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危险分层与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SDNN)、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体检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DC值、DRs、HRV时域指标SDNN以及LVEF;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冠脉狭窄程度。按照DRs结果分为低危组(17例)、中危组(15例)、高危组(6例)、对照组(20例),比较4组间年龄、DC值、SDNN、LVEF及冠脉狭窄程度。结果①高危组的年龄比低危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对照组到高危组,DC值和SDNN值逐渐降低,高危组与其他3组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Rs分层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Rs分层和DC值、SDNN间有显著相关性,均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联合应用可提高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警。  相似文献   

2.
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对照组及AMI组内研究,确立对AMI高危患者有预测价值的新指标。方法选择发病3~4周的72例AMI患者和7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定量测量HRT包括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两个指标。AMI组内分为AMI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偈在AM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危组低于低危组(P〈0.05);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偈与TOTS相结合都对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有贡献(P〈0.05),而TO、TS相结合是预测价值最高的指标(相对危险度为2.984),远远高于LVEF(0.208)及其他指标。结论组间比较和生存分析均证明HRT的预测价值优于众多传统指标,推断HRT可能成为评价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独立预测AMI高危患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两项检测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预警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冠心病的心梗患者(AMI 组)与冠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群(正常组)各90例进行对比,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并计算出 DC 值及 DRs 值。结果AMI 组的 DC 值及 DRs 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根据病程划分的 AMI 各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超过6个月风险明显下降;同时,DC 与 DRs 提示的风险越高,即提示病情越重,这与冠脉造影对应的病变数量及范围相符。结论心率减速力与连续心率减速力具有定量、单独分析测定迷走神经的功能,两者联合运用对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率振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预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探索心率振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中的变化规律,检验其对AMI高危患的预测价值,并与传统指标相比较,以期找到一个预测AMI高危患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变化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 102例AMI患者和100例正常人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两组的DRs值(DR2,DR4,DR8)及HRV时域指标(SDNN,SDANN),比较两组的DRs值,并对AMI患者的DRs与HRV时域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的DR4值明显小于正常组(0.4002%±0.2461%vs.0.7627%±0.3164%,p<0.001);DR8值亦小于正常组(0.0086%vs.0.02%,p<0.001);DR2值则与正常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8.0441%±2.1567%vs.8.3860%±1.7074%,p=0.214)。DRs预测中、高危患者的比例在AMI组为39.2%,明显高于正常组的4%(p<0.001);AMI组的DRs与SDNN、SDAN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的DR4及DR8值明显降低,与SDNN及SDANN呈正相关,提示DRs可定量评估AMI患者迷走神经张力,或可成为预测国人心梗患者发生猝死的又一新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在心肌梗死后近期猝死的发生率最高。为了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存活率,临床研究一直在寻求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并根据这些有效的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心率震荡(HRT)是指发生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出现短暂的心率波动现象,反映窦房结的双向变时功能。已有临床试验证实了HRT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HRT的两个评价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与心脏射血分数(LVEF)相似,可作为心肌梗死高危猝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心率减速力(DC)对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队列分组分析随机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南翔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70例纽约心功...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及HR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晚电位(VLP)联合应用对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对84例AMI后两周的患者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和VLP检测,并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16.75±7.74(4~29)个月(12例失访)。结果表明: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事件的AMI患者(15例)的HRV较无严重心律失常事件者(57例)明显下降〔SD:3.879±0.355ln(ms)vs4.077±0.281ln(ms),St.Georges指数:3.677±0.569vs3.929±0.358,LF:4.399±1.179ln(ms2/Hz)vs5.041±0.912ln(ms2/Hz),P均<0.05〕。②HRV对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预测的敏感性为46.7%,高于LVEF(33.3%)及VLP(26.7%);阳性预测值为30.4%,与LVEF(31.2%)及VLP(30.8%)相近。③HRV分别与LVEF、VLP合用,可明显提高阳性预测值(依次为60%和50%)。提示AMI后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及心脏性猝死与HRV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梗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HRV)、心率震荡(HRT)的相关性.方法62例窦性心律的AMI患者和51例非AMI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AMI患者的DC值、HRV降低;HRT减弱;且D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高危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96例为AMI组及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DC、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数值,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MI组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 AMI组D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MI高危组DC值低于低危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C是预测价值最高的指标。结论 DC值能有效地评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有利于AMI患者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病程患者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和心脏猝死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AMI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梗死后时间不同分为四组: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和D组(>6个月);所有患...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心率变异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指导意义。方法:观察组23例,在AMI后24-48小时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测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HRVI均不低于20;对照组25例,亦为AMI患者,但未测HRVI。