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煤层气中甲烷δ^13C值偏轻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列出了51个典型煤层气样品的甲烷δ^13C值测试数据,系统地分析了煤层气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深入探讨了甲烷δ^13C值偏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分布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在系统总结我国煤怪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的地域 、地域和煤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我国煤层气稳定碳同位素具有分布范围广、同位组成偏轻的总体特点,在进入无烟煤阶段之后煤怪甲烷б^13C1开始迫近或落入腐殖型常规天然气甲烷稳定同位素分布范畴,煤层一次脱气的б^13C1轻于二次脱气;我国大部分地区中一高煤级煤支中现存煤层气碳位素分布要受控于热动力学机制之下的同位素分异,解吸一扩散-运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氧,碳同位素与古温度等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湖南省湘中地区下石炭统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其δ ̄(13)C在-3.9~+5.8‰之间,Z值大于120,反映了正常海相环境。用校正过的δ ̄(18)O计算出的石灰岩形成时的古温度在15°~25°之间,说明早石炭世区内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最后,文中还对δ ̄(18)O、δ ̄(13)C和沉积旋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主要由白云岩组成,顶部为灰岩,沉积于浅的,局限的,低能,基底起伏小,蒸发作用强的克拉通内陆表海环境下,白云石的δ^13C值为-8.1~0.1‰δ^18O值为-10.9~7.1‰,平均-8.9‰;白云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泥晶方解石差别不大,准同生白云石的δ^13C值为-4.9~0.1‰,平均-2.1‰;δ^18O值为-10.3~-7.1‰,平均-8.7‰,成岩  相似文献   

5.
两种天然五环三萜酸的^13C核磁共振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波谱,尤其是^13C-NMR分析得9α-羟基乌苏酸和2α-羟基白桦脂酸的结构,归属了这两种五环三萜酸各碳的^13C核磁共振谱δ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高压封闭体系和不同升温速率的实验条件,选用具有不同显微组成和演化程度的煤岩及原始成煤物质泥炭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演化和沁水盆地煤层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特征,发现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与煤岩的性质和煤化程度、源岩初始演化程度、升温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了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lg(Ro)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岩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演化史及煤层气成因.结果表明:煤岩的初始演化程度低、壳质组含量高、升温速率高的条件下,形成的煤层气碳同位素组成比较轻.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形成的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lg(Ro)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岩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演化史是随着煤岩的埋藏史,阳城地区太原组、山西组和泥炭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基本保持了持续变重的趋势,并且在早白垩世(K1)末都达到最重,之后甲烷碳同位素基本保持不变.首次对成煤物质泥炭进行了碳同位素动力学实验模拟,与煤岩的碳同位素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对比,表明了泥炭比煤岩具有更轻的碳同位素.将沁水盆地阳城地区二叠系自然煤层气样品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获得的资料比较研究发现,阳城地区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K1演化至今的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值相近,反映了阳城地区煤层气具有"阶段聚气"的特征.从而反映了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是研究煤层气成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有限元法计算,探讨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对断裂韧性值Jj,δi以及COD降低系数m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加,断裂韧性值Ji,δi降低,COD降低系数m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YBa2Cu4O7-δ超导陶瓷裸线制了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螺旋谐唇振器内导体,整个YBa2Cu3O7-δ螺旋是导通和超导的,对比测试了室温和液氮温区下超导螺旋和同样尺寸Cu螺旋谐振器的品质因数,液氮湿区下,前的Q值比后高3倍,初步显示了YBa2Cu2O7-δ高温超导体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用YBa2Cu3O(7-δ)超导陶瓷裸线绕制了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螺旋谐振器内导体,整个YBa2Cu3O(7-δ)螺旋是导通和超导的。对比测试了室温和液氮温区下超导螺旋和同样尺寸Cu螺旋谐振器的品质因数(Q),液氮温区(77K、l00MHz)下,前者的Q值比后者高3倍,初步显示了YBa2Cu2O(7-δ)高温超导体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刘家勘探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刘家勘探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条件,认为研究区煤储层的煤级,孔隙性和渗透性相对较低,但地质构造简单,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储层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甲烷浓度,临储压力比,临界解吸压力等都较高,压力梯度基本正常,可采性以及煤层气开发和利用前景条件较好。