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钢铁厂典型粉尘的基本物性与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钢铁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几种典型粉尘采用化学分析,激光粒度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尘含铁量高,粒度细且含有多种杂质元素;高炉干灰碳含量为34.00%,锌含量为16.60%且以铁酸锌形式弥散分布;烧结三电场除尘灰钾含量为15.88%且以氯化钾形式存在.对比了烧结、球团、直接还原和炼钢处理粉尘的优缺点,着重分析转底炉直接还原处理粉尘的优势,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在1250℃下还原15min时,得到金属化率大于75%,脱锌率大于95%,脱钾、钠率大于80%和残碳量低于0.2%的金属化球团.  相似文献   

2.
李海英  张春奇  张宇擎  刘东  王锦 《化工进展》2019,38(4):2022-2029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对烧结烟气微细颗粒物进行粒度分析,获得烧结过程烟气排放的主要微细颗粒物粒径范围及分布特性。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半干法脱硫前后烧结烟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形貌、元素组成和物相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脱硫前后的烧结粉尘颗粒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在粒径分布上,脱硫前后粒径范围分别为0.816~60.988μm和0.259~407.850μm,脱硫后中位粒径向小粒径偏移;在颗粒形貌上,大烟道中以不光滑球形和不规则颗粒为主,脱硫后以板块状和片状颗粒为主。在元素和物相组成上,大烟道中颗粒中主要元素为Fe、K、Cl,Fe元素以Fe2O3为主,K元素主要以KCl存在,并能观察到明显的立方体KCl颗粒;脱硫后,受脱硫剂影响,颗粒物中主要元素为Ca、O、S,主要以Ca(OH)2、CaSO3和CaSO4为主,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氧化镁及一些不定形玻璃相。  相似文献   

3.
采集河北省某钢铁企业烧结、高炉和转炉工序中的PM_(2.5)和PM_(10)样品进行单颗粒物形貌、粒径和元素分布特征分析,与全颗粒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对比,采用分歧系数对不同工序细颗粒物成分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3个工序排放的颗粒物主要为富铁、富铅、无机盐复合、富硅、富钙和碳质颗粒等6类,烧结工序颗粒物粒径主要为1.5~10.0μm,高炉和转炉工序主要为0~2.5μm.烧结工序排放源主要成分为Cl,K,OC,Fe,Na和SO_4~(2-),高炉和转炉工序中PM_(2.5)和PM_(10)的主要成分为Fe.相同工序中PM_(2.5)与PM_(10)成分较一致,不同工序中颗粒物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除尘灰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状物质,其中含有多种有价元素,堆积不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污染环境。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下,对除尘灰的有效的利用意义重大。除尘灰的治理方案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而定。归纳总结了几种除尘灰的处理利用方法,通过工艺方法介绍笔者认为球团法治理除尘灰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高炉喷吹用煤煤源,降低高炉喷吹用煤成本,本试验探索用廉价的焦化除尘灰代替部分无烟煤用于高炉喷吹的可行性。在对高炉喷吹用煤进行工业分析和粒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炉喷吹用煤的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表明:高炉喷吹用煤中配入适当比例的焦化除尘灰,对高炉喷吹用煤的反应性影响不大。在焦化除尘灰的配比小于15%的条件下用作高炉喷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气液逆喷洗涤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气液逆喷洗涤器的除尘效率,研究了液气体积比、洗涤液喷头入口压力及进口粉尘质量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尘效率随液气体积比、洗涤液入口压力和进口粉尘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液气体积比大于6 L/m3时,气液逆喷洗涤器的除尘效率便可达99%以上;对于1—5μm的可吸入颗粒,其粒级效率大于97.5%;对5μm以上粒子,粒级效率则为100%。对洗涤器粒级除尘效率的理论计算显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文中的计算可用于气液逆喷洗涤器的性能预估。  相似文献   

