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杨丹红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期诊治等方面来论述杨丹红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见解和临床经验,总结杨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辨证取穴的原则及规律,并举案例佐证。[结果]杨丹红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肝郁脾虚而致冲任失调,治疗上采用针刺调周法,即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分别在排卵期、行经期、经后期等生理时期随证配伍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杨丹红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经验在临床上行之有效,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刘启廷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刘启廷教授对带下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健脾益肾化浊汤在,临床实践中的辨施要点,阐述刘启廷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并举案例佐证。[结果]刘启廷教授根据带下痛多因脾肾虚损,湿热毒邪内蕴,致使带脉失约的病因病机,以健脾益肾化浊为治法,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随证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刘启延教授运用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带下病临床疗效显著,对带下病的中医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于增瑞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等妇科常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于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三则典型验案出发,对其辨治理论、遣方用药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其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结果]于教授所运用的益肾暖宫、调冲健脾助孕,养阴化燥、固冲止血治崩漏,行气活血、化瘀散结袪癥消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平衡阴阳、攻补得法"的治则恰当;3名患者均取得理想疗效。[结论]于教授在临床上强调整体论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西医检测的辅助作用;在治疗妇女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方面的辨治经验成效明显,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刘喆教授针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病机、针刺取穴及针刺手法等方面阐述刘喆教授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总结刘教授治疗不同证型特发性震颤的取穴原则、规律及其针刺手法特点,阐述刘教授对该病的治疗策略,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刘喆教授从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年龄依赖性的气血亏损、肝肾不足是特发性震颤的常见证型之一,在辨证上注重从症状、舌象、脉象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上重在补气养血、填精益髓、滋养肝肾,根据症候选用具有养血补气、益髓息风、补肝益肾等疗效的穴位,尤其重视对头部的取穴,并且善于应用风池穴的优势,配合特定的针刺手法,使刺激直达病所,从而舒张脑部血管解除痉挛状态,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刘喆教授治疗特发性震颤经验独到、疗效显著,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于红娟主任中医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遣方用药特色,为中医药治疗盆底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跟随导师临诊,聆听教诲,仔细研读相关论文、论述,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研究其临证思路及辩证规律,探析于师的临床经验。[结果]于师在中医整体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提出该病基本病因病机为脾肾肝三脏失调,导致气机下陷,水液精微运化失常,肌肉失养,筋脉松弛,提系无力,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上提出补肾健脾之外,尚需重视肝的疏泄调达,总结出"益气固脱方",以僵蚕为佐使,辅助黄芪等共奏脾肾肝三脏同治之功,并根据三脏病变轻重偏颇辨证加减用药。[讨论]于师运用传统中医药辨证施治,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上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刘喆教授运用腹背交替针刺法治疗慢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阅读古籍、归纳分析,从慢性抽动障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穴规律、针刺方法等方面,阐释刘喆教授对此病的独特见解与治疗方法,并附病案以证其效。[结果]刘喆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脾虚肝亢,因病程日久,易致肝肾两虚,虚风内动,究其根本为阴阳失衡。针刺治疗宜抑阳扶阴,调和一身阴阳气机。选用头皮针与腹、背部穴位,配合局部对症取穴,腹背交替,辅以捻转手法,所举病案中患者病情好转。[结论]刘喆教授用腹背交替针刺法治疗慢性抽动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傅萍教授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何氏妇科外姓传人,潜心杏林40余载,诊治女科诸疾经验颇丰。现将傅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不寐经验择要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围绝经期女性不寐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傅萍教授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取精用弘,对《黄帝内经》尤为推崇,临证常以其专论妇科部分为辨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柴可群教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门诊,整理相关医案,分析柴师对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和临证用药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柴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损与气滞、血瘀、湿浊、痰毒等邪实互结,采用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的四则和健脾补肾、化痰解毒、疏肝解郁、温阳通络四法进行辨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肺脾肾虚、痰毒血瘀证,柴师拟补肺益气、健脾益肾、化痰解毒、活血化瘀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显著,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吴金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并分析记录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吴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从脾治肾,同时兼顾补益气阴,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所举医案中医辨病为水肿,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祛除湿浊瘀血,邪去正安,疗效显著。[结论] 吴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详辨病因病机,标本兼治,治疗上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据证化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顾锡镇教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顾锡镇教授抄方学习,收集相关病案,分析顾锡镇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顾锡镇教授认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机,治法应以益肾养肝、化痰通瘀法为主。治疗上应注意平补肝肾、顾护正气,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成果辨病用药,取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治以益肾养肝、化痰通瘀,用药上重用制首乌,并根据复诊症状随证加减,诸症好转。