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预防重大活动保障中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管式快速检测试剂(化学比色法)及亚硝酸盐检测仪(分光光度法),根据GB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GB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对食品及食品原料中的亚硝酸盐进行测定。对2016~2018年张家口市各类重大活动保障中食品及食品原料亚硝酸盐残留量快速检测测定结果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在餐饮接待单位自身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效果显著(X~2=25.19,P0.005)。针对不同类别食品及食品原料存在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现象,也有统计学意义(X~2=35.08,P0.005)。结论此次2016~2018年张家口市各类重大活动保障中食品及食品原料亚硝酸盐残留量状况现状分析和调查研究,收到良好效果,为未来张家口市各类重大活动保障创建良好的餐饮服务环境和安全优质的保障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保障食品安全是各类重大活动保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系到活动参与者的饮食健康安全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活动保障工作效果直接反应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效能。本研究探讨了2016~2018年快速检测技术在张家口市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工作中的应用模式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以期为营造张家口市重大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从而为成功保障2022北京绿色奥运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2014,(21):117-120
各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中心、窗口)、机关党委,驻局监察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监督管理工作操作指南(试行)》已经2014年自治区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监督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了解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信息,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保障饮食安全。分别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并依据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单指标评价判定。试验共检测样品160份,合格率为75.63%。结果表明,季节温湿度、餐饮单位业态类型、操作环境和人员的卫生状况是影响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的重要因素,原材料和制作方式对污染情况无显著影响,餐饮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对熟肉制品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洛阳市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隐患,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洛阳市2014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案》随机抽取辖区内各类餐饮单位11类食品共计414份样品,进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及重金属、兽药残留及营养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抽检414份样品,合格样品数395份,总体合格率为95.41%。其中食品原料全部合格,而高风险食品中自制饮料合格率最低(58.33%),其次为水发鱿鱼(62.50%)和非发酵豆制品(96.15%)。城区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样品合格率(94.74%)略低于县城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样品抽检合格率(97.27%)。各类型餐饮服务单位中,快餐店合格率最低。结论 洛阳市餐饮服务行业总体卫生状况较好,但仍存在微生物污染及甲醛超标情况,提示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从各个环节把控食品安全质量,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口市餐饮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有效加强全市的食品安全监管,打造食品安全屏障.营口市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的原则,把日常监督与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相结合,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做好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19年河北省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对2019年河北省七类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的采样检测,按照食品种类、抽样场所、不合格项目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非法添加等不合格,讨论具体不合格原因,形成对策建议。结果 通过对河北省1799份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样品检测结果发现,餐饮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现象比较突出。在所有采集样品中,发酵面制品合格率最高,合格率为98.5%;其次为饮料和肉制品,合格率均为98.4%。合格率最低的是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为79.4%。结论 通过落实餐饮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不合格餐饮食品和消毒餐饮具的公示和核查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快制定餐饮食品微生物限量等国家标准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迎泽区56 家餐饮单位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太原市大、中、小型不同类剐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予以重点监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太原市迎泽区56家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餐饮具洗消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状况较好,中、小型的卫生管理状况逐级减弱,大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备率、餐(饮)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95.2%,中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54.5%-90.9%之间、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77.3%,小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40.4%-75.0%之间、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56.7%.结论:大、中、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配有率和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随大、中、小类别不同呈逐级下降趋势.执法部门的监管重点应放在中、小型餐饮单位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在食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并分析餐饮的污染原因。方法通过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150家餐饮中小企业生产餐饮共372份样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和分析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糕点类),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冬夏两季采集的样品总合格率为分别为70.5%和47.7%,夏季样品合格率明显低于冬季(P0.05),不同样品间比较发现,熟肉制品合格率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餐饮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尤其是夏季熟肉制品、饮品的微生物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冬季,这表明相关餐饮企业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操作,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2011,(15):46-46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过程中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管理,确保快速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和有效,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历时两年时间,经过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6月30日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12.
Aflatoxins (AFs) are highly toxic, and carcinogenic secondary fungal metabolites and have been detected in various food commodities. In this regard, 40 black tea samples including domestic and imported black tea were analysed for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a post-column derivatisation procedure (Kobra cell)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amples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in 2010 from Tehran marke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30 among 40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aflatoxins (27.5% of the total). Mean AFB1 content was 10.0 ng/g and mean of aflatoxin total was 12.07 ng/g for the 11 contaminated samples.  相似文献   

13.
