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苦瓜和菜豆种子的超干燥贮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试验用氯化钙为干燥剂,将苦瓜种子合水量降至5.58%、4.09%、3.45%和2.71%,菜豆种子含水量降至7.44%、5.56%和4.55%。在室温下密闭贮存各批种子,6个月后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结果表明:低含水量的苦瓜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保持较高水平,超干处理能够提高苦瓜种子的耐藏性:各批菜豆种子中,含水量为7.44%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最高,含水量低于5.56%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下降,因此,菜豆种子不宜进行超干燥贮存,但适度干燥有利于延长菜豆种子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2.
红麻种子超干贮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粤丰1号和青皮3号红麻种子为试材,进行超干贮藏研究。两品种种子的原始水分分别为13.69%和10.72%,经日晒降水至8.37%和9.10%,再用硅胶作干燥剂,将粤丰1号种子水分降至5.80%、4.65%、3.51%,青皮3号种子水分降至6.45%、5.22%、4.51%、3.70%。各水分种子分别密封贮藏于室温和0~5℃低温下,11个月后取出种子经室内水分平衡后测定生活力和活力。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和低温下适当低水分贮藏,均可使红麻种子保持较高生活力和活力。粤丰1号最佳水分,室温下的4.65%,低温下的8.37%;青皮3号最佳水分,室温下为4.51%,低温下为9.10%。  相似文献   

3.
向春阳  王景升 《种子》1997,(2):26-29
本试验选择茄科的茄子、番茄和辣椒各3个品种,于1993年—1995年进行了活力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劣变测定法、盆栽幼苗检验法和发芽测定法在测定茄科3种作物的种子活力水平、判断种子的耐藏性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四唑(TTC)定量法、电导率测定法也可测定3种作物种子的活力水平,但不能反映种子个体活力水平,只能反映种子群体的活力水平。此外,本试验总结出了茄科的茄子、番茄和辣椒种子在控制劣变测定种子活力时所要求的特定含水量,分别为22.0%、21.0%和19.0%。  相似文献   

4.
张国盛 《种子》1997,(2):14-16
用IDS法处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种子,发现死种子较活种子拥有较高的含水率.干燥过程中,死种子水分散失速度比活种子快,在干燥到8~10h进行分离可清除27%左右的种粒,使下沉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从75%和4.39提高到91%和5.85,并且拥有较高的抗低温损伤和高温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超干贮藏对生菜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施君  陈润政 《种子》2002,(6):37-38,40
试验以氯化钙为干燥剂,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17%、4.48%、3.13%和2.71%。每隔三个月取出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一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生菜种子开放贮藏时生活力和活力下降最快,经过脱水干燥的种子耐藏性增强,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的各项生活力和活力增强,2.71%含水量的生菜种子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超干贮藏对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李毅  陈拓  安黎哲 《种子》2006,25(10):1-5
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以研究对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耐脱水性较高,含水量分别降至4.67%和3.89%,种子活力虽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膜也能够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脱氢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呼吸强度都较高,可见4.67%和3.89%分别是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的最适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烟草种质库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美玲 《种子》2005,24(11):53-55
本文分别通过对1994、1995和1998年3次入库的1 000多份烟草种子进行活力监测,得出结论为:不同年度采收的烟草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差异较大,1980、1984、1985、1988、2000和2001年采收的种子活力较高,而1981、1982、1987、1991、1994年采收的种子活力较低.从1994年以来对新采收的烟草种子贮藏前活力测定结果看出,造成种子活力年度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种子采收入库前的活力差异.种子采收入库前种子活力高,贮藏几年后仍可保存较高的活力.反之,如果采收时种子活力就比较低,在同样的条件下入库贮藏几年后种子活力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超低水分贮藏对几种高油分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应用氧化钙、氯化钙、硅胶为干燥剂,以不同剂量分别干燥油菜、萝卜、黑芝麻、白芝麻种子,研究超低水分贮藏对高油分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剂种类和剂量对种子失水速度有明显影响,用氧化钙或氯化钙干燥,种子失水速度较用硅胶干燥为快;干燥剂剂量愈大,种子失水速度愈快。干燥至低水分和超低水分的4种种子在常温下贮藏6~11个月,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无显著变化;油菜种子水分低至0.2%,萝卜低至0.3%,黑芝麻、白芝麻低至0.6%,均未发现干燥伤害和吸胀损伤。经50℃高温老化14天后,油菜种子水分为0.7%~3.5%、萝卜为0.6%~3.5%,黑芝麻为0.6%~3.5%、白芝麻为0.7%~3.9%,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活力。4种高油分种子耐干性均极强,采用超低水分贮藏可大大延长种子寿命。  相似文献   

