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RC-CW雷达地杂波相关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低俯视角情形时地杂波要引起雷达回波信号展宽的事实,对于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来讲,某一时刻的回波信号将是此前一段时间内展宽的回波在此时刻的迭加,提出了计算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回波信号的迭加方法,在以往对地杂波特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不同分辨单元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质,研究该体制雷达地杂波回波信号的时间相关特性,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与脉冲雷达相比,其地杂波的时间相关性将增  相似文献   

2.
曹治国  张天序 《电子学报》1999,27(12):92-94
本文分析了在低俯视角情形时地杂波要引起雷达回波信号展宽的事实,对于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来讲,某一时刻的回波信号将是此前一段时间内展宽的回波在此时刻的迭加,提出了计算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回波信号的迭加方法,在以往对地杂波特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不同分辨单元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质,研究该体制雷达地杂波回波信号的时间相关特性,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与脉冲雷达相比,其地杂波的时间相关性将增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性能,研究了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工作原理,重点推导了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模糊甬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从13位Barker码调相信号仿真网和63位m序列调相信号仿真图的对比中得出了长码是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最佳选择,而且为了实现更好的测距和测速的性能,必须在回波信号处理中加入旁瓣抑制电路,或选...  相似文献   

4.
X波段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地杂波分布特性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论述了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特殊性,然后分析了一些典型地物杂波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在低俯视角情形时回波信号展宽的问题,提出了对码元回波幅度进行空间矢量迭加以得到实际回波信号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迭加时实际回波的概率密度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5.
张军 《无线电工程》1995,25(3):38-41
本文针对伪随机编码连续波雷达的频谱特性,提出采用脉冲雷达MTI的工作方式在视频消除连续波雷达泄漏以及近距固定物反射以及杂波的影响,使得伪随机编码连续波雷达在战场地面监视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0006379PRC-CW 雷达地杂波相关特性分析[刊]/曹治国//电子学报.—1999,27(12).—92~94(A)本文分析了在低俯视角情形时地杂波要引起雷达回波信号展宽的事实,提出了计算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回波信号的迭加方法,研究该体制雷达地杂波回波信号的时间相关特性,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与脉冲雷达相比,其地杂波的时间相关性将增强。参5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解决非协同目的连续波雷达发射信号泄漏的各种方法。分析了微波、中频和视频泄漏对消技术,分析采用了正弦高超频、伪码调相信号形式抑制近区目标副瓣对远区目标检测的影响,提出了用脉冲雷达信号处理方法来处理连续波的信号。最后提出了一种准连续波雷达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崔娟  孙磊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9,11(12):31-33,37
简单介绍了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描述了该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尤其是动目标检测(MTD)过程的原理以及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最后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伪码调相PD雷达引信模拟回波相位编码相关性的实现方法。利用伪随机序列的性质,采用引信发射信号调相信息同步技术,消除了模拟系统自身延迟以及信号环路中其他路径延迟的影响,实现了具有相位编码相关性的相对引信天线零距离和极近距离体目标回波的模拟。采用了调相信息预置法,实现了对任意模糊距离上地海杂波的模拟,并使任意模拟距离上的杂波保持引信发射信号的0-π调相误差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波体制近程战场侦察雷达中,发射信号泄漏对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视频处理部分将泄漏信号通过对消进行削弱是较好的方法。本文以伪码调相连续波体制雷达为例,介绍了使用AT89C2051单片机对泄漏信号对消进行智能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机载多输入多输出雷达脉冲相消杂波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杂波分布呈现空时耦合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2维脉冲相消杂波抑制方法,通过利用雷达参数以及载机速度可以确定杂波分布轨迹这一先验信息,设计出一种简单有效的空时2维脉冲相消器,作为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杂波预滤波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目标的检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灵活地根据不同阵列结构来构造,不受布阵方式的限制,同时对于高速运动目标的检测也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秦敏  赵国庆 《现代雷达》2006,28(3):18-21
介绍了超宽带雷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讨论了非相干动目标显示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案,分析了该方法适用于超宽带雷达系统的原因,介绍了几种杂波类型及其相应的特点。文中建立了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回波模型,并进行了NMTI方法的仿真分析。给出了在不同输入信杂比、目标速度、信号带宽、杂波分布、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等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非相干动目标显示方法消除杂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动目标显示(MTI)技术是雷达在杂波环境中发现运动目标的有效手段。首先讨论了雷达信号处理中常用的自适应动目标显示技术,即在多杂波环境下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然后针对雷达杂波抑制中常用的级联MTI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采用时变加权原理,通过对动杂波速度估值,实现对运动杂波抑制滤波器权值的优化。最后给出了这2种杂波抑制级联型MTI的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中,相参捷变频雷达因其目标分辨能力和在电子对抗战中的优势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文中介绍了三种相参捷变频雷达接收机的体制,并分析了各自的原理以及适用的应用场景。针对该体制在杂波抑制上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输出信杂比的杂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杂波抑制以实现动目标处理。展示了由原理样机进行的外场实验,通过对外场实验获取得真实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系统的相参性和动目标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动目标显示(MTI)是雷达杂波抑制的重要技术之一,MTI 滤波器系数和脉冲参差比设计对MTI 的抗杂波性能至关重要。遗传退火算法将模拟退火算法过程溶入遗传算法,同时克服了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模拟退火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文中介绍了一种将遗传退火算法应用于MTI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找到最优MTI 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给定的MTI 滤波器设计要求,该方法能快速完成优化遍历,优化后滤波器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MTI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雷达信号处理中的自适应动目标显示技术,即雷达回波信号中的运动杂波抑制问题.针对常见的高斯型功率密度函数的运动气象杂波,寻求一种基于最小功率准则的自适应动杂波抑制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在分析的基础上做了有关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量小、易于实现,对运动杂波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DSP模拟雷达杂波信号进行雷达性能测试和抗干扰性能测试,是雷达电子对抗训练的重要手段。文中从雷达杂波的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低分辨率雷达地物杂波的幅度概率密度统计特性和功率谱特性。并根据分布特性建立了低分辨率雷达杂波模拟算法模型,以ADSP-BF533为核心,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了一种雷达杂波实时模拟系统,能够满足一般动目标检测、动目标显示体制雷达的性能测试和抗干扰训练。  相似文献   

