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法制教育的着眼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应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性,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鉴此,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加快的形势,当前高校法制教育要着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以下几种意识: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意识为核心。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的总和。前者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后者则是人们对法律的本…  相似文献   

2.
军队的法治建设依赖于全军官兵法律意识的提高。军校学员是特殊的军人群体,其法律意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军法治的前景,加强培养军校学员的法律至上意识、积极维权意识、权力限制意识和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等,对军队法治建设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海丽 《河南教育》2013,(12):18-19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但是,目前来看,大学生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了解比较欠缺,还未形成较强的法律权威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修养,探索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仍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要发挥高校主渠道的引导作用,优化社会法制环境,并发挥家庭和大学生个体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卷入“现代”经济程度的加深,以经济利益为诱因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多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维权行动的出现,是该地区少数民族村民法律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橡胶事件”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边境少数民族村民在国家法律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博弈,揭示了个人以及群体的法律意识在法律实施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意识与高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高校面临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不强。高校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不强与高校管理法律缺位是密切相关的。提高高校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一是要增强依法办校的意识,二是要选取或聘用法律专业人才参与高校管理,三是在领导层和教职员工中开展法治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需要重点关注。另外,我国的教育环境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在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注重对法律教育的改革,优化我国法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66):155-156
本文从现实出发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法律认知不足、法律情感单薄及法律信仰缺失等方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二是优化社会法制环境;三是强化家庭法律意识;四是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五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法制的建设和发展,学生维权意识的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亟待强化。强化法律意识的三大基点是: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增加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工程是一个由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我们开展了职校学生参加工程实训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探索认为:工程实训教学能培养职校学生技术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群体意识等等贯穿全过程,使职校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现实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社会发展、教育体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尚存在法律意识淡漠、法律信仰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形成重在培养,高校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阵地。在当下高校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是核心;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关键;学会运用法律思维是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及家长举报、申诉事件及大学生控诉高校的案例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而另一方面则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民主法律意识、管理工作的法律水平及多年形成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相脱节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等问题相关。那么.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水平.促进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呢?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非法律专业应开《法律基础》,它是一们法学概论课,既传授法学知识,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功能上说属于德育教材,目的在于树立大学生的科学法制观念。因此,应建立五种法律意识,即法律至上、法律主体、法律平等、法律维护、法律实践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于维良 《教书育人》2002,(14):42-4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应该成为高校教育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的总称。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法律思想则是人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应尽快完善高校管理的法律秩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整体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但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教育法律秩序的完善。近年来,由于社会法律意识以及被管理者个体法律意识增强而引发的高校管理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这个现象在显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法治进程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表现了我国教育法治的不成熟以及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了高校管理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欠规范以及现行法制的缺陷。然而,正是这些现实的法律诉讼,有力地促进着高等教育领域中群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并且正在表现出对于完善高校…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校是现代高校治理的理性选择和时代要求,面对目前高校在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充分发挥校园法律文化价值,即以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来指导高校依法治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与大学生在入学、学籍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的法律纠纷逐渐增多,甚至见诸报端或诉诸法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晰高校管理中双方的法律地位与法律关系,理顺高校及其学生的权利义务,查找双方法律纠纷发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时策措施,对高校依法治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正逐步形成。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然而,传统法律观念和司法执法不公,正阻碍着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存在对法律问题关注不句多、法制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运用脱节等不尽人意之处。而研究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政治文化制度、曾经的应试教育模式、大学生群体对学习法律目的的认知程度、客观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家庭教育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生法律认识、法律情感、法律信仰等方面,对江西省6所高校637名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水平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法律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公共法律课程建设,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培养"独立不牵"的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目前高校公共法律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对此,应该提高高校公共法律课程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材编著工作,改进教学方式,厘清高校公共法律教育与专业法律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