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第l、2、3d测定血清CRP、TNF-a、IL-6水平。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及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CRP、TNF-a、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分型组间患者血清CPR、TNF-a、IL-6水平比较,重型患者CRP、TNF-a、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P〈0.01);CRP、TNF-a、IL-6的变化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65、0.59、0.70,P〈0.01)。结论血清CRP、TNF-a、IL-6水平增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RP、TNF-a、IL-6在血清中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清IL-6、CRP和SA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严重烧伤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含量和乳胶增强的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SAA和CRP含量。结果严重烧伤患者血清IL-6、CRP和SA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部分患者第3天左右达到或接近高峰,CRP、SAA变化与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血清IL-6、CRP、SAA水平变化与其伤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万义  张庆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90-1092,1096
目的探讨急性滑膜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滑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关节腔有无积液形成分为积液组(60例)和非积液组(60例),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水平,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PCT水平;同时分析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等特征。结果病因分析发现,滑膜炎以创伤性(35.83%)为主要病因,其次为退行性增生病变(19.17%)。积液组和非积液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液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高于非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IL-6水平诊断滑膜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0.785、0.726,三者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是发病最频繁的部位,其次是髋关节。结论急性滑膜炎以创伤性为主,主要累及部位为膝关节,血清CRP、IL-6及PCT水平与滑膜急性炎性反应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评估炎性反应程度的初筛指标,对于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脑血管病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而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中SIL-6R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对象:从1999-01/2003-12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7例中,选择经临床诊断和CT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后48h内入院的患者,并排除创伤性脑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符合以上标准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其中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者23例,单纯脑实质出血者7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13例同期住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就诊者为对照组。方法:患者于入院后2d内腰穿取脑脊液2mL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放-80℃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测,12例患者出血后第1,2,3,5,10~13天进行动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对照组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结果:13例对照组和3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分别为(380.54&;#177;93.05)ng/L,(1220.18&;#177;878.71)ng/L,两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t’=5.3323,P&;lt;0.05)。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者SIL-6R水平[(1350.79&;#177;762.63)ng/L]显著高于单纯脑实质出血者[(609.21&;#177;398.99)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623,P&;lt;0.05)。脑出血第1天时SIL-6R水平已达最高(1503.01&;#177;775.13)ng/L,此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SIL-6R含量显著升高,与继发性脑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介素 6 (IL 6 )和白介素 8(IL 8)在腹膜透析 (PD)患者透出液中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35例PD患者透出液IL 6和IL 8水平。结果 PD患者腹膜炎发作期透出液IL 6 [(6 0 .8± 11.8) pg/ml]和IL 8[(5 1.8± 2 .1) pg/ml]均明显高于透析稳定期 [(7.0± 5 .3) pg/ml和 (10 .8±4 .9) pg/ml],P <0 .0 0 1。透析 >3年组透出液IL 6 [(2 0 .5± 4 .3)pg/ml]和IL 8[(2 0 .8± 6 .8) pg/ml]明显高于透析 <1年组 [(7.9± 6 .1) pg/ml和 (12 .8± 5 .7) pg/ml],P <0 .0 1。 结论 PD患者透出液IL 6和IL 8可能参与腹膜损伤的发病机制 ,其增高提示可能有腹膜炎发作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期蛋白,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期蛋白,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浓度升高。白细胞介素6(IL6)则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能诱导肝细胞产生急性相蛋白,且在机体的免疫调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uickshank等[1]发现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IL6明显升高,其水平与AM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国内虽有关于IL6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但多用生物学方法研究AMI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I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第1、2、3d测定血清CRP、TNF-a、IL-6水平。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及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CRP、TNF-a、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分型组间患者血清CPR、TNF-a、IL-6水平比较,重型患者CRP、TNF-a、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P<0.01);CRP、TNF-a、IL-6的变化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65、0.59、0.70,P<0.01)。结论血清CRP、TNF-a、IL-6水平增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RP、TNF-a、IL-6在血清中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5例患者,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56例(病例组),未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5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CRP、IL-6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例组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485,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IL-6无相关性(r=0.140,P0.05)。结论应激性溃疡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均较高且具有正相关性,早期监测血清CRP与IL-6水平对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选取同期5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在起病后6 h 、24 h 、72 h 、7 d 和14 d 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 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且IL‐6在起病后72 h 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其 IL‐8、IL‐10、TNF‐α、CRP 水平在起病后7 d 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d14,脑出血患者 GCS 评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水肿量较起病12 h 时显著降低( P <0.05)。