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76例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0-2005年本院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27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特点。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中药占首位(26.1%),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7%);引起的肝损伤以轻、中度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治疗后,88%治愈好转,而病死率为5.1%。结论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病死率较高,临床医师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损伤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66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损害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佳玉  江南 《传染病信息》2001,14(3):141-142
本文对我院1992年~2000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101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46例,女性55例,年龄1~85岁,平均41.74岁。其中60岁以上19人,20岁以下2人。1.2 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服药史;②服药后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③具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细胞增多等;④除外病毒性或其它致肝损害的疾病;⑤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或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我国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致死率也在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抗生素的滥用、药品广告不切实际的宣传、农村地区过期药品的使用以及不当的用药方法等等,以上均导致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对药物性肝损伤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DI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在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对该病的重视,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43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分析其基线资料、肝损伤药物种类、临床分型及治疗转归。结果 43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前三名依次为抗肿瘤药(40.23%)、抗结核药(33.72%)、中成药及中草药(9.30%);三种临床分型的发生率分别为:肝细胞损伤型249例(57.24%),胆汁淤积型114例(27.36%),混合型67例(15.4%),其中胆汁淤积型的预后相对要差(P=0.000)。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多,最常见的是抗肿瘤药物,其次为抗结核药物,临床分型主要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但胆汁淤积型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肝损伤药物时要注意监测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时干预,避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因服用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0.1±16.9岁。42例中为中草药制剂所致者占28.5%,抗结核药物引起者占23.5%。所有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结论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汪涛  王学伟  蒋元烨  曹勤  季光 《肝脏》2021,(3):243-246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8年至2019年收治的DILI患者162例,收集既往使用药物,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2例DILI患者中,男性60例(37%),女性102例(63%),以40~80岁居多,占141例(8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93例急性DILI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以中草药(40.86%)、抗结核药物(21.51%)及抗生素(12.90%)最为多见。多种给药途径引起DILI,以口服给药为主(59/93,63.44%)。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乏力(52例,55.91%)、纳差(41例,44.09%)、腹胀(21例,22.58%)、恶心及呕吐(20例,21.51%)、皮肤黄染(18例,19.35%)、腹泻(11例,11.83%)、皮肤瘙痒(10例,10.75%)、牙龈出血及鼻衄(4例,4.30%)等非特异性症状,另有部分患者(21例,22.58%)仅以肝功能异常为首发表现。本组病例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见(61例,65.59%),其次是混合型(22例,23.66%)和胆汁淤积型(10例,10.75%)。经及时停药和保肝治疗,本组病例中治愈78例(治愈率为83.87%)、好转1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2.15%)。结论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严密监测肝功能,积极防治DILI。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用药种类和不合理用药的日益增多,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病率及病死率日益增高。DILI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药物的直接肝毒性作用、免疫介导性的肝损伤、线粒体损伤、胆道损伤等方面。探讨及了解其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DILI尤为重要。综述了DILI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XL  Yu ZH  Chen SH  Li YM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385-388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200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332例DILD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转归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引起DILD的药物中,中药占首位(27.1%),其次为抗结核药(13.3%),再次为免疫抑制剂(10.8%).肝病临床类型以肝细胞多见(43.1%),混合型次之(32.5%),胆汁淤积型相埘较少(24.4%).经住院积极治疗后,显效达50.8%,有效达26.6%,未愈占7.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预后与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及PT有关,Alb值越低,预后差的概率越高,而TBA、DBil、PT则相反,值越高预后差的概率越高.结论 引起DILD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类型以肝细胞型多见,混合型次之,胆汁淤积型相对较少.预后与Alb、TBA、DBil、PT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分型、病因、治疗及分析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及分类国际共识标准,回顾性调查近5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有4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其余亦缺乏特异性;有肝细胞型137例(76.11%),胆汁淤积型24例(14.33%),混合型18例(10.56%)。符合重症肝损伤者6例;引起肝功能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本组最常见的为化疗药、抗结核药、中草药;85.55%患者预后较好,主要肝功能指标于30d内恢复至正常上限两倍以内。6例发展为重型肝损伤,预后较差。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本组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临床上可以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但以化疗药、抗结核药、中草药发生率最高,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在本组患者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一般预后较好,但亦可发生严重肝损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相似文献   

12.
670例药物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70例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对其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前三位药物分别为抗肿瘤药物(18.8%)、中草药(13.3%)、抗结核药(12.5%);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症状。肝损害以肝细胞损害型最为常见,占420例(62.7%)。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后较好,其中治愈和好转率达82.7%。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在有基础肝病者中更为常见,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应加大相关研究力度,重在预防和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当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种类,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 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连续收治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138例患者资料,入选标准为依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分值≥6分.依临床分型分为3组:肝细胞损伤型组、胆汁淤积型组和混合型组.3型诊断标准为:(1)肝细胞损伤型:[ALT/正常值上限(ULN)]/(碱性磷酸酶/ULN)≥5;(2)胆汁淤积型:(ALT/ULN