并已被煤层气井排采试验结果所初步证实,同时,中也就区内今后的煤层气开发工作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煤层气热-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煤层气的开采过程中,煤体变形与流体流动是相互耦合作用的。由于甲烷气的解吸热效应,煤层气的渗流又是一个非等温过程,因此对渗流场、变形场及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煤层气的渗流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利用流体力学、岩石力学和传热学理论,给出了考虑温度场、流体渗流场和变形场作用下的水-煤层气两相流体渗流理论,并给出其耦合求解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铲应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C-Mn钢不同裂纹深度试样的有限元分析及力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未出现延性裂纹的下转变区(-100℃),临界COD值δc随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裂尖张开值时,浅裂纹端的三轴应力度明显低于深裂纹,表面为δc明显依赖于三轴应力度。解理的临界阶段和为第二要尺寸的微裂纹向周围基体扩展的应力控制过程。为例裂端主应力提升至相同水平(δf),浅裂纹需要更大的裂尖张开值,这是浅裂纹试相具有较高韧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子交换将Ce ̄(3+)引入到氢型Beta分子筛中制备了CeH-Beta催化剂,研究了低温吸附甲烷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吸附在CeH-Beta上甲烷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分别位于3016,3006,3002,2989,2900,2888,1306,1303,1300和1297cm ̄(-1),远多于在纯CeO_2上的峰数.经氢气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对甲烷分子的活化能力强于经氧气处理的催化剂.讨论了甲烷与铈的氧物种和甲烷与骨架羟基的两种相互作用,提出了CH_4分子吸附活化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杨家湾井田煤炭资源丰富,运用解析法对井田煤层气进行采样测试;根据甲烷含量等值线图分析煤层气分布规律,采用体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量.结果表明:甲烷含量在井田东北部露头最低,在井田中深部及长春铺向斜轴部较高,影响甲烷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顶板岩性、煤层露头及埋藏深度;探明井田内4、4下、5、6-1、6-1中、6-1下、6-2、6-2下、6-3、6-3下、7和8煤层煤层气资源量达52.77×108 m3.长春铺向斜及区域内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的宽缓向斜是煤层气勘查有利靶区,向斜轴部比翼部更有利于煤层气富集.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组成主要以烃类气体为主,甲烷含量在80%~96%,C 2重烃含量较高,分布在3%~18%;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以小于0.95为主,为典型的湿气,主要属于干酪根热降解气.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碳、氢同位素均较轻,δ13C1介于-43‰~-37‰,δ12C2介于-30‰~-24‰;δDCH4介于-190‰~-150‰,δDC2H6>介于-150‰~-110‰.甲烷碳同位素值与干燥系数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天然气碳同位素值明显比海相层系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轻,具有煤型气特征,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地质及开采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是一种与煤岩同生共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沉积盆地煤层之中的可燃气体,也就是煤矿生产中有名的瓦斯气。煤层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常气藏,从地质成因与特征,储集与开采特征以及储量评价多个方面,与常规气藏有着不同之处,因此对两种类型的气藏进行详细的比较与总结十分必要,同时也为煤层甲烷气开发与开采中的各项研究如煤层气藏工程,煤层气井试井,完井,煤层气藏模拟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层气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减少甲烷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证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离子交换将Ce^3+引入到氢型Beta分子筛中制备了CeH-Beta催化剂,研究了低温吸附甲烷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吸附在CeH-Beta上甲烷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分别位于3016,3006,3002,2989,2900,2888,1303,1300和1297cm^-1,远多于在纯CeO2上的峰数,经氢气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对甲烷分子的活化能力强于经氧气处理的催化剂,讨论了甲烷与铈的氧物咱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C1-C1醇的各种异构体在二苯甲烷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及偏摩尔过量焓,偏摩尔过量熵,并由Kretschmer=Wiebe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醇类与二苯甲烷的交叉缔合平衡常数KAB。KAB的变化与醇自缔合常数变化规律相同,随醇碳链及支链的增加,KAB减小。由不同温度下KAB值进一步得到交叉缔合氢键焓kA。  相似文献   

20.
使用自动变温霍耳测试系统测定了减压MOVPE外延生长的Cδ掺杂AlxGa1-xAs多层外延与pipiAlxGa1-xAs超晶和。结果表明,以TMAl为掺杂源的Cδ掺杂AlxGa1-xAs多层外延样品的二维空们浓度可达到1.1*10^13/cm^2,比以TMG为掺杂源的样品提高一个数量级,且其掺杂浓度对Al摩尔分数的依赖程度远使使用TMG为低。实验还发现具有10^15/cm^2二维空穴浓度的Cδ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