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WS2001变速箱同步器油品评定台架研究了GL-5 75W/90重负荷齿轮油、重负荷多效齿轮油75W/90,80W/90,80W/140,柴油机油CF-4 15W/40和SJ/CD 15W/40等油品对WS2001惯性锁环式同步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不同,导致同步器失效的形式不同。CF-4 15W/40和SJ/CD 15W/40汽柴油机通用机油虽能保证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但同步器试验件磨损严重,易产生磨损失效;GL-5 75W/90、75W/90重负荷多效齿轮油、80W/90重负荷多效齿轮油、80W/140重负荷多效齿轮油等在前期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氧化衰变后易发生同步器打齿,导致打齿失效。变速箱油的黏度、抗剪切性能和氧化安定性对同步器运行性能具有一定影响,选用和研发新型变速箱油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采用CF-4 15W/40发动机油,在自行研制的WS2001变速箱同步器油品适应性评定试验台上对同步器发生磨损失效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变速箱同步器的换挡特性曲线、摩擦因数与换挡次数的关系曲线,以及观察试验前后摩擦副的表面形貌,探究同步器磨损失效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换挡次数的增加,换挡位移急剧增加,换挡拨块磨损加剧,难以压紧结合套与锥体,导致同步器失效;在换挡过程中,摩擦副表面不断被磨损而出现新的接触面,摩擦因数变化较为平缓,摩擦力矩保持较好,但油品不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稳定或足够强度的表面膜,引起摩擦副磨损;发生磨损失效的试验件均出现较大的磨损,试验后铜滑块上可见明显的磨损面和磨损卷层,锥体表面出现划痕,同步环表面存在剥落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MRS-1J四球摩擦试验机、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和EHD2油膜厚度测定仪等考察两种手动变速箱油在SSP180同步耐久性试验前后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前后油品理化性能基本无变化;能通过SSP180同步耐久性台架试验(循环10万次)的油品试验前后的四球摩擦因数平稳保持在0.10左右、SRV摩擦因数平稳保持在0.14左右,最大无卡咬负荷、四球磨斑直径、SRV水平、垂直和平均磨斑直径无明显变化,同步耐久性试验后的油品油膜厚度随着试验速度的增大保持性较好;不能通过SSP180同步耐久性台架试验的油品,在同步耐久性试验后的四球摩擦因数和SRV摩擦因数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所下降,随着试验时间由10 min 延长到 120 min,试验前后油品SRV摩擦因数分别从0.16降至0.09、0.15降至0.07。油膜的稳定性、摩擦因数的大小和稳定是影响油品能否通过SSP180变速箱同步耐久性试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3种高碱值磺酸钙清净剂对手动变速箱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HFRR高频往复试验机、SRV摩擦磨损试验机、MPR抗微点蚀试验机以及Automax同步器台架试验机对摩擦因数、磨斑磨痕以及磨损量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磺酸钙清净剂均具有减摩抗磨作用;在加入量(w)为1%时,3种清净剂中,钙含量和碱值最高的磺酸钙C对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改善效果最佳,摩擦因数、磨痕直径、MPR辊子宽度变化率最小,Automax同步环的轴向磨损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使用自主研制的复合剂调制了手动变速箱油。使用SRV试验机对油品的抗磨损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了考察,使用三维形貌仪对油品的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参比油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SSP180台架试验验证了参比油和研制油的摩擦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油品在选用的SRV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特性与台架试验的同步耐久性对应性良好,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0.115以上)且保持平稳或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小的磨斑(平均磨斑直径小于0.45 mm)且磨斑形貌好的油品能够顺利通过SSP180同步耐久性台架试验(循环10万次)。  相似文献   

6.
目前评价发动机油燃油经济性的台架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给节能型发动机油的研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四球试验机也不能满足车辆齿轮油减摩性能评定的要求.SRV-4型摩擦磨损试验机集点,线,面等多种摩擦副于一体,能较为真实地模拟多种台架试验评价润滑油及添加剂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并自动绘制摩擦因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直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7.
抗磨液压油台架试验条件苛刻,造成高压泵摩擦副磨损的因素较为复杂,我国高压泵试验元件的材质、加工及热处理工艺等与进口泵不近相同,因此对摩擦副磨损的评定既要使油品评定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又要能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磨损机理的分析是试验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试验泵的磨损系统出发,结合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抗磨液压油台架试验高压泵摩擦副的磨损机理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此项研究不仅为我国抗磨液压油品质量评定提供了分析的重要依据,而且也为高压泵摩擦副磨损评估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昆仑MTF18手动变速箱油的研发背景及产品的性能特点,该油品突出的特点是防腐性、热氧化安定性、密封适应性、抗磨耐久性好,不同粘度牌号的昆仑MTF18手动变速箱油通过了密封适应性试验、FZG齿轮机试验、L-60-1及Mack循环等台架试验,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APIMT-1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报道了商用车手动变速箱油品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商用车手动变速箱油评价体系中主要关注油品的同步器啮合性能、抗点蚀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承载性能、传动效率及剪切安定性,但这些性能均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以OEM自身的需求为主,因此,我国需要结合自主变速箱的技术和自身的路况来建立适用于中国商用车手动变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北美、欧洲手动变速箱油的发展历程和油品规格的演变,阐述了手动变速箱油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对下一代手动变速箱油的主要评定方法进行介绍,下一代变速箱油在磨损性能、承载能力以及抗点蚀性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新规格的推出将加速齿轮油性能的提升,油品市场也将在新规格的基础之上发展符合OEM要求的高性能手动变速箱油。建议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满足国内汽车工业要求的新的手动变速箱油规格。  相似文献   