7.
于萌 《中国化工贸易》2013,(11):256-257
高炉瓦斯灰是高炉炼铁产生的排泄物。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铁矿原料所含的锌、铝、铅等杂质在高温条件下被还原并形成蒸汽,与矿石、焦炭、熔剂等粉尘微粒一并随高炉煤气排出,后经湿式或干式除尘系统捕着去除,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根据高炉瓦斯灰中含有一定量金属的特性,对其开展资源回收利用的一系列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浓缩湿法磷酸中加入絮凝剂,利用原子吸收和粒度仪对沉降前后磷酸中的元素组成和粒度进行分析,采用XRD和能谱仪考察沉降产生淤渣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前期主要沉积物为K2SiF6和Na2SiF6,后期以继沉淀盐(Fe,A1)3KH14(PO4)8·4H2O为主。沉降前后浓缩湿法磷酸中杂质颗粒粒度变化很大,杂质颗粒体积平均粒径由126.195μm下降到43.295μm,因此,可减轻磷酸中固形物在运输过程中沉积在管道壁上或储槽底部。  相似文献   

9.
根据宜昌含钾中低品位磷矿的性质,以碳酸钠作为调整剂、水玻璃作为抑制剂、TSM-46作为捕收剂,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从原矿P2O5品位21.36%、K2O品位4.70%,获得磷精矿品位29.85%、回收率93.28%,钾精矿品位9.41%、回收率74.71%的浮选指标。粒度筛析试验表明,原矿中P2O5、K2O主要分布在中间粒级-74+46μm,浮选后得到的磷精矿中P2O5、K2O也多分布在中间粒级-74+46μm,浮选后得到的钾精矿中P2O5、K2O多分布在细粒级-29μm。  相似文献   

10.
杨超  周艳华 《佛山陶瓷》2010,20(2):28-31
粉煤灰是烧煤发电后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本文采用M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DSC/TG、XRD与SEM等测试手段,对景德镇电厂粉煤灰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景德镇电厂粉煤灰是由平均粒径大小为31.5μm的细微颗粒组成,粒度主要分布在1~100μm;其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12O3与Fe2O3,三者总含量高达84.4%,其次是MgO、K2O、CaO、Na2O;其物相成分主要有石英、莫来石、赤铁矿与玻璃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焦化厂不同地点的粉尘采样,并进行粒度分级、超声波预处理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多环芳烃(PAHs)的赋存特性。在采集的样品中,地面除尘站粉尘仓的粉尘中PAHs的含量最高,达到1880.83μg/g。在焦化粉尘中,PAHs明显表现出对小粒径粉尘的富集特性,粉尘中单组分的PAHs含量差别较大,以4~6环的PAHs居多。此外,地面除尘站粉尘仓的粉尘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苯并[a]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气田污水的处理效果,降低处理费用,研制了一种以工业废弃物高炉除尘灰为主要原料多元催化铁碳微电解填料,该填料是在高炉除尘灰中添加一定量的活化剂、制孔剂与黏结剂,经过研磨制粉、搅拌混合、压制成型、晾晒与高温烧结等工艺制成,采用先对填料的配方与加工参数等对污水浊度的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性能影响较大活化剂、制孔剂、黏结剂的含量、烧结温度等参数利用design expert10的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优化后的多元催化微电解填料的活性强、净化效果好,而且制造成本低、实现了工业固废物的绿色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5,(4):22-25
采用湿法消解方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云南野生鸡枞菌中Cu、Fe、Zn、Mn、Na、K、Ca、Mg、P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鸡枞菌中含有丰富的K、Fe、Cu、Mg、Zn、Ca、P等矿质元素,其中Mg、K、Zn、P、S元素在鸡枞菌的盖中含量均高于柄中含量,K、P和S元素在菌盖中的含量是柄中的2倍。ICP-AES检测各元素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8 3以上,各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0.1μg/m 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4~4.22%之间,回收率在93.60%~105.21%之间。  相似文献   

