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的病人,一旦脑内出现新的异常强化灶时常需要考虑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
伤,常规磁共振检查较难鉴别。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是反映组织微观血流动力学信息的一项新技术,可
对二者鉴别提供更多信息,本文就近年PWI 在诊断肿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胶质瘤患者,放疗后进行影像随访,行常规MR及PWI检查。结果 48例胶质瘤患者,复发30例,放射性脑损伤18例;肿瘤复发组强化形态呈结节样和最大强化宽度≥5mm的比例分别为76.67%和80.00%,均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肿瘤复发组强化形态呈地图样比例为10.00%,明显低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肿瘤复发组相对脑血容量(r 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 CBF)分别为2.12(1.02-4.81)和1.90(0.81-4.60),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肿瘤复发组和放射性脑损伤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增强扫描和PWI检查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PWI可提供r CBV、r CBF、r MTT等参数,为脑胶质瘤患者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1 H-MRS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出现异常强化区的患者进行1 H-MRS检查。分析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1 H-MRS表现,对复发、损伤、正常脑白质病灶的Cho、Cr、NAA峰高与Cho/Cr、Cho/NA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比值参数(Cho/Cr、Cho/NAA)的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复发灶Cho/Cr(2.672士0.694)、Cho/NAA(3.116±1.016)高于损伤灶Cho/Cr(1.297±0.312)、Cho/NAA(1.335±0.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H-MRS可明显提高复发与损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 脑胶质瘤单纯依靠手术清除率低于30%,术后结合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脑损伤比例占放疗总数的20%。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体征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如何尽早准确判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对后续治疗意义重大,亦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并重点。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肿瘤科收治手术治疗后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53例。放疗结束后3~6个月行PET/CT和多模态MRI复查,放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患者临床资料、PET/CT指标〔标准摄取值(SUV)、病灶正常组织比(L/N)〕及多模态MRI指标〔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局部脑血流量(rCBF)、胆碱/肌酸比值(Cho/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Cho/NAA)、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结果 随访结束后,失访6例,共完整收集147例患者有效数据。预后良好组107例,预后不良组40例,其中放射性脑损伤21例,肿瘤复发19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检出率、rMTT及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级、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性别、年龄、WHO病理分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检出率、rMTT及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患者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高于放射性脑损伤(P<0.05)。SUV、L/N、rCBV、rCBF、Cho/Cr、Cho/NAA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0.837、0.950、0.937、0.865、0.902。rCBV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AUC高于L/N、Cho/Cr(Z=4.173,P<0.001;Z=3.261,P<0.001),rCBV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最佳截点为1.44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8%、94.74%。结论 手术治疗后放疗的预后不良的脑胶质瘤患者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明显升高,同时脑胶质瘤复发患者以上指标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多模态MRI指标对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能力较PET/CT更佳,尤以rCBV最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1H-MRS在放射性脑病与胶质瘤复发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了解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的代谢规律.方法 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脑肿瘤患者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8~66岁,均采用1H-MRS检查.结果 脑胶质瘤瘤复发14例,放射性脑损伤9例,4例为胶质瘤复发合并放射性脑损伤.影像表现:脑胶质瘤复发:1H-MRS:Cho上升,NAA下降,可见Lac波升高.放射性脑损伤:1H-MRS:Cho、NAA和Cr均较低.结论 1H-MRS对判断脑肿瘤放疗后损伤还是肿瘤复发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SC灌注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脑血流量(rCBF),并同时取对侧正常白质的rCBV和rCBF,分别相比后得到相对比值,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各灌注参数比值,并采用ROC曲线评价rCBV和rCBF 相对比值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胶质瘤复发异常强化灶的rCBV和rCBF相对比值分别为2.78 ± 1.01和1.89 ± 0.82,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的0.76 ± 0.42和0.47 ±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CBV相对比值≥1.88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的特异性为100.0%,rCBV相对比值≤0.62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CBV比值取1.88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100.0%、96.4%。rCBF相对比值≥1.96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特异度为100.0%,rCBF相对比值≤0.45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CBF相对比值取0.85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90.0%、92.8%。结论:磁共振DSC灌注成像有助于对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11.