11.
以舰用汽轮机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球试验机、FZG齿轮试验机和SRV-Ⅳ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不同“四球法”标准试验方法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定性分析和Pearson系数回归方法,研究舰用汽轮机油“四球法”摩擦学性能与“FZG法”和“SRV法”评定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四球法”评价舰用汽轮机油的抗磨性时,试验载荷和试验机转速是影响油品抗磨性表现的关键因素;定性分析和Pearson系数回归显示,按SH/T 0189—2017标准方法进行四球试验,当试验载荷为147 N、试验机转速为1 200 r/min时,测定试验油的摩擦学性能与ASTM D4172—94、ГОСТ 9490—75呈高度线性正相关,与SH/T 0847—2010(SRV试验)呈极强线性正相关。同时,采用GB/T 3142—2019试验方法(四球法)测定试验油的承载能力与FZG试验结果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变速器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不断变化的转速、负荷下工作,特别是公交车辆的手动变速器,换挡频繁,同步器的接合频率高,对变速器的使用维护以及合理用油都有较高要求.文章对公交车手动变速器在用油进行了跟踪分析,对比不同品牌油品的实际使用效果,找出了某些车辆齿轮油用于公交车手动变速器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选用长城GL-5 85W-140和长城GL-490车辆齿轮油在公交车上做行车试验,考察了长城车辆齿轮油在公交车手动变速器上的适应性和换油期,强调了合理用油与维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高压抗磨液压油评定模拟台架的研制与模拟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符合Denison HF-0高压抗磨液压油规格标准建立的高压泵评定台架系统复杂,测试费昂贵,本文以经济和优化角度,多方面提出高压抗磨液压拟评定台架的设计思路和模拟方法。采用D78B-03-1R叶片泵代替大型台架的双作用T6D泵和5MCY 14-1B小柱塞泵代替Sundstrand泵,根据静压支承的设计原理,选择最佳的模拟参数,建成的小模拟台架,其试验的压力,温度和时间完全模拟大评定台架的强化试验条件,此后将优化模拟台架的评估方法,用于筛选抗磨液压没配方。  相似文献   

14.
节能型汽油机油及有机钼减摩剂减摩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节能技术是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而提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适当降低内燃机油粘度和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来实现。文章借助从德国OPTIMOL公司引进的SRV@4型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满足ASTMD6425方法的球-盘摩擦副,利用SRV@4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参数可实现动态控制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模拟试验条件,模拟内燃机“边界-混合”润滑状态,测定确定条件下油品的摩擦系数,该方法对程序ⅥB台架试验的通过油和失败油有较好的区分,且对油溶性有机钼减摩剂减摩效果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区分性。  相似文献   

15.
按照欧洲润滑剂和燃料油性能试验协调委员会CEC L-88-02方法,使用PSA TU5发动机作为试验机,建立轻负荷发动机油评定台架。选择参考油RL216和试验油进行台架测试,进行汽油机油的高温沉积物和活塞环粘结的测试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参考油的标定试验结果满足方法标定范围。台架试验重复性较好,可以考察发动机油的运动黏度增长、活塞沉积物、活塞环粘结、机油消耗等指标,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种类发动机油的高温抗氧化及清净性。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油的锌、磷含量有上升趋势,运动黏度增长与机油消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降低发动机油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有利于通过TU5台架测试。TU5发动机台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为我国高档发动机油的研制提供台架支持和评定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考察了亚磷酸烷基酯、酸性磷酸酯胺盐和硫代磷酸酯3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三维轮廓形貌仪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MTM2型微牵引力试验机考察了油品的牵引因数,采用VKA 110四球试验机测试了油品的温升情况。结果表明:3种含磷剂均不同程度改善了150BS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其中酸性磷酸酯胺盐在150BS基础油中具有更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在承载能力、牵引因数和温升方面对油品具有更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