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46例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 46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37例行术后放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1-9年,11例在术后7-14个月复发,总复发率为23.9%.行肿瘤广泛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7.7%,行单纯肿瘤广泛切除复发率为33.3%,行肿瘤边缘切除(包括瘤内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29.2%.结论 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局部切除后易复发.术后放疗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 对17例蝶骨嵴脑膜瘤(其中内侧型10例,外侧型7例)的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2例术后视力障碍较术前加重,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瘫痪。结论: 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残余瘤体可以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77年 3月~ 2 0 0 2年 11月间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 10 5例 ,其中重症肌无力 2 0例 ,剖胸骨正中切口胸腺瘤切除加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 6 9例 ,右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 2 2例 ,左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 14例。 结果:10 5例中彻底切除者 10 0例 (95 .2 % ) ,未能彻底切除者 5例 ,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 1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因呼吸衰竭死亡。 19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随访 ,2例术后 2~ 3年局部复发或肺内转移。结论:胸腺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剖胸骨正中切口 ,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的脂肪组织切除为主要术式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 ,除病理分期 期外术后均行放疗 ,局部复发及转移者应采用放疗加化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腮腺混合瘤中,有20例采取瘤体+部分腺体摘除(A组),32例采取瘤体+腮腺浅叶切除(B组),12例瘤体+全腮腺切除(C组).结果 64例术后暂时面瘫24例;永久性面瘫3例.术后涎瘘10例,术后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术后伤口感染4例.术后复发12例,其中A组复发8例(40%),复发率远高于B组2例及C组(P≤0.05).结论 腮腺混合瘤手术采取瘤体+腮腺浅叶切除术或全腮腺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0例四脑室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肿瘤除占据四脑室外,经四脑室正中孔疝入颈椎管,深达C2或C3平面.结果 所有病人接受枕下和C1~3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全切除25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7例病人接受放疗.平均随访5.5年,1例复发又行手术切除.本组全切除率为83.3%(25/30),复发率为6.6%(2/30),5年存活率100%.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颅脊管型四脑室巨大室管膜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肿瘤,手术全切除率高,复发率低,术后结合放疗可以获得理想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1例恶性神经鞘瘤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1例中24例行手术加放射治疗,总剂量12~84Gy,中位剂量74.97Gy,7例单纯行手术治疗。症状缓解(消失+改善)率为96.8%,肿瘤消退(完全+部分消退)率为93.6%;在治疗后3个月至2年,31例中10例(32.3%)神经、肢体功能损伤症状较治疗结束时明显改善,3例完全恢复。肿瘤复发13例,肿瘤转移7例,肺转移常见(57.1%)。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4.8%、35.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年总生存率的因素有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疗、术后复发、术后转移、症状未完全消失、肿瘤残存;影响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有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疗、症状未完全消失。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均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恶性神经鞘瘤易出现复发及转移,肺转移常见,完整手术切除和术后根治性放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未发现恶性神经鞘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的外科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辅助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7例因软组织肉瘤肺转移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17例患者,其肺转移瘤经手术切除后均由病理证实为软组织肉瘤转移,其中滑膜肉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手术切除为完全性切除者16例、不完全性切除者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术后行辅助化疗者12例.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16)、42%(5/12)、29%(2/7).结论对于原发肿瘤已经得到良好控制、无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肺功能及全身情况能耐受肺切除手术的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应争取手术;手术径路应根据肿瘤的分布情况选择,尽量减少病人的创伤并不遗漏多发转移灶;肺切除的方式以局部切除为主,遵循最大限度地切除肺转移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的原则;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仍不明确,应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期改善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腮腺癌的治疗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组腮腺癌患者158例,均手术切除肿瘤,其中行单纯手术58例,术后放疗100例.治疗后予以再次手术或放疗的分别为前者43例,后者38例.结果单纯手术和术后配合放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56.9%和68%(P>0.05),腺癌、腺泡细胞癌和恶性混合瘤等恶性度较高者,术后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P<0.05).外侵与面神经受累者,术后放疗可减少3年及5年复发率(P<0.01),而病灶局限无面神经受累者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价值不大.单纯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辅以放疗能提高3年继续生存率并减少3年再复发率(P<0.05);而术后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价值不大,反而导致严重的放疗副反应.结论病理恶性度较高以及肿瘤外侵或面神经受累者,应予以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价值不大,反而导致严重的放疗副反应;肿瘤外侵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就86例腭部涎腺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进行了3年以上的追踪,结果64例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以单纯切除为主,其复发率为19%,均为多形性腺瘤。22例恶性肿瘤,单纯切除者7例,扩大切除者9例,上颌骨次全切除者6例。6例行舌骨上淋巴清扫,3例行颈淋巴清扫。12例术后放疗。其复发率为41%,恶性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22例恶性肿瘤不同手术方式效果的比较亦有明显的差别(P<0.05)。单纯切除者和扩大切除者的复发率分别为57%和44%,远远高于次全切除者(16%),作者认为,尽管涎腺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较少,但在发现或怀疑有颈部转移者,应作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和放疗在晚期舌体鳞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放疗或手术+术后放疗的晚期舌体鳞癌共12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随访(56.5±51.9)个月,死亡79例(含失访7例).