[结论]顾锡镇教授采用益肾养肝、化痰通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颖教授临诊,收集刘颖教授临床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病例,对刘颖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辨治方法、取穴思路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刘颖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亏虚四方面,涉及经脉主要有胃经、脾经、肝经、膀胱经和任、督、阴跷与带脉,辨证时通过大便、兼症及舌脉情况辨虚实寒热及病变经脉,治疗上将患者按虚实分类,重视从带脉进行调节,强调疏调带脉经气;辨证选穴并配合大肠、胃或小肠的下合穴、募穴,以调畅腑气、补虚泻实;刺法以泻法或平补平泻为主。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便秘,辨为气秘证,治疗上以调节带脉为主,使其约束功能正常,联用大肠之下合穴及募穴以通降腑气,配太冲、气海、三阴交穴疏肝行气健脾,疗效良好。[结论]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辨证准确、选穴精当、思路清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检索年限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31日,分析针灸治疗DN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78篇,针灸处方110个,现代针灸治疗DN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依次是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经外奇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胃脘下俞;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特定穴选取以五输穴为最多;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是下肢和背腰部。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效聚类群,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得出肾俞和足三里同时出现的支持度最高。[结论]针灸治疗DN遵循脏腑辨证结合经络辨证、从病因病机论治、局部取穴和随症取穴相结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采集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陈华德教授的临床经验记录,对陈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陈华德教授基于治病求本的中医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梅尼埃病上强调辨证取穴,体针、头针、耳针多种针法并用,同时着重于中药汤剂的结合。[结论]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有独到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阐述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为切入点,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韩延华教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韩延华教授认为痰邪是产后抑郁症的关键因素,责于肝脾肾三脏。脾肾亏虚,虚则生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扰清窍是其最终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痰火上扰型、气郁痰阻型、脾虚痰凝型。治疗上始终以祛痰作为总纲,辨证治疗,气郁者当疏肝解郁以顺之,脾虚者当健脾祛痰以补之,痰火者当涤痰祛热以清之,临证加减,收效甚佳。所举验案为气郁日久,痰火上扰型,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显著。[结论]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理论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的选穴规律。 [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3)、中国知网(CNKI,1979—2013)、维普(VIP,1989—2013)、万方(WANFANG,1990—2013)4个文献数据库中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推拿处方, 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 使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 统计所有穴位和最常见穴位的频次、比例, 以及核心穴位组合特点。[结果]筛选出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处方共61条, 以虚证为主, 占所有证型频次的85.14%, 其中肺脾气虚证出现46次, 占总频次的62.16%。推拿处方61个, 涉及穴位57个, 以脊柱、肺经、脾经、腹、内八卦、肾经等小儿特定穴使用频次较高。常用穴位组合共75个, 其中2个穴位的穴对有29个, 3个穴位的穴位组合29个, 4个穴位的穴位组合14个, 5个穴位的穴位组合3个, 推拿治疗肺脾气虚证RRTI的核心穴位组合为脊柱、肺俞、脾俞、足三里、肺经、脾经、肾俞。[结论]推拿治疗肺脾气虚证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 重用捏脊, 结合针灸特定穴以扶正, 补益肺、脾、肾三脏, 达到培土生金, 补肾益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金肖青教授防治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学习,收集金教授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病案,从病因病机、预后判断、分期治疗等角度总结金教授预防与治疗难治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金肖青教授认为,难治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为面瘫日久,痰、瘀等病理因素阻滞经络,或正气不足、脉络失养,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在面瘫早期即进行预后判断,分期规范治疗,辨证基础上予以祛瘀、化痰、扶正,是金师防治难治性面瘫的关键。所举病案为难治性面瘫,患者证属风痰阻络,面瘫早期预后判断较差,金教授分期治疗,以通络化痰为原则,兼顾整体,防治结合,效果良好。[结论]金肖青教授早期即进行预后判断、分期规范治疗防治难治性面瘫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医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50篇,总结其取穴规律,发现天枢、足三里、中脘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局部取穴以腹部穴位及相关脏腑背俞穴为主;循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经穴为主,肝脾两经穴位不可忽视;配穴多以八纲、脏腑辨证取穴,并注重宁心安神。并对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了分析,为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195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库,从腧穴、经络、特定穴、选穴部位及刺灸方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选穴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总共纳入35篇相关文献,涉及74个穴位,频次为216次,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等,以合谷、阿是穴、天突等最为常用,方法以针刺为主,大肠经和胃经是最常选用的经脉。[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注重经络辨证结合脏腑辨证,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并且重视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便秘,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理论依据,并对循经配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及特定穴应用等四种配穴方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常规治疗便秘的穴位,在临床实践中,以更好地发挥针灸临床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神门穴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总结,从穴名穴性、刺灸操作、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神门穴的针灸临床价值。神门穴为手少阴经原穴、输穴,针灸操作中可针可灸,补泻手法强调辨证论治,多用泻法。《针灸大成》中神门穴被广泛用于心部、神志、肺部、脾胃、泌尿系统、肢体经络、五官等病证的治疗。在针灸操作中可单穴使用,也可与其他腧穴配伍使用,与其配伍腧穴绝大部分有特定穴属性且归属于手太阴、手厥阴和足太阳经,其中以配伍鱼际穴和大陵穴出现频次最高。在针灸临证使用神门穴时应注意辨证施治,重视腧穴配伍与刺灸操作,这对神门穴的现代临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