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伦敦地质学会、古生物协会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2B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古生代生物地理与古地理学术讨论会”(Palaeozoic Biogeography and Palaeogeography Symposium)于1988年8月14~19日在英国著名的大学城牛津(Oxford)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世界上11个国家约85名专家学者。其中以美国参加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0%以上。而东道主英国只有17人参加,仅占20%左右。中国有3位古生物学家应邀出席了这次盛会,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张璐瑾和廖卫华以及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的侯鸿飞。此外目前在英国进修古地  相似文献   

2.
研究古生代珊瑚动物群的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是一个涉及古生物学的许多基础理论的问题。以往关于古生代珊瑚的研究中,从骨骼的基本结构到分类演化诸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鸿祯教授与他的合作者和研究生们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该书在学术上有两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在研究工作中运用电镜扫描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对珊瑚骨骼的基本构成及组成单元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珊瑚的骨骼构造为基础,微细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分类系统,并对一些类别的归属作了新的调整。根据新的分类体系、地层分布及一些科属的出现与灭绝,对演化阶段和生物古地理进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Taphonomy"(埋藏学)一词在国外的古生物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化石埋藏学的文献数目也与日俱增(见图1),这些文献涉及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区及不同生物门类.在荷兰出版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是一本在地学界很有影响的杂志,在1988年连续出版了"淡水环境的古生态学及埋藏学"(第62卷)和"埋藏学"(第63卷)两本专辑.在美国出版的"Palaios"和"Paleobiology"两种杂志更是以刊登化石  相似文献   

4.
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B.A.瓦赫拉梅耶夫教授的珍贵遗著——《侏罗—白垩纪全球植物群及气候》(1988,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前不久已由孙革、张志诚、郑少林合译完毕(张志诚校)。最近正在付印,予计1991年2月下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是瓦赫拉梅耶夫教授毕生从事中生代植物群及全球性古植物地理、古气候研究的经典性总结。该书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地的侏罗—白垩纪植物群(包括大植物及孢粉)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阶段。在活  相似文献   

5.
介形类动物从奥陶纪早期开始出现,一直繁盛至今;它们广布于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甚至陆上森林地区。个体微小(0.15—2mm)的介形类动物已有两百多年的研究历史(1776—),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步阶段(1776—1960)、全面发展阶段(1961—2000)和集成创新阶段(2001—)。介形类是古生代重要的海洋生物门类之一,尤以泥盆纪最为繁盛,在生物地层、生物古地理和古生态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古生态组合可分为三类:丽足介大型组合(Myodocopid Mega-Assemblage)、图灵根大型组合(Thuringian Mega-Assemblage)和艾菲尔大型组合(Eifelian Mega-Assemblage)。古生代介形类在几次生物灭绝事件(如泥盆纪晚期、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有明显的反应。本文系统回顾了介形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在古生代介形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形类动物从奥陶纪早期开始出现,一直繁盛至今;它们广布于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甚至陆上森林地区。个体微小(0.15—2mm)的介形类动物已有两百多年的研究历史(1776—),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步阶段(1776—1960)、全面发展阶段(1961—2000)和集成创新阶段(2001—)。介形类是古生代重要的海洋生物门类之一,尤以泥盆纪最为繁盛,在生物地层、生物古地理和古生态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古生态组合可分为三类:丽足介大型组合(Myodocopid Mega-Assemblage)、图灵根大型组合(Thuringian Mega-Assemblage)和艾菲尔大型组合(Eifelian Mega-Assemblage)。古生代介形类在几次生物灭绝事件(如泥盆纪晚期、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有明显的反应。本文系统回顾了介形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在古生代介形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古藻类的研究在古生物学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保存在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地层中的藻类化石。“苏联古藻类”这部著作共包括两大部分:(1)震旦纪藻类;(2)寒武纪与奥陶纪藻类。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是研究古杯类和古藻类方面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8.
徐光辉 《化石》2015,(2):6-7
<正>据最新一期的《古脊椎动物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贵州盘县三叠纪地层中发现近鲱形类(Halecomorphi)预言鱼目(Ionoscopiformes)新属种化石,命名为奇异盘县鱼(Panxianichthys imparilis)。该发现代表了预言鱼目最原始的属种,为研究近鲱形类的早期演化和生物地理提供了重要信息。近鲱形类包括半椎鱼目、预言鱼目和弓鳍鱼目。生活在美洲淡水环境的"活化石"弓鳍鱼是  相似文献   