9.
包衣大豆种子贮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芦春斌  黄上志  傅家瑞 《种子》2001,(3):6-7,34
“皖豆13号”大豆包衣种子,分别经日晒和烘干两种方法处理,水分降至10%以下,密封贮藏于0-5℃低温下12个月,种子的萌发均不受影响,烘干处理种子的活力指数无显著变化,日晒处理种子的活力指数极显著提高。根据本研究结果,认为包衣大豆种子经适度降水后低温贮藏。可以保持种用价值,降水方法以日晒为宜,低温(0-5℃)贮藏的最佳水分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种子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黄精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10%分别降至7%和3%,同时采用增湿法,使黄精种子含水量达到15%,在室温条件下贮藏5个月后,对黄精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超干贮藏条件是黄精种子活力有效保持的重要因素,适度超干是保持种子较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的重要途径.高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膜脂过氧化严重而使活力迅速下降.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72.5%.3)3%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CAT、POD和SOD活性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DA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子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群文  辛霞  陈晓玲  刘旭  卢新雄 《作物学报》2012,38(9):1665-1671
测定在南昌室温贮藏9年的含水量为10.6%、7.0%、6.0%、5.0%、4.0%和3.0%的水稻种子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浸出物电导率, 以及胚中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以期了解水稻种子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5.0%~6.0%的种子在室温贮藏9年后发芽率仍高于50%, 其他含水量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50%, 可认为5.0%~6.0%是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适宜含水量贮藏9年的种子吸胀12 h后, 胚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 与在-18℃贮藏9年的种子(对照)相比, 活性相当或下降幅度最小;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表明在适宜含水量下保持较高的APX和CAT活性, 可能是延缓种子生活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种子浸出物电导率和胚中MDA含量等未表现出与种子生活力和含水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此外含水量3.0%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含水量水平的种子, 表明过度干燥会产生干燥损伤。  相似文献   

12.
超干燥保存烟草种子的寿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美玲  卢秀萍 《种子》1998,(6):19-24
用1978~1993年采收并贮于干燥器中的烟草种子进行种子的含水量测定和发芽试验。这些种子的含水量在1.7729%~3.8943%之间,平均为2.3076%,均达5%以下的超干燥水平。同时,我们还测出这批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83.3%,并采用三处方法对超干燥烟草种子的寿命进行预测.从而得出烟草种子在超干燥条件下可以保存20~2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苦瓜种子初始含水量为8.81%,用氯化钙为干燥剂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85%、4.09%、3.45%和2.71%。室温下密闭贮藏各批种子,以开放贮藏的种子作为对照,每隔3个月取出检测生活力和活力,包括发芽试验、膜透性试验、挥发性醛含量的测定和抗老化试验。1a的监测结果显示:苦瓜种子开放贮藏时生活力和活力下降最快,经过脱水干燥的种子耐藏性增强,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生活力和活力增强,2.71%含水量的苦瓜种子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萌发及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hhy1对番茄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浓度在40%以下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强的促生作用,大于40%时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菌株培养液比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种子的萌发促生作用好;菌株Thhy1培养液对幼苗平均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均达到120%以上;对幼苗的平均株高增长62.01%;对幼苗的平均根长增长率为44.14%;对幼苗的平均茎粗增长率为50.00%。以抗利福平(300 μg/mL)的拮抗病原菌双抗性为标准,测定菌株Thhy1的内生及定殖性。采用浸种和叶片涂抹两种方法,结果证明菌株Thhy1能在番茄体内定殖,其中叶片涂抹法在植株体内的定殖量较浸种处理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甜高粱种子在不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本研究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钠盐(NaCl,Na HCO3,Na2SO4及其复合钠盐)溶液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不同钠盐胁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总体上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浓度的钠盐胁迫均显著抑制甜高粱种子的干物质转移和早期幼苗的生长(p<0.05),对幼根的抑制高于幼芽。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PC1主要包含芽干重、根干重、根长、活力指数,代表"生长综合因子"(85.87%),PC2主要包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代表"速率综合因子"(8.36%)。二者共同解释12个萌发指标的94.23%的信息。运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浓度钠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的毒害作用,在Na+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组成钠盐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高低为NaHCO3>复合钠盐>NaCl>Na2SO4。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种子萌发及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hhyl对番茄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浓度在40%以下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强的促生作用,大于40%时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菌株培养液比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种子的萌发促生作用好;菌株Thhyl培养液对幼苗平均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均达到120%以上;对幼苗的平均株高增长62.01%;对幼苗的平均根长增长率为44.14%;对幼苗的平均茎粗增长率为50.00%。以抗利福平(300μg/mL)的拮抗病原茵双抗性为标准,测定菌株Thhyl的内生及定殖性。采用浸种和叶片涂抹2种方法,结果证明菌株Thhyl能在番茄体内定殖,其中叶片涂抹法在植株体内的定殖量较浸种处理多。  相似文献   