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对脑损伤大鼠肠屏障功能的监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变化规律,评价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对肠屏障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及脑损伤后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的水平,在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2h血浆DAO活性升高,呈双峰型变化,至伤后168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1hD-乳酸浓度已开始升高,后持续保持在高水平至24h下降至略高于正常,于72h形成另一小峰值。光镜下观察:于伤后可见绒毛略有水肿,生长稀疏,淋巴滤泡增生及中性粒细浸润,血管扩张等改变。结论脑损伤后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且一段时期内仍不能完全恢复。二胺氧化酶变化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适于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改变。D-乳酸变化很早,且于24h内维持高水平,有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门诊疑诊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435例.初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入院后常规先行膝关节B超检查,再行关节镜检查并把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35例中有410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25例无半月板损伤.该410例再经关节镜检查证实有404例半月板损伤,6例无半月板损伤,B超检查无半月板损伤的25例中,经关节镜检查证实5例半月板损伤,20例无半月板损伤.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B超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为97.5%,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76.9%,假阳性率为23.1%,假阴性率为1.2%.结论B超为非侵入性诊断措施,准确率较高,费用低,较膝关节关节造影和磁共振(MRI)检查有一定优点,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坏死(Brain radiation necrosis,BRN)的 MRI 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 本院10 例 BRN 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均行 MRI 平扫、增强扫描、灌注成像(PWI)。 结果:这10 例病例中8 例具有 MRI 的特异性表现:T1 WI 呈低信号,T2 WI 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灶外形不规则 呈粗大齿轮状,水肿沿白质蔓延呈爪状。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8 例呈低灌注,2 例呈无灌注;10 例脑血容量 (rCBV)均减低。 结论:BRN 与肿瘤复发在影像表现与临床上很相似,往往不易区分,容易误诊,应综合病人病 史、发病时间、MRI 平扫、增强扫描的特异性表现,同时结合 PWI 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15.
对大鼠脑基底节穿刺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结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结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7d时达高峰并维持这一高水平至损伤后30d,损伤后早期(2~4d)其反应限于伤口周围,随后波及整个同侧半球,但强度随与伤口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肌球蛋白的阳性细胞主要见于伤口周围,部分出现在皮质分子层。结果表明结蛋白表达增强与反应性胶质化密切相关,而肌球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收缩有关。文中还对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骨架蛋白表达改变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低场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DAI100例患者,行常规低场强MRI检查。结果:100例DAI共发现病灶297个,多数病灶呈片状或条状T1WI低或等信号及T2WI高信号;DAI常伴有其它类型颅脑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与人脑转移瘤中抑癌基因nm2 3 H1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 ,观察 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与 12例人脑转移瘤组织中抑癌基因nm2 3 H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③结果 nm2 3 H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 (WHOⅡ级 )高 ,而较高级别胶质瘤 (WHOⅢ级 )低 ,差异有显著性 (F =4 4 .895 ,q =7.4 0 9、4 .839,P <0 .0 1) ;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和复发性胶质瘤中nm2 3 H1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高 ,差异有显著性 (q =4 .5 4 9~ 18.0 0 3,P <0 .0 1)。④结论 nm2 3 H1在正常组织和低级别胶质瘤中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侵袭的作用 ,而在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性胶质瘤和转移性肿瘤中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生、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水宝能否减少脑外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从而起到预防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作用。方法:对2008-12~2009-12收入我院脑外科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金水宝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记录患者发病时一般情况,采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关于AKI分级标准,分别于入院时或入院第24小时内、入院第3d、入院第7d、入院第14d测量血肌酐(S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KI发生率分别为金水宝组1例(3.0%)、对照组7例(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可以减少脑外伤患者AKI发生率,可以起到预防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脑损伤脑组织匀浆SOD、MDA的含量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2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成功建立了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并测定了脑组织匀浆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改变,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血浆MDA的含量改变。结果:脑外伤后脑组织匀浆MDA血浆MDA及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而脑组织匀浆SOD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匀浆MDA,SOD分别呈正,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