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连翘叶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杨建雄  朱淑云  李发荣 《食品科学》2002,23(12):120-123
用水杨酸法研究连翘叶茶提取物(FSE)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组织及肝线粒体、微粒体中丙二醛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研究FSE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FSE可以清除·OH,抑制·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少红细胞溶血,减轻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可以得出FSE具有明显的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宁夏地区种植的8种马铃薯总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酚酸种类及其含量;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模型比较8种马铃薯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黑美人总酚含量最高,为400.38 mg/100 g,夏波蒂总酚含量最低,为233.93mg/100g;费乌瑞它黄酮含量最高,为107.39mg/100g,庄薯3号黄酮含量最低,为33.17mg/100g;所有品种马铃薯的主要酚酸物质均为绿原酸,其中黑美人含量最高(91.46%);绿原酸含量与酚酸、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酚酸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黄酮含量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绿原酸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黄酮、多酚、精油含量及精油组分为活性成分指标,以DPPH·、ABTS+·及·OH清除率为抗氧化能力指标,对比阴干、晒干、烘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5种干燥方法对生姜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生姜叶相比,经过不同干燥处理后生姜叶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有所下降。其中,冷冻干燥处理后的生姜叶黄酮、多酚及精油含量均是最高,分别为21.62 mg/g、1.56 mg/g和1.91%;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化能力最高,分别为70.42%、79.65%和63.41%。其次分别为烘干、真空干燥、阴干及晒干。通过GC-MS分析,新鲜及5种干燥方法得到的生姜叶精油共鉴定出33种组分,其主要组分为α-柏木烯、乙酸异龙脑酯、(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及甲基庚烯酮,主要分为7大类,分别为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酸类、酮类及酯类。综合比较,冷冻干燥对生姜叶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保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薯尖品种、为薯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品种薯尖(福薯7-6、福薯18、宁菜、7001)的叶、茎尖、柄、茎4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且以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衡量指标,分析了4个品种各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实验表明:4种薯尖的总多酚含量介于4.42~98.15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介于0.97~36.17mg RE/g DW,DPPH·清除率介于5.13~53.1 mg trolox/g,总还原力介于5.65~115.00 mg Vc/g,·OH清除能力介于0.04~0.06(Vc mg/g),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介于27.11%~54.50%;在4个部位间,叶、茎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部位;4种薯尖中只有福薯7-6和福薯18在叶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且各个品种在茎尖和柄部位的·OH清除能力均无显著差异;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正相关。总而言之,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经过筛选认为7001品种薯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优质抗氧化剂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地区6 种不同品种的红树莓营养叶片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使用3 种方法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多酚类物质。结果表明,6 种红树莓叶片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与原花青素含量。欧洲红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56±0.06)mg/g和(3.77±0.06)mg/g;哈瑞泰兹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06±0.04)mg/g。3 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中,红树莓叶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红树莓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9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出红树莓叶提取物中的13 种多酚类物质,其中有6 种酚酸和7 种类黄酮,主要酚酸为鞣花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等;主要类黄酮为芦丁、儿茶素、表儿茶素、金丝桃苷等。  相似文献   

6.