17.
洪权春  杨红超 《种子》2012,31(5):40-42,49
以番茄、菠菜、青菜、茼蒿、生菜、和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源蜕皮激素对几种蔬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羟基蜕皮酮(20E)对供试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番茄、生菜和白菜幼苗对20E处理表现出幼苗生长形态发生变化,地上部分芽生长受抑制,促进了地下部分根伸长,20E这种效应类似于乙烯的三重反应.  相似文献   

18.
预浸及赤霉素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年收获的新鲜番茄籽经过适时(12小时)通气吸水处理后再度干燥至原含水量,短期贮藏后萌发实验表明,番茄种子预浸可以有效地破除新鲜籽的“浅休眠”,可以缩短番茄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的一致性,并明显地增加幼苗主根的长度。种子发芽基质若添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也可以打破番茄鲜籽的“浅休眠”,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其它特点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还表明,预浸与赤霉素时番茄种子的生活力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4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贮藏条件,4种药食两用植物包括野甘草(Scoparia dulc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种子进行30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暖层积、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测定其萌发率和萌发速度。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扩散时活性极高(>96%),土人参和鳢肠种子扩散时的萌发率分别为94%和98%,野甘草和车前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不足30%。野甘草种子经过室温干燥贮藏(25℃:70.67%;25/15℃:26%)和15℃暖层积(25℃:82%;25/15℃:31.33%)其萌发率显著高于贮藏前(24-26%)、4℃低温层积(0.67-12%)和0℃冰冻贮藏(0-8%)的种子。经过4℃层积的车前种子萌发率(34%)显著大于贮藏前(29%)、室温干燥贮藏(16.7-18.7%)、15℃暖层积(11.3-13.3%)和0℃冰冻贮藏(0-0.6%)的种子。野甘草和车前种子在成熟时有较低萌发率,具有一定程度休眠;土人参和鳢肠为非休眠种子;室温干燥储藏和15℃暖温层积有效破除野甘草部分种子休眠、4℃低温层积可破除车前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相似文献   

20.
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发芽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种质库贮藏玉米种质及其他作物种质发芽力监测、方法制定及安全保存期限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对种质库中8种不同入库编号1729份的玉米种质资源取样进行发芽势和发芽率监测并将结果与入库前的发芽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27~32 年后,种子平均发芽势为82.66%,平均发芽率为88.09%,有86.58%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75%以上,但有73 份种子发芽率已降至50%以下;贮藏31~32 年的种质发芽率下降明显,而贮藏27~30 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下降不明显。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经31 年长期贮藏后发芽率下降不同,原产广西地区种质比原产区外、国外引种种质发芽率高。不同年份贮藏的玉米种质资源或同一年份贮藏的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资源经低温长期保存后发芽力下降趋势不同,玉米种质资源长期库的安全保存期限可达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