18.
在假定目标RCS起伏为高斯形状频谱特性的前提下,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高斯谱特性的低通滤波器来模拟目标RCS起伏特性。首先用康斯坦尼兹法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并根据地杂波等效速度的不同,得到一组不同的滤波器响应,进而实现了背景RCS起伏程度不同的地杂波的模拟。然后以该地杂波为背景,采用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分析了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对动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虚警概率下,当不考虑接收机噪声时,随着RCS起伏加剧,动目标径向最小可检测速度增大。最后得到结论:用基于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时,若不考虑雷达接收机噪声,则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是影响最小径向可检测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改善战场侦察雷达对杂波的抑制能力,通过对递归与非递归动目标显示(MTI)滤波器的性能研究,总结了零级点对MTI滤波器性能的影响。结合战场侦察雷达的特性,设计了3种MTI滤波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频谱特性和改善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杂波背景下,选择设计相应的MTI滤波器,能够有效抑制杂波,并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从雷达杂波的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低分辨率雷达杂波的幅度统计特性和功率谱特性,并依据其分布特性对低分辨率雷达杂波模型进行了建立,同时为了降低杂波仿真计算量,采用频率变换法给出了杂波模拟的具体算法及仿真结果。最后结合某型以ADSP-BF533为核心处理芯片的雷达模拟器,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了高斯瑞利谱杂波回波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杂波模拟实时性较好,能够满足一般MTI、MTD体制雷达的测试和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