主要综述了黑穗醋栗花色苷的分布和种类、提取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并对花色苷单体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具有促进健康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于提取物的活性评价上,与实际的人体利用情况差异很大。食物消化过程中的p H值、各种消化酶类对食品抗氧化成分的稳定性存在潜在的影响。文章详述了近年来关于食品中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等主要的抗氧化成分在消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抗氧化能力在消化前后的变化情况,以期为抗氧化成分的活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西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方法 按照2010年度《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结果 1 5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菌株149株,检出率为9.4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总检出率为9.50%和8.22%,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1.11%和0.87%.不同类别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生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高居榜首为49.33%,主要污染菌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7.39%,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食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6.9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孤菌;熟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9.8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中式凉拌菜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8.89%,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榨果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6.67%,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冻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5.00%,主要污染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婴幼儿配方粉/米粉/谷粉/豆奶粉中阪崎杆菌的检出率为1.11%.结论 山西省多种食品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大对散装食品、即食食品和生食水产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samples of animal feed (barley, n = 60; wheat bran, n = 22; wheat dry pulp, n = 29; and canola meal, n = 35) were collected in 2011 from Mashhad (Khorasan, Iran). Aflatoxins (AFs) were determined in these samples after immunoaffinity column clean-up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flatoxin B1 (AFB1) contamination was found in 28 samples: in five of the barley samples (8.3%) at a mean level of 0.48 µg·kg?1, in two wheat bran samples (9.0%) at a mean level of 0.88 µg·kg?1, in 10 wheat dry pulp samples (34.5%) at a mean level of 0.30 µg·kg?1 and in 11 canola meal samples (31.4%) at a mean level of 0.92 µg·kg?1. AFB1 levels were below the maximum levels of Iran regulations (5 µg·kg?1) and the EU maximum limit (5 µg·kg?1).  相似文献   

17.
李磊  周昇昇 《食品科学》2012,33(15):331-334
食品中的亲电物质是高效低毒的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诱导剂,通过Keap1/Nrf2/ARE通路激活Ⅱ相酶和抗氧化酶的转录。Ⅱ相酶和抗氧化蛋白可发挥慢速、长效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目前已经发现食品中有9类亲电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开发食品中的亲电物质,将成为功能性食品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将组织或细胞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差异基因量化,是探索基因功能和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中分子机理的必要手段。储粮害虫是严重危害储藏粮食的一类害虫,从转录组水平揭示储粮害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功能、抗药性分子机制等成为研究热点,极大促进了对储粮害虫特别是无参考基因组信息的害虫的研究。因此,本文系统性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组织特异性基因、与微生物互作机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磷化氢抗性机理和植物精油杀虫机理研究六个方面综述了转录组学在储粮害虫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储粮害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对进一步进行储粮害虫防治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玮琳  魏富强  韩剑众 《食品科学》2015,36(23):295-300
脂质体是由双亲性物质如磷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具有类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闭合囊泡,因其具有保护、运载、靶向和缓释等特点,目前已在食品营养、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能。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性质及特点,重点综述了脂质体在脂类、抗氧化剂、酶与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食品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最后概述了脂质体作为食品营养因子运载体系在模拟体外胃和肠道消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Aflatoxins in spices marketed in Portuga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eventy-nine prepackaged samples of 12 different types of spice powders (five cardamom, five cayenne pepper, eight chilli, five cloves, seven cumin, five curry powder, five ginger, five mustard, 10 nutmeg, 12 paprika, five saffron and seven white pepper) were selected from supermarkets and ethnic shops in Lisbon (Portugal) for estimation of aflatoxins by immmunoaffinity column clean-up followed by HPLC. Aflatoxin B (AFB) was detected in 34 samples of prepackaged spices (43.0%). All of the cayenne pepper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levels ranging from 2 to 32 µ g AFB / kg. Three nutmeg samples contained levels ranging from 1 to 5 µ g/kg, three samples had levels ranging from 6 to 20 µ g/kg, and there were two with 54 µ g/kg and 58 µ g/ kg. Paprika contained levels of aflatoxin B1 ranging from 1 to 20 µ g/kg. Chilli, cumin, curry powder, saffron and white pepper samples had levels ranging from 1 to 5 µ g/kg. Aflatoxins were not detected in cardamom, cloves, ginger and mustard. None of the samples analysed contained aflatoxins B2, G1 and 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