可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植株密被黑霉,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为了明确日本龟蜡蚧在我国的潜在风险性,指导今后的检疫与防治工作,笔者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日本龟蜡蚧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和其他相  相似文献   

7.
柿树龟蜡蚧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日本龟蜡蚧,是柿树普遍发生的一种害虫.1998年调查郓城县柿树受害株率100%,减产减收30%以上,严重影响了柿树产业的发展和柿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1危害情况枣龟蜡蚧又名日本蜡蚧、日本龟蜡甲、龟甲蚧或树虱子等。在我国枣区分布较广,部分枣区危害严重。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叶片和1~2年生枝条的汁液,并排泄黏液污染叶片和果实。枣龟蜡蚧的寄主植物有枣、柿、苹果、柑橘和石榴等多种果树。在北方地区,以柿树和枣树发生较严重。枣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  相似文献   

9.
广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广东名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为害及形态特征。经在广东主要产区调查研究,初步鉴定出荔枝、龙眼常见蚧虫10种,其中属于蜡蚧科的有垫囊绿绵蜡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等4种;粉蚧科的有桔鳞粉蚧1种;盾蚧科的有芒果轮盾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龙眼缨单蜕蚧、费氏轮圆盾蚧等5种;上述10种蚧虫中,角蜡蚧、日本龟蜡蚧、桔鳞粉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芒果轮盾蚧共6种蚧虫为害荔枝、龙眼.系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日本龟蜡蚧,调查了常熟市日本龟蜡蚧对杜英危害的发生规律,并在日本龟蜡蚧初步固定阶段开始后进行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在常熟市,日本龟蜡蚧1年发生不超过2代,越冬形态是受精雌成虫,越冬地点是受害树木的枝条。翌年5月,雌成虫开始产卵,卵期持续到6月下旬左右。雌雄分化始于8月中上旬。日本龟蜡蚧从9月上旬陆续由为害叶片转到为害固着枝条,直到秋后越冬停止。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熟市日本龟蜡蚧1年发生1代的情况下,以22%氟啶虫胺腈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梨圆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在福建省的发生危害.福建名果黄花梨主产区建宁县此虫发生相当严重,1a4-5代,世代重叠.以2龄若虫和少数雌成虫在梨树枝干上越冬,越冬的2龄若虫于3月间开始活动,越冬雌成虫4月上、中旬开始产子.5月中、下旬为第1代1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是梨圆蚧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寄生性天敌已知有13种,以梨圆蚧恩蚜小蜂Encarsiaperniciosi(Tower)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为优势种群,分别占寄生峰群体的47.5%和32.3%.寄生蜂对梨圆蚧的2龄若虫有寄生嗜好,其寄生率占各虫态被寄生总体的60.9%,一年中9月份寄生率最高,可达20%,一般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一种广为分布而又缺少研究的害虫;近年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种苗的大量调运,传播及危害日趋严重,个别果园业已成灾,尤以疏于管理的老果园受害为重.据1991~1993年观察该虫在滇中地区主要危害苹果和柿树,年生一代,以雌成虫越冬,未见雄虫.雌虫平均卵量为517,平均卵期为16.3天,初孵若虫涌散盛期为5月中旬,主要天敌是瓢虫和寄生蜂,寄生率为17.1%.  相似文献   

13.
龟蜡蚧病原真菌的分离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罹病死亡的龟蜡蚧尸体体中分离到一株寄生真菌,经纯化后鉴定为蚧蠊孢菌(FusariumjuruanumP.Henn.)它在多种人工培养基和自然基物上生长良好,产生大小两种孢子,该菌能寄生多种介壳虫,特别对龟蜡蚧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致病作用,致死率可达80%以上,菌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致死作用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4.
福州地区的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在牛体表终年均有寄生,以7、8、9、3个月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需要63—88天,第二代42—56天,第三代44—62天,第四代90—152天。以第四代未吸血幼蜱或第三代未吸血幼蜱越冬。未吸血幼蜱最长能存活227天。雌蜱一生共产卵1589~4138粒(平均2986.3粒),产完卵后约0~14天死亡。饱血雄蜱一般存活不超过1个月。饱血雌蜱的体重与产卵量和产卵期呈相关[Y(产卵量)=00.945,P<0.01;r(产卵期)=0.490,p<0.05]。  相似文献   

15.
梨枝圆盾蚧在陕西省苹果园1a发生3代。主要为害时期为越冬代4~5月,第1代6~7月,第2代8~9月。此虫主要为害苹果树枝条,而以为害果实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防治上应重点抓好冬春修剪有虫枝条,保护利用天敌,以及果树开花前越冬代若虫期和6月上中旬第1代初龄若虫期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人纹污灯蛾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6龄。卵期5~10天,幼虫期29~51天,蛹期越冬代153~168天,其余各代9~16天。试验表明,敌百虫,敌敌畏和溴氰菊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科技学院石榴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了22种昆虫,分属于7目14科。其中r类昆虫在数量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优势种4月份为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Comstock),5月份为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  相似文献   

19.
黄甜竹基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夜蛾Kumasiakumaso(Sugi)是近年来福建笋用林产区出现的一种危害黄甜竹(Acidosasaedulis)的新害虫,在福建每年发生1代,部分卵在竹林残留笋箨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25-35d,主要以3-5龄幼虫为害,蛹期17-25d.5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此时成虫有较强的负趋光性.成虫于夜间交尾,交尾后每雌产卵5-58粒.成虫平均寿命为5.8d,雌雄性比约为1.34∶1.在低龄幼虫阶段喷施氯氰菊酯或甲氰菊酯1∶800倍液,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92.09%和76.81%;在出笋时喷撒少量林丹粉可防治母笋上的害虫;采用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杀,也可有效防治基夜蛾.  相似文献   

20.
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在福建省家畜体表出现于3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该蜱属于三宿主蜱,每年发生1代。雌蜱吸血期6-14 d,产卵期14-27 d,卵期25-43 d。幼蜱吸血期2-5 d,若蜱吸血期2-4 d,自雌蜱吸血至下一代成蜱出现共需72-127 d.雌蜱一生共产卵1252-5970粒,以未吸血成蜱越冬.未吸血的幼蜱和若蜱分别能存活2-3个月和3-4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