脑出血组患者的 IL‐6水平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出血患者的血清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诊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外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方法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后,采用梯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42例脑外伤,9例对照者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结果 42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Asp,Glu测值(Asp:1.878±0.729 μmol/L, Glu:7.985±6.325 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sp:1.362±0.220,P<0.05),Glu:1.914±1.507,P<0.001).26例重伤组脑脊液中Asp,Glu测值(2.402±1.157 μmol/L,10.252±6.570 μmol/L)明显高于轻伤组(1.732±0.595 μmol/L,P<0.001,4.301±3.741 μmol/L,P<0.05).脑外伤预后良好(良好;中残)组(Asp:1.835±0.705 μmol/L,Glu:6.307±4.171 μmol/L,n=24)与预后不良(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组(Asp:2.588±1.089 μmol/L,Glu:12.530±7.269 μmol/L,n=18)相比较,二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Asp:P<0.01,Glu:P<0.001).结论脑外伤患者伤情愈重,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浓度愈高;浓度愈高,脑外伤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和P-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及正常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水平分别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sP-选择素水平还与TN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增高反映脑梗死急性期E-和P-选择素可能在TNF和IL-6的刺激下,参与脑梗死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新莉 《天津护理》2004,12(6):352-353
为探讨脑出血患者的管饲膳食营养的护理 ,对 2 65例脑出血患者鼻胃管管饲非要素饮食 ,急性期保证热量为 2 0 0kJ/(kg ,d)蛋白质为 1.9g/(kg .d) ,持续阶段保证热量 167kJ/(kg .d) ,蛋白质 1.5 8g/(kg.d)。通过测量臂肌围法进行自身对比评估营养状态。保证数值变化控制在± 10 %以内。有效的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根据疾病不同时期补充含有不同热量及蛋白质的食物 ,既能保证机体营养供应 ,又可防止营养过剩的发生 ,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脑出血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浆Hcy浓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水平(19.2±8.8)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与预后关系:血浆Hcy浓度升高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血浆Hcy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关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者血浆Hcy水平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者比较,血浆Hcy水平高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脑出血的发病,高Hcy血症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血浆Hcy可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 意义.方法 45 例动脉瘤性SAH 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其中23 例术后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置管外 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22 例术后间断腰穿治疗,所有的45 例患者均常规尼莫地平治疗.此45 例患者和 对照组10 例患者均收集治疗后1 ~3 d、5 ~7 d、9 ~11 d、13 ~15 d 的脑脊液标本,对脑脊液IL-6 水平进行动 态测定,并观察其疗效和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IL-6 显著高于正 常脑脊液水平,5 ~7 d 达高峰值,发病后不同时期各均值变化明显(P <0.05),IL-6 的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 量及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关系,早期的脑脊液引流治疗可使IL-6 水平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IL-6可作为观 察病情及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早期检测脑脊液中IL-6 水平可为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试验证实早期 血性脑脊液外引流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Hs-CRP和NSE在急性脑梗死预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5 例脑梗死患者、32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s-CRP和NSE含量。结果 (1)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 CRP、NSE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 2)脑梗死患者血清Hs CRP、NSE含量变化与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 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 CRP、NSE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CI患者136例,按照TOAST分型分为5个亚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发病第1、3、5、7、14天的hs-CRP含量,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hs-CRP含量在发病第1、3、5、7、14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6±1.31)、(12.57±6.29)、(10.23±4.49)、(7.54±2.33)、(4.25±1.77)mg/L与(2.56±0.86)mg/L,t值分别为7.89、10.26、10.99、13.55、5.97,P均<0.05].在不同病因学亚型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的血清hs-CRP浓度较其他亚型组高,其次为心源性脑栓塞组;卒中后第3、5天血清hs-CRP含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ACI发病第1、3、5、7、14天血清hs-CRP含量在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组(F值分别为5.14、4.29、9.23、4.84、3.59,P均<0.05).结论 ACI与hs-CRP密切相关,ACI患者hs-CRP含量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hs-CRP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作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病例(大于10mg/L为阳性)与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相比较。结果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病灶〉15mm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病灶≤15mm腔隙性急性脑梗死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病例组死亡率高于血清c-反应蛋白阴性病例组死亡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负性情绪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牛津残障评分,将165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31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其负性情绪.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负性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 ①165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中,91例(55.15%)存在自我感受负担者;89例(53.94%)存在焦虑,83例(50.30%)存在抑郁;② 预后不良组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和抑郁均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自我感受负担、抑郁等负性情绪均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NSE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脑梗死 (CI)及多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S - 10 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对 72例CI及 2 1例MID患者CSFS - 10 0、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测定 ,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 -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CSFS- 10 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I恢复期组患者CSFS - 10 0、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MID患者CSFS - 10 0浓度高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 ;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结论 NSE、S - 10 0蛋白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