9.
1 生物多样性研究丛书 (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27.50元/本 (2)《保护生物学》(蒋志刚/马克平主编) 35.00元/本 (3)《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宋延龄、杨亲二等主编) 38.50元/本 (4)《中国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胡志昂/张亚平主编) 35.00元/本 (5)《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季维智、宿兵主编) 38.80元/本 (6)《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邹喻苹、葛颂等编著) 35.00元/本 (7)《中国重点地区与类型生态系统多样性》(马克平主编) 43.80元/本 (8)《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陈灵芝主编) 35.00元/本  (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陈灵芝、王祖望主编) 42.00元/本 (10)《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80.00元/本 (11)《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80.00元/本 2 生物多样性译丛 (1)《生物多样性译丛(三)》 41.00元/本 (2)《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南》(又名《生物多样性译丛(四)》) 30.00元/本 邮购请汇款到编辑部,并请另加书款10%的邮挂费。 本刊e-mail地址:biodiv@caf.forestry.ac.cn   相似文献   

10.
《牛津核酸结构手册》(OxfordHandbookofNucleicAcidStructure )由StephenNeidle编著 ,1999年OxfordUniversityPressInc .出版 ,6 6 2页。本手册由该领域的权威人士撰写 ,是核酸结构方面的一本综合性的参考书。本书的重点在于X射线结晶学和核磁共振的研究结果。19个章节详细描述了最新发现的各种DNA和RNA结构类型 ,并阐述了大多数“天然的”结构。本书逐步和系统化地叙述了双螺旋的DNA多形体、三倍、四倍和接点的高级结构以及各种复杂程度的RNA结构…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15,(3)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员及其合作者5月6日在《生物学报》(Biology Letters)上在线发表了《最晚的阔齿龙型类展示出古生代晚期四足动物的生物地理》。文章报道了已知最晚的阔齿龙型类——穿孔水库龙(Alveusdectes fenestralis)。化石来自河南省济源小浪底水库附近,层位是上石盒子组顶部,距今约2.56亿年。阔齿龙型类是一类生存在石炭纪以及早二叠世的四足动物,以前仅在北美以及德国发现过。虽然只有十多个种,这类  相似文献   

12.
会议定于1991年9月9日至14日在西德明斯特市的威斯法-威海姆大学的主楼内举行。会议的议程包括:1 珊瑚的演化(生物学、形态功能学、共栖性、栖居深度等);2 种内变异及化石种族;3 刺丝胞化石与海绵(包括古盃)的成岩作用与微细结构及礁的成岩作用;4 礁的演化(造礁生物、礁的类型、生态、相、生物地层、生物地理),按4-1古生代礁、4-2中生代、新生代  相似文献   

