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4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何镜堂教授被授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他是国家教委系统的第二位设计大师(另一位是齐康教授),同时也是广东省目前三位建筑设计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另外两位是宗峻南和莫伯治)。1996年他又被评为华南地区第一批建筑设计博士导师之一。建筑大师何镜堂教授摄于英国(1994年)何镜堂教授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美市,少年时期在石龙镇中心小学启蒙,继而在东范中学完成了他中学阶段的学业。1956年他考入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学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本科毕…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规划设计院著名高级规划师李长杰院长,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卡塞尔大学、瑞士比尔工学院数所大学和德国城市景观设计事务所、斯图克建筑设计事务所、马勒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瑞士图特建筑设计事务所等的邀请,于1994年10月至1995年1月,在欧洲成功地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讲学与考察。李长杰院长以“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学”为主题的讲学内容,资料详尽,内容丰富,深深吸引了西方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他的讲学系统地阐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民居;他还讲授了举世无双的桂林山水特征,以及他在风景城市规划与景观研究中所作的理论探索。他的讲学不仅向西方大学的师生和设计事务  相似文献   

3.
张家德先生是中国当代建筑师中的前辈,与他大学时的同学如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镩等人相比,他创作完成的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其作品的知名度却属一流。他在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影响力及知名度远不如他所设计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有名。本刊派记者亲赴重庆,了解到张家德先生设计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一些过程及相关情况。本文得以发表尤其要感谢蔡绍怀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敬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管理》2020,37(1):8-10
2019年12月20日,首届中国智慧城市与建筑大会暨2019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智慧城市和建筑研究推进工作部(以下简称"工作部")工作会在武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董事长张柏青,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陈轸等出席大会并分别致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霆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斯密特教授总结他在德国和中国多年的成功的建筑设计和教学经验,撰写了《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一书。此书是少有的论述建筑设计逻辑的入门书。围绕书内主要章节,解析了建筑设计逻辑的思想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39-39
2012年11月19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运算化设计国际研究中心(IRCCD)揭牌成立,仪式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持,并与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教授签订了双方合作意向备忘录。建筑学界泰斗李道增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卫国教授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曾获得"德国自然之石奖"的德国法兰克福高等专业学院教授、沃尔福冈·郎建筑设计室创办人沃尔福冈·郎教授,在今年的法兰克福展会主楼以高楼灯光秀设计作品惊艳世界。此次他受本刊之邀远道而来,从4月18日至23日在中国为期5天的时间内,赴多个研究机构和企业交流和考察,为中国和德国在城市照明领域技术和项目的合作上探寻新契机。沃尔福冈·郎教授与其建筑设计室王彩云主任一行与广东科技厅、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  相似文献   

8.
丁洁民  董艺 《时代建筑》2007,(3):156-157
品牌建设与培育 T+A:您是如何理解“同济设计”这一品牌? 丁:“同济设计”品牌包含三个层次内容:第一,“同济设计”品牌标志着中国一流的建筑设计;第二,“同济设计”品牌意味着将建筑研究、设计与实践三层面有机结合,这也是同济设计院与一般设计院的不同之处。路秉杰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将对佛教建筑理论研究与佛教建筑设计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就设计而设计;第三.“同济设计”品牌代表着“把握未来.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保峰 《新建筑》2001,(5):35-38
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关注生态的建筑设计,几十年来,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通过实地对赫尔佐格先生作品考察,就其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诸多方面对赫尔佐格先生进行了专访,本文是部分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邱江先生的办公室和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他说自己很喜欢阅读,有时候同时看几本书,虽然很多书都与建筑无关,却对他的建筑设计很有帮助。他深受西方建筑思想的影响,带有国际化理念的他在工作中常常会"跳出"建筑设计本身,考虑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的问题。对于他一手创建的C.P.C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他希望公司能够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百年老店"。在面对每一个项目机会时,他认为应该用诚惶诚恐的心态投入其中。尤其是年轻的设计师,如若不能沉下心来,设计的作品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则很可能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带来影响,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对建筑创作保持强烈的敬畏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现行《民用建筑设计劳动定额》是1993年由建设部勘察设计司与中国建筑设计协会组织编制的。近几年来,由于民用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复杂程度增大,设计手段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CAD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也使设计耗工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编制新的设计劳动定额已十分必要。经研究,成立民用建筑设计劳动定额编制工作组,并委托中国建筑设计协会组织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组由福建省、贵州省、湖南省、北京市、云南省、河北省的6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编制工作分6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由中国建筑设计协会安排。我国将大力实施建筑工…  相似文献   

12.
张开济堪称是我国建筑界久负盛名的建筑设计大师,1912年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南京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他自1935年就开始了他的建筑师生涯。1950年他又主动到北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并长期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还曾先后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筑顾问等职。解放后他负责设计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群、北京天文馆等工程已作为经典载人我国的建筑史册。1990年建设部授予他“建筑设计大师”称号。张老现虽已是是豪之年,却仍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规划研究与芝加哥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五位教授的研究为例,介绍了当代美国城市规划研究的基本状况,同时特别介绍了芝加哥市从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五位教授的研究为例,介绍了当代美国城市规划研究的基本状况,同时特别介绍了芝加哥市从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斯里兰卡的杰弗里·巴瓦是20世纪著名的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他的一生设计了诸多影响斯里兰卡、影响亚洲,乃至影响世界的作品。巴瓦从不谈及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特点,但设计界对他的作品却有诸多评说。如认为他的作品具有"热带的地域主义风格";认为他的作品是学习了柯布西埃的现代风格;还有说他秉承了英国的民居风格,等等。对此我们不作评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高祥生教授曾专程去斯里兰卡参观、学习巴瓦的建筑设计,高教授在斯里兰卡参观了巴瓦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他的心得体会。我们认为高教授的观点从实际感受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有独到的见解,对拓展我国建筑设计的视野和建立绿色生态的设计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或许有人会诧异,杨廷宝先生,一位留学美国,专攻西方建筑设计的建筑师,怎么会设计出像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这样具有道地的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然而,如果我们翻开杨老一生的建筑设计档案,回顾杨老一生走过的建筑创作道路,对此当豁然释疑。杨廷宝先生1921~1925年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6年取道欧洲回国。回国不久便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生涯。1932年,杨先生受聘在北京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天坛和国子监在内的古建筑维修设计和工程工作。其间他所学习到的和所掌握的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要点、一般特…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管理》2012,(12):26-26
近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运算化设计国际研究中心(IRCCD)揭牌成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与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教授签订了双方合作意向备忘录。建筑学界泰斗李道增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卫国教授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建筑现象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Steven Holl的建筑设计思想的出发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于他的设计作品中所涉及的思想理念的研究分析,归纳了他的建筑设计方法形成的原因,并且对于Steven Holl具体的设计手法作了一些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博士生导师陶郅教授,因病于2018年12月7日晚在广州逝世,享年63岁。陶郅大师长期活跃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的第一线,成就斐然。曾获梁思成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等荣誉,主持设计的作品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2项、银奖1项,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1项,  相似文献   

20.
正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2002年,由汤桦教授主持。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设计咨询等,同时,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学等领域进行专题研究。2012年获得"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称号。自成立以来,事务所完成设计项目近400余个,多次荣获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大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作品选送德中文化年、德国"北京-上海-深圳,21世纪的都市"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