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5例均有血尿和腰痛表现,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癌。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检查确诊23例。结论:血尿和腰痛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典型表现。术前联合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MRU等方法诊断,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符合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原发性输尿管癌治疗金标准。预后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和特点,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输尿管移形细胞癌,术前采用B超、IVU、膀胱镜、输尿管逆行造影、CT、MRU和尿脱落细胞学以及输尿管镜检查等确诊9例,占90%。结论应用多种综合诊断手段,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本病最基本的方法,输尿管镜能明显提高本病的确诊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齐文旭  郭海峰 《河北医学》2003,9(11):988-990
目的:提高原发性榆尿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术前经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确诊4例。结论: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医院2001~2007年收治的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探讨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术前确诊22例,19例行手术,术后病理报告18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移行细胞癌并小灶性鳞癌.结论联合应用B超、IVP、膀胱镜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尿脱落细胞、CT、 MRI、输尿管镜等不同检查手段可提高术前明确诊断率,B超是基本筛查手段,膀胱镜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足关键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患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佳选择;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分级,提高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5例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断经验。结果35例均行B超检查,10例提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30例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7例提示输尿管病变;30例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输尿管口有新生物脱出2例;23例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18例提示输尿管病变;35例行尿找脱落细胞检查,3例发现肿瘤细胞;23例行CT检查,15例提示输尿管病变;9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9例均提示输尿管病变;11例行输尿管镜检查,10例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癌。全组均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移行细胞癌。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B超、IVU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方法,输尿管镜检查+病理活检是确诊输尿管肿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术前经B超、IVP、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尿脱落细胞、CT,MRI、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确诊22例.全组均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膀胱镜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分级,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及术后严密随诊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过程,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IVU检查、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检、CT检查、MRU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4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14.3%.B超、CT及MR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8%、60%和33.3%.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及时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是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术前经B超、IVP、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尿脱落细胞、CT、MRI和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确诊38例.全组均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结论 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分级,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及术后严密随诊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9-2002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肉眼血尿22例(71.0%),腰痛11例(35,5%)。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CT和逆行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输尿管腔内占位4例(13.0%)、输尿管腔内占位3例(11.5%)、膀胱或合并膀胱占位8例(36.4%),输尿管充盈缺损6例(40.0%)。2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患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结论:老年患者反复发作的腰痛及血尿应考虑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能,造影诊断对本病有较高价值,应作CT及MRU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5例患者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8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其中15例行根治性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性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正确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经验。结果9例中6例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3例、G22例、G31例,1例腺癌,2例鳞癌(低分化)。2例术后半年因转移而死亡,3例于两年后死亡,1例失访,其余继续随访。结论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确诊率:超声诊断、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无创,可重复,为首选方法;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是主要检查方法;MRU、输尿管镜检查应作为今后重点。对上段肿瘤可行经尿道将输尿管口电切加腰切口切除患肾及输尿管术,对中下段肿瘤尽量避免采取此术,尤其下段粘连严重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SCTU)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作曲面重建和SCTU重建,获得完整尿路图像,并与单纯轴位像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轴位扫描漏诊1例,误诊2例,单纯轴位扫描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5%,轴位结合SCTU重建诊断全部正确,定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SCTU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可使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唐宏波 《黑龙江医学》2011,35(5):360-362
目的 探讨原发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诊断的方法,评价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近5年来,经手术治疗过的原发输尿管癌46例,均经MR检查.所有病例先行冠状面重T2WI水成像所显示输尿管积水,如有梗阻,在梗阻水平T2WI和T1WI扫描,并作进一步动态增强扫描.术前对各种影像诊断的报告比较分析.结果 在46例中,有42例患侧输尿管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贺凯  王耀东  袁光亚  何苑熙 《四川医学》2011,32(11):1726-1727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肉眼血尿和腰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输尿管镜检查和CT的确诊率分别为21.6%、8.7%、90.9%、76.9%、88.6%。所有患者均为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膀胱肿瘤11例,高期别患者术后生存期不足1年,接受保守性手术的低期别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86.7%(26/30)。结论高期别原发性输尿管癌预后不佳,低期别肿瘤可行保守性手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书鹏  李庭芳  耿英 《海南医学》2011,22(12):33-3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学差异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子宫内膜癌首诊准确率,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住院的3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诊断方式与方法、术前病理组织学诊断、病理分级等,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组织诊断的复杂性、差异性。结果 (1)术前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为80.3%,手术前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符合的诊断符合率为74.5%,20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改变占43.3%,其中19.2%病理组织学分级升级;(2)同一个患者,只有一种病理组织学类型272例,有2种病理组织学类型77例,有3种病理组织学类型12例。(3)肿瘤专科医院病理切片会诊诊断符合率为92.5%,高于综合医院。(4)宫腔镜辅助下诊断性刮宫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3.1%,但不增加腹水阳性率。(5)23例(6.4%)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术中误诊,手术方式选择不合适。结论规范正确的首诊过程是避免子宫内膜癌误诊的关键,宫腔镜下诊刮术可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