总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40.6%;复发率37.5%(局部复发20例、区域复发23例、局部区域复发2例、远处转移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是否手术、复发、病理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独立影响预后.结论 原发灶手术治疗显著改善晚期舌体鳞癌患者预后,术后放疗不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晚期舌体鳞癌患者优先考虑手术,对肿瘤组织分化差或pN2-3者给予术后放疗可能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治疗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1%、42.9%,中位生存期为35.3个月;肺转移瘤完全切除患者24例,5年生存率为45.8%(11/24),不完全切除患者4例,5年生存率为25%(1/4);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11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5/17)和63.6%(7/11)。结论对肺转移瘤进行早期的完全性切除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原发性肿瘤性质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手术方式和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次手术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除 10例 ,大部切除 3例。初次手术后即放疗 14例。 12例因再次或多次复发 ,又行 1~ 4次手术。复发者中术后放疗 7例。结论 :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较容易做到 ,但是复发率较高 (6 3% )。恶性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与术后复发率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对恶性脑膜瘤的术后复发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腺瘤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加脂肪组织清扫21例,单纯胸腺瘤切除17例,1例行探查活检,术后早期并发肌无力危象3例;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Ⅱ期者术后加局部放疗,Ⅲ、Ⅳ期者予放疗加全身化疗.门诊随访38例,5年生存率71.1%.结论 CT检查是预测胸腺瘤良恶性的可靠指标.影响胸腺瘤愈合的重要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手术范围、肿瘤的良恶性质、术后放疗等因素.围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28-102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和经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李化静收治的鼻腔鼻窦乳头状瘤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或联合柯-陆式上颌窦入路切除肿瘤,其中鼻腔肿瘤21例,鼻窦肿瘤15例,对其临床疗效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对手术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6患者均手术成功切除病变组织,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复发率为8.3%,经二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后治愈,无1例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术中准确判断切除瘤体的根蒂部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脑膜瘤术式与术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 5 9例脑膜瘤手术切除 ,其中全切 3 7例 ,次全切 2 2例。全切术后 1 6例放疗 ,次全切 1 4例放疗。结果 :全切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 1、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次全切术后 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复发率经 χ2检验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恶性脑膜瘤复发率高。结论 :脑膜瘤次全切术后应予放射治疗。恶性脑膜瘤无论手术切除是否彻底 ,术后均应予以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病变区行术前放射治疗,剂量DT20Gy/10Fx/2W.放疗后7~10d行手术治疗.观察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有无肿瘤残留和(或)肿瘤复发.结果 14例术中出血量为300~600mL,平均出血400mL.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均未复发.术前瘤体缩小.结论 术前放疗可使鼻咽纤维血管瘤瘤体缩小,出血量减少,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74-2007年17例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中横纹肌肉瘤10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癌肉瘤1例.10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患者大多行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7例<5岁,5例随访8年仍存活,2例失访;3例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均于1年内出现全身多发转移死亡.2例膀胱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随访3年均存活.2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中1例行转移淋巴结切除术加化疗,随访5年存活;另1例因转移的淋巴结未能切除,术后行放疗,2年后死亡.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只行单纯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5年均无瘤存活.1例膀胱癌肉瘤术后行化疗,1年内死亡.结论 恶性膀胱非上皮肿瘤以膀胱横纹肌肉瘤多见,幼儿多发,成人预后较幼儿差;其他类型肿瘤少见.不同的病理类型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超选择性供瘤血管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的作用及颈动脉体瘤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 33例直径>3 cm的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然后行超选择性供瘤血管动脉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其中10例10侧于栓塞后第4天行手术治疗,23例24侧于术后第1天行手术切除.术中5例行颈动脉重建术,其中1例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吻合,3例用大隐静脉移植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中常规行动脉转流术.另1例行颈内动脉修补术,未行动脉转流.结果 全部瘤体均一期切除.1例剥离瘤体时颈内动脉撕裂行修补术,术后当天发生2次对侧肢体偏瘫,第2天肢体活动恢复正常,但讲话不清,舌头偏瘫.MRI检查提示脑栓塞.3个月后恢复.其余病例术后无脑缺血及不可逆的颅神经损伤.结论 术前超选择性供瘤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来在该院成功进行手术切除的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20例(其中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13例,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7例;初发12例,复发8例;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进行了瘤段切除手术,6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瘤段切除手术以及自体腓骨重建手术,4例进行瘤段切除手术、同种异体骨植入手术以及腕关节融合手术,3例患者进行了囊内刮除手术.)进行术后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局部复发、感染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且患者术后腕关节的活动度以及稳定性均良好;MSTS评分优10例,良6例,中4例;有2例患者在进行自体腓骨重建术后出现骨不连现象,经过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痊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为55%~96%,平均为78.3%,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瘤段切除术以及自体腓骨重建术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