13.
1 生物多样性研究丛书   (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27.50元/本   (2)《保护生物学》(蒋志刚/马克平主编) 35.00元/本   (3)《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宋延龄、杨亲二等主编) 38.50元/本   (4)《中国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胡志昂/张亚平主编) 35.00元/本   (5)《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季维智、宿兵主编) 38.80元/本   (6)《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邹喻平、葛颂等编著) 35.00元/本   (7)《中国重点地区与类型生态系统多样性》(马克平主编) 43.80元/本   (8)《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陈灵芝主编) 35.00元/本   (9)《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80.00元/本   (10)《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80.00元/本 2 生物多样性译丛   (1)《生物多样性译丛(三)》 41.00元/本   (2)《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南》 (又名《生物多样性译丛(四)》) 30.00元/本   邮购请汇款到编辑部,并请另加书款10%的邮挂费。   本刊e-mail地址:biodiv@caf.forestry.ac.cn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古生物原始资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化石资料进行搜集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丰富的原始数据,使我们进行古生物地理研究,特别是大尺度定量古生物地理研究成为可能。文章从化石数据库的建立开始,详细地介绍一种古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全球381个腕足动物属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区分出4个腕足动物生物域(北方域、冈瓦纳域、泛大洋域、古赤道域)和9个生物区[东北欧区(Northeast European)、维尔科累马区(Verkolyma)、格兰丁区(Grandian)、华夏区(Cathaysian)、基墨里区(Cim-merian)]、中蒙日区(Sino-Mongolian-Japanese)、泛大洋区(Panthalassan)、西澳区(Westralian)和澳纽区(Aus-trazean),这4个域和9个区的生物地理区系特征与它们当时的古地理位置基本吻合。同时,多维尺度分析表明,与纬度相关的温度梯度是控制腕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古地理屏障和洋流可能在腕足动物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正>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动物学教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比昂·柯登博士,于1988年12月30日因病去世,终年64岁。柯登教授是近代芬兰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也是当前世界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最著名的专家。柯登教授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学研究有着长期的、密切的关系。1952年,他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就是利用保存在瑞典乌普沙拉大学博物馆的,由安特生等在二十年代采集的丰富的化石,完成了一本题为《中国的三趾马动物群》专著。书中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北方的三趾马动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学研究,以此获得了赫尔辛基大学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初以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各项科研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形势。与大规模的野外调查、发掘的同时,对近十年来积累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的描述及研究成果的出版,正在加快进行。今年3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第11卷第1期和读者见面了(该刊第10卷第2期出版于1966年5月)。面向广大工农兵的科普刊物《化石》(由本所负责编辑)也于今年创刊,它将以通俗的文字和插图向读者普及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知识,通过介绍生物史与人类史,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上述两刊今年均出版两期,学报明年起定为四期。本所专刊已自去年重新陆续出版。已出版的三册(甲种专刊第8—10号)是:《合川马门溪龙》(杨钟健、赵喜进);《中国三迭纪水生爬行动物》(杨钟健、董枝明);新疆古生物考察(1963—1966)报告之一,《吐鲁番二、三迭纪脊椎动物化石》(杨钟健、刘宪亭、孙艾玲等)。该考察报告之有关其  相似文献   

17.
蕈菌分类学     
正《蕈菌分类学》由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主编,《菌物研究》期刊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作序,2018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蕈菌(大型真菌)分类学最新研究成果,是一本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分类学教  相似文献   

18.
(一)《分子和亚细胞生物进展》(Progress in Molecular and Sabcellular Biology)丛书于1969年出版第一本书,1988年出版了第10本,从第1本至第10本均有馆藏,是一套信息量比较齐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丛书。该书作者是P. Jeantear, Y. Kuchino W. E. G. Mlter和P. L. Paine。由Springer—Verlag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丁羊牛 《古生物学报》2003,42(2):282-282
以著名古人类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吴汝康和古植物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李星学为主编 ,中科院院士吴新智和研究员穆西南为副主编 ,由 2 0余位古生物、古人类学家撰写的《南京直立人》(HomoerectusfromNanjing)一书 ,已于 2 0 0 2年底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学术著作的面世 ,为我国古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添写浓重的一笔。本书是在南京汤山早期人类文化遗址综合研究专家组的组织下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9位多学科专家协力合作下 ,经过 10年艰辛考察研究的结…  相似文献   

20.
滇缅马生物区系及其在古特提斯中的位置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1,30(4):511-532
本文从古生物地理学的角度,全面搜集并系统总结了滇缅马地块晚古生代的有关古生物资料,证明该地块石炭—二叠纪时既非冈瓦纳生物大区的组成部分,也非华夏生物区系的组成部分,而应作为1个独立的区系归入特提斯生物大区。滇缅马地块在古生代的大部分时间是1个游离于其它陆块之间的相对独立的微大陆,有着与古特提斯中其它地块不尽相同的演化历史。晚古生代的古特提斯可能不象某些作者想象的那么宽阔,但也并非仅由浅海区组成,这是1个由一系列宽窄不一,发育历史各有差异的较小洋盆及陆间海组成的横贯东西的海域,属于洋岛相间的岛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