树莓功能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莓被称为第三代水果,在欧美国家广受欢迎,拥有众多美名,在国内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产量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树莓受到重视正是因为其含有的多种功能因子,例如花色苷、树莓酮、鞣花酸等.现代研究证实这些功能因子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抑制肥胖和美肤等功能活性,因此树莓引起食品、医药和医疗美容等行业的关注.介绍了树莓营养成分组成,重点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树莓中受关注较高的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花色苷、树莓酮和鞣花酸的生理活性和体内代谢方式,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对其产生的影响,还指出目前树莓功能因子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树莓功能因子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未来树莓功能因子的开发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组成及活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变娜  王敏  曹静  汪有科 《食品科学》2013,34(13):34-38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活性的差异,揭示梨枣叶茶抗氧化功能品质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陕北地区5—8月份矮化密植枣园生长的梨枣嫩叶制成的梨枣叶茶为研究材料,比较总酚、黄酮和VC含量及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清除率)的差异性。结果:7月、8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于5月和6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梨枣叶茶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以及VC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29.94±0.28)~(42.65±0.56)mg/g(以没食子酸计),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16.61±0.39)~(25.21±1.53)mg/g(以芦丁计),VC含量变化范围为136.5~324.6mg/100g。梨枣叶茶检出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它们的含量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芦丁是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最高含量达到60.11mg/100g。梨枣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呈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与VC含量相关性不大。结论:夏季采收的梨枣叶茶抗氧化活性强,芦丁是构成梨枣叶茶酚类物质最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确定树莓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红树莓为实验原料,使用乙醇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红树莓中鞣花酸,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树莓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鞣花酸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8 min、提取温度60 ℃、乙醇浓度50%、液料比19:1、微波功率411 W,此条件下测得鞣花酸提取量为(82.75±1.05) mg/100 g,高于传统盐酸水解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所测树莓鞣花酸提取量。实际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吻合,因此本实验得到的最优条件准确可靠有参考应用价值。微波辅助溶剂法所得鞣花酸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都显著高于传统盐酸水解法所得鞣花酸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说明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不但提取时间短暂,提取溶剂用量少,而且更好的保护了树莓鞣花酸的抗氧化活性,可为树莓鞣花酸工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昆仑雪菊茶总黄酮的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昆仑雪菊茶总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13 min、浸提温度98℃、料液比178(g/mL),总黄酮得率为(20.39±0.07)%。最优条件下浸提物的DPPH·清除能力、铁还原力的IC_(50)分别为(82.40±1.98),(137.98±1.56)μ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1 427.89μmol TE/g·DW,证明昆仑雪菊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大叶千斤拔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2 min,料液比(m大叶千斤拔∶V乙醇)1∶6 (g/m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 ℃,该条件下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75.47 μg/mg;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分别为0.044 9,0.212 3 mg/mL,总抗氧化能力及对Cu2+和Fe3+还原能力的IC50分别为0.389 6,0.221 9,0.731 7 mg/mL。说明建立的最佳提取工艺可有效获取大叶千斤拔总黄酮成分;大叶千斤拔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提高云南引种油橄榄的经济附加值,采用生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引种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多酚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筛选不同用途优良茶叶品种。结果表明: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含量为66.66~117.39 mg/g,总酚含量为35.63~55.81 mg/g,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较高的5个品种为柯基、鄂植8号、豆果、城固32和尖叶木樨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的黄酮类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242.17~5 447.71 μg/g、818.48~2 707.34 μg/g、40.29~1 241.30 μg/g和1.35~5.17 mg/g,主要多酚类物质为橄榄苦苷(4.22~26.00 mg/g)、山楂酸(4.19~11.44 mg/g),其次为羟基酪醇(998.08~6 164.13 μg/g)、红景天苷(189.16~7 940.99 μg/g),其他多酚类成分含量较低。经聚类分析,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分为5个亚类。