14.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流受热面的松散性浮灰和烧结性积灰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煤器浮灰中大部分颗粒保持着独立的形态,而对流管束浮灰存在烧结现象;绝大部分的浮灰粒径位于0~100μm;省煤器浮灰的灰熔点低于对流管束浮灰熔点80℃左右;对流管束浮灰和省煤器浮灰在成分组成上差别不大,浮灰中的主要元素均为Ca、Si、Al和S,但对流管束浮灰中Ca和S的含量高于省煤器浮灰。各层积灰中Ca和S的含量较高,主要物相为CaSO4。对流管束积灰中Ca和S含量高于省煤器积灰;对流管束和省煤器积灰中Al和Si的含量远低于浮灰中的相应含量。从积灰内层到外层Ca和S的含量逐渐减少,而Al和Si的含量逐渐增加;积灰内层K、Na、Fe和Cl的含量高于其他层。  相似文献   

15.
工业烟气中粒径10μm以下的微细颗粒物通过静电除尘器捕集效率较低,以烧结烟气中微细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团聚协同作用提高静电除尘效率。选取聚丙烯酰胺(PAM)、葡甘露聚糖(KGM)和聚合氯化铝(PAC) 3种絮凝剂考察其团聚效果。结果表明,化学团聚作用显著增大了微细颗粒平均直径,其中PM10粒级的颗粒体积分数最高减少了75. 608%; 3种絮凝剂中KGM团聚效果最好,团聚前、后粉尘峰值粒径分别为11. 565、37. 825μm;在选取的浓度范围内,絮凝剂质量浓度越高团聚效果越好;烟气温度变化对PM2. 5级别颗粒团聚效果的影响不是很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当入口烟温为100℃、絮凝剂KGM质量浓度为0. 1 g/L时,粉尘颗粒物峰值粒径达到40μm左右,除尘效果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曹远义  蒋兴明 《小氮肥》2006,34(10):19-20
0前言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在2003年就采用了高效水膜除尘的方式对现有的3台锅炉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使其烟尘指标达到国家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该种水膜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利用烟气中灰粒子的重度,依靠雾化水汽的凝并及离心力作用实现灰粒子与烟气的分离,分离后的灰粒子从塔底排出。沸腾锅炉烟气中灰粒子平均粒度为50~200μm,  相似文献   

17.
原料粒度对烧结烟气脱硫灰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烟气脱硫灰资源化利用对于钢铁企业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烧结烟气脱硫灰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工艺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电导率、XRD、高分辨显微镜和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原料粒度下晶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烟气脱硫灰原料粒度平均在27.6μm左右,且呈棱角状多面体形式存在;随着原料粒度的减小,水热反应前的溶液电导率值逐渐升高,而反应后的溶液电导率值变化不明显;随着原料粒度的减小,硫酸钙长径比逐渐增大,且晶须的均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液相法制备BZP族磷酸盐陶瓷粉体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单相的BaZr4(PO4) 6粉体 ,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分散方法制得的BZP粉体的粒度分布及其烧结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与用有机高分子分散剂PEG改性处理相比较 ,采用低分子有机溶剂分散处理所制得的BZP粉体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 ,平均粒径 1 6 μm~ 1 8μm ,在同样的烧结条件下 ,烧结体的抗压强度也明显优于前者。另外 ,在液相反应中控制pH =7~ 1 1 ,可有效防止反过程中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属纤维烧结毡进行除尘性能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不同过滤精度的金属纤维毡对电炉炼钢粉尘的过滤性能进行研究。在相同喂入粉尘浓度和过滤风速下,对比了不同过滤精度与过滤性能参数的关系,不同过滤风速对金属纤维烧结毡剥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入口粉尘浓度为30 g/m3,过滤风速为1.5 m/min时,采用过滤精度为15μm的金属纤维烧结毡进行过滤,其出口粉尘浓度为3.6 mg/m3,过滤效率为99.99%。  相似文献   

20.
1处理现状及应用效果 1.1恩德炉灰水处理难度大 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化集团)因恩德炉排出的粉煤灰水中粉煤灰粒度很细(平均粒度在①30~80μm,最大粒度为φ200μm),pH为8.5~9.0,含灰质量浓度在60g/L左右,粉煤灰处理量为300t/d(折干计),用3个40mX25m捞灰池循环沉淀晾晒,沉淀速度很慢,故粉煤灰脱水处理难度很大;且有时极易形成粉煤灰雾,对工作环境影响极大,加之沉淀后粉煤灰浓度比较高,水分质量分数约70%,给运输造成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