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美国的数据表明,结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在逐渐下降。1990—2007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35%,可能与诊断技术的提高及治疗方法的改进有关^[1]。化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以及晚期患者的姑息性化疗。  相似文献   

2.
近来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对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具有复发危险的选择性患者辅助化疗具有较大的价值.用5-氟脲嘧啶和左旋咪唑作为单一治疗的辅助化疗可减少Dukes'C期(淋巴结转移)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率.尽管外科辅助治疗对选择性结直肠癌患者有效,但不理想,不是对所有患者有益,减少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只有30%~40%.许多患  相似文献   

3.
随着结直肠癌病例发病率增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1].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措施不断改进,除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3种主要治疗手段外,近年出现了被誉为第4种手段的分子靶向治疗,尤其是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总体疗效较差的情况下,分子靶向治疗更是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带来了一丝曙光,是近年来结直肠癌治疗进步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位居第3~6位。临床确诊的患者中多数已属晚期且大都为肝转移,预后较差,有效的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耐药和不能耐受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6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效果,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越  韩宇 《肿瘤学杂志》2023,29(8):661-664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结直肠癌对传统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敏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MSI-H/dMMR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从晚期疾病的后线治疗到一线治疗,甚至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均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全文探讨了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为MSI-H/d MMR结直肠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药物遗传学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农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6):469-472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102.3万人,居第3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9.4%;每年死亡52.9万人,居第4位。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为13.6/10万,女性为9.2/10万。近5年来,结直肠癌内科治疗发展迅速,化疗新药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相继获准治疗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7.
老年结直肠癌治疗观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印  黄新 《中国肿瘤》2010,19(8):540-544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加,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增加更为明显,如何综合治疗,治疗是否获益,近年对老年结直肠癌治疗的看法已经有较大变化。文章就目前的老年结直肠癌治疗观念进展,主要从外科治疗、放化疗及姑息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体叶酸缺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缺乏者补充叶酸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结直肠癌发生后可用抗叶酸制剂来进行化学治疗。现将抗叶酸制剂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抗叶酸药物的种类自从1940年人工合成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甲氨蝶  相似文献   

9.
腹腔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膜种植和肝转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腹腔化疗联合细胞减负荷手术已经应用于结直肠癌伴腹膜癌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拟就结直肠癌腹腔化疗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 要:铁死亡作为铁依赖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其发生通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近年研究发现铁死亡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密切相关。目前铁死亡在结直肠癌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全文综述铁死亡与结直肠癌的潜在联系,描述铁死亡途径中的关键分子与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趋势及临床意义,介绍了诱导铁死亡的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辅助及新辅助治疗是直肠癌最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新的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出现可以进一步改善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乔艳  张捷 《肿瘤》2014,(11):1069-1074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化疗药物的使用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仍然存在个体化差异。遗传因素是造成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检测遗传标志如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以预测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目前,研究者们已通过候选基因策略和全基因组策略找到一些用于预测结直肠癌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遗传标志。本文将根据两种策略的研究结果概述结直肠癌药物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懋林 《癌症进展》2007,5(1):11-12
本专栏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以及胰腺癌化学治疗进展,胃肠道间质瘤(GISTs)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了显著进展,且发现并非罕见,也列专题介绍.化学药物治疗消化道癌属于中等程度敏感,进入新世纪开发新药,改造老药,衍生新一代药,组成含新药的联合方案,使消化道癌化学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达到新水平,但与化疗敏感的肿瘤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消化道癌中化疗的进步也不均衡.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5-FU与OXA/IRI组成的标准方案使生存期延长了一倍,在辅助化疗方面也确认了新化疗方案的作用,在围手术治疗直肠癌方面,放疗联合化疗的模式已被认同,近年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结直肠癌取得显著成效,处于领先地位.专栏中有两篇综述分别介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进展及结直肠癌辅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于结直肠癌治疗手段多样化,技术相对成熟,当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最能体现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治疗模式.综合治疗的方式多样化,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已经获碍多个临床试验的验证,其他如中医中药、射频消融术、肝动脉灌注治疗等手段同样参与了综合治疗,提供了可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上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物理消融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但化疗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临床上放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结合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为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最优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尿嘧啶联合醛氢叶酸钙(FL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且以FL静脉持续滴注方案为优;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在生存率上至少与已确立的FL方案相当,而毒副反应方面则更优越;奥沙利铂(L-OHP)与FL联合使用在高危结直肠癌治疗中显示出比标准FL方案有生存上的优势,3年无瘤生存率更高。分子靶向药物和有效抗肿瘤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序贯应用进一步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最佳给药顺序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17.
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探讨了这些不同活性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并进行了多种联合治疗模式的尝试.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交替方案化疗有效率高且毒性较低,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拓展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资助,主要进行大规模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临床试验.其临床试验为乳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近5年来,NSABP结直肠癌临床试验就新的辅助化疗方案、靶向药物的作用以及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尿嘧啶联合醛氢叶酸钙(FL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且以FL静脉持续滴注方案为优;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在生存率上至少与已确立的FL方案相当,而毒副反应方面则更优越;奥沙利铂(L-OHP)与FL联合使用在高危结直肠癌治疗中显示出比标准FL方案有生存上的优势,3年无瘤生存率更高.分子靶向药物和有效抗肿瘤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序贯应用进一步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最佳给药顺序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20.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的根治手段,但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近年来,随着新药、新方法不断研发和改进,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现综述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