柯基、鄂植8号、豆果3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及多酚类成分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抗氧化功能茶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以5种海棠叶制成的茶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PPH·,ABTS+·清除力测定以及总还原力测定等方法对其抗氧化成分及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按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评审方法》对海棠叶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五种海棠叶茶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69.32±2.16)89.54±1.14mg/g,雪球海棠最高,钻石海棠最低。5种海棠叶茶检测出酚类物质有没食子酸、原花青素B2、根皮苷、绿原酸、芦丁、栎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其中根皮苷含量最高。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王族海棠,湖北海棠,雪球海棠在DPPH·,ABTS+·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上均明显高于草莓果冻与钻石海棠。茶叶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湖北海棠叶茶比较,王族海棠、雪球海棠叶茶色泽均匀,香气浓耐闻,口感醇香,具有茶涩味,整体品质佳。结果表明,王族海棠、雪球海棠叶茶抗氧化能力强,茶叶品质佳,开发成新型茶叶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红树莓含有的花青素、鞣化酸、黄酮、水杨酸等营养成分,并重点阐述了红树莓在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的医疗保健作用。同时为了尽可能保留红树莓的全部营养成分,采用正交实验研制了红树莓果肉果汁饮料,为人们提供一种高价值的健康饮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多酚(TP)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为一种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由于其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和独特的生物活性,因而在很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生理活性、抗氧化作用机理、分析方法、应用领域及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选取以江西为代表的丘陵红壤区生长的茶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外源Se、Zn并进行N、P调控,研究一芽二叶和老叶中Se、Zn、Al、Mn四种元素含量、茶多酚含量以及茶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期探寻在降低茶叶中Al、Mn含量的同时提高茶叶自然品质的新种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N、P调控外源Se、Zn进行种植后,一芽二叶和老叶中Se、Zn含量升高,最多分别提高255.65%和100.45%;Al、Mn含量降低,最多分别降低39.27%和35.85%;茶多酚含量提高,并且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种市售抹茶茶汤理化指标、多酚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抹茶汤的pH值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色泽明亮度增加但黄蓝度降低。同时,一泡茶汤较二泡、三泡茶汤具有最优的色香味感官品质。此外,两种抹茶茶汤的总多酚含量、多酚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但均随冲泡次数递减;UPLC所分析茶汤中的9种化学物质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成分依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枸杞芽茶、枸杞叶茶为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料液比1∶40、温度96℃、时间30 min)制备枸杞芽茶与叶茶提取物并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对枸杞芽茶与叶茶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为指标对枸杞芽茶、叶茶茶汤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枸杞芽茶、枸杞叶茶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分别为6.32%、2.96%。枸杞芽茶与叶茶提取物中天冬氨酸(3230.41、2440.96μg/g)、天冬酰胺(3754.77、3495.57μg/g)、组氨酸(5585.26、2825.17μg/g)以及亮氨酸(4376.09、1051.00μg/g)含量较为丰富。枸杞芽茶与叶茶提取物相比抗氧化活性较强,二者对DPPH自由基(IC50:147.63、241.23μg/m L)、ABTS自由基(IC50:109.87、145.32μg/m L)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46.58、54.32μg/m L)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与叶茶相比,枸杞芽茶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普洱大叶种红茶和熟茶的挥发性组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普洱大叶种红茶和熟茶的挥发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结合组分香气阈值和气味活度值讨论各组分在茶叶呈香中的贡献。结果 20种挥发性组分中,红茶中呋喃型氧化芳樟醇、芳樟醇、苯乙醇、α-松油醇、香叶醇和棕榈酸甲酯的含量为熟茶的4~72倍,而熟茶中1,2,3-三甲氧基苯、1,2,4-三甲氧基苯、顺式茉莉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含量为红茶的16~610倍。呋喃型氧化芳樟醇两种异构体含量在红茶和熟茶中优势构型表现出一致性,而橙花叔醇2种异构体含量在红茶和熟茶中优势构型表现出不一致性。结论从20种挥发性组分在熟茶和红茶中的气味活度值角度对比,苯甲醛、呋喃型氧化芳樟醇、芳樟醇、β-环柠檬醛、1,2,3-三甲氧基苯、1,2,4-三甲氧基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和棕榈酸甲酯9个挥发性组分在红茶和熟茶呈香均有实际的贡献,其中呋喃型氧化芳樟醇、芳樟醇和棕榈酸甲酯在红茶中呈香贡献远高于熟茶,而1,2,3-三甲氧基苯,1,2,4-三甲氧基苯在熟茶中的呈香贡献远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树莓干红酒的抗氧化活性,对树莓干红酒进行超声处理,以处理后树莓干红酒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声处理功率,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处理温度对树莓干红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处理功率150W,超声处理时间15min,超声处理温度50℃。在最优化条件超声处理下,树莓干红酒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79.16%,与未经超声处理比较,树莓干红酒酚类物质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增长率分别为13.70%,21.11%,22.64%,21.78%。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树莓干红酒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