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1周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2周程序)。结果:观察组22例(95.7%)顺利完成Ⅰ期康复,出院前超声EF 45%-50%,19例(82.6%)完成Ⅱ期康复,随访1年,1例再发心绞痛(4%),无其它并发症,11例(48%)恢复正常工作;对照组20例(80%)完成Ⅰ期康复,出院超声EF40%-43%,仅15例(60%)完成Ⅱ期康复,随访1年,猝死1例,2例再发心绞痛,1例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共4例,17.4%),5例(20%)复工。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率变异指数可有效、安全指导AMI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与预后及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索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规律及对AMI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10 3例AMI患者症状发生 2 4小时内及 3周时的HRV时域及频域指标 ,并与 9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AMI患者HRV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年龄大、梗死面积大、Killip分级差 ,HRV较小。发生心脏事件者HRV明显低于不发生心脏事件者。 结论 提示AMI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 ,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心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息心率是独立于其它危险因子之外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Eur Heart J,2000,21:116)。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入院心率与预后的关系却了解较少,本旨在探讨趼段抬高的AMI老年患的入院心率快慢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后延迟病变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AMI病例 16 0例 ,分为静脉溶栓再通 (A )组和静脉溶栓未通 (B)组 ,于 AMI后 3~ 15日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 ,随访 6个月 ,均于随访前后查超声心动图 (UCG) ,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结果  A、B两组均有很高比例的梗死相关血管(IRA)和一定比例的非梗死相关血管 (non- IRA)残留严重狭窄。IRA狭窄程度 B组比 A组严重 (P<0 .0 5 )。成功置入支架 15 2例 (95 % ) ,A、B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138例 (90 .7% )随访 6个月 ,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与 B组比较 ,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P<0 .0 5 ) ,A组随访期间 L VEF较随访前增加 (P<0 .0 5 ) ,较 B组高 (P<0 .0 5 )。结论  AMI病例溶栓后存在严重的 IRA和 non- IRA残留狭窄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是必要的、安全的 ,手术成功率高 ,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钠尿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32例健康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并用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功能.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Killip分级越高,B型钠尿肽水平越高,广泛前壁、前壁及/或前间壁心肌梗死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高于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肌梗死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肌梗死者(P<0.001).结论以上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且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的患者101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PI)、DC;试验组按照美国Lown级标准分为0~2级组63例和3~5级组38例,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试验组DC值与PI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I、D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0~2级组PI、DC明显高于3~5级组(P<0.01)。在试验组中,DC与PI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1),与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无明显相关性(r=-0.545,P>0.05)。DC预测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23~0.964,P<0.01)。结论 DC与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扑动)密切相关,有望联合PI成为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新型预警...  相似文献   

18.
张萍  黄伟剑  崔丽丽 《心电学杂志》2014,(3):216-219,244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警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为恶性心律失常组(n=148),急性心肌梗死不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n=52),测量患者的各心电指标,包括QRS时间、Q- T间期和Tp- e间期、J波、碎裂QRS波群,计算Q- Td及Tp- eC,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调查6个月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根据LVEF值将所有患者分为LVEF≤30%,30%<LVEF≤40%,40%<LVEF≤50%,LVEF>50%,比较不同LVEF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发生情况。纳入常见的临床危险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合并糖尿病者、QRS时间、Q- Td、Tp- e间期、Tp- eC、J波、碎裂QRS波群、BNP值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LVEF的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中30%<LVEF≤40%所占比例最高(8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 e间期、LVEF、J波是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子(r=0.72、0.62、0.49,OR=4.68、3.63、2.46),Tp- e间期的相关性最强(r=0.72),相对危险度最高(OR=4.68)。结论Tp- e间期、LVEF、J波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Tp- e间期的预测价值最高,优于LVEF、J波。LVEF的降低与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AAMI)患者 C-反应蛋白 ( CRP)峰值与其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 ( LVEF)值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48例 AAMI患者入院后 6h开始测其 CRP,每 12 h测一次 ,测至 72 h后 ,改为每 2 4h测一次 ,连测 7d,得出其峰值。LVEF值测定时间是在 AAMI后 7~ 10 d连续测两次取平均值。结果  AAMI患者 CRP峰值与 L VEF值呈明显负相关。而 CRP的升高与 AAMI患者的并发症如泵衰竭、左心室室壁瘤的发生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AAMI患者 CRP的峰值可作为 AAMI患者的预后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功能指标与心率减速力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和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100例AMI心力衰竭患者1支病变30例、2支病变55例、3支病变15例;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支病变60例、2支病变35例、3支病变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死亡:AMI心力衰竭患者组LVIDD66.4 mm、LVEF 26.0%、FS 14.4%、DC≥4.5 ms 3例(3.00%); LVIDD 68.2 mm、LVEF 24.6%、FS 12.8%、DC2.6~4.4 ms 8例(8.00%);LVIDD 69.8 mm、LVEF 22.8%、FS 11.4%、DC≤2.5 ms 15例(15.00%),P<0.05;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LVIDD 47.0 mm、LVEF 50.4%、FS 26.8%、DC 2.6~4.4 ms 2例(2.00%);LVIDD 47.2 mm、LVEF 48.8%、FS 24.6%、DC 2.6 ms 3例(3.00%),P<0.05.AMI心力衰竭患者组LVIDD 68.2 mm、LVEF24.6%、FS 12.8%、AC≤-8.0 ms2例(2.00%);LVIDD 69.8 mm、LVEF 22.8%、FS 11.4%、AC≤-7.0 ms 3例(3.00%),P<0.05;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LVIDD 47.2 mm、LVEF 48.8%、FS 24.6%、AC≤-7.0ms 1例(1.00%),余均无死亡病例.AMI心力衰竭患者组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比较,P<0.05.结论 心功能指标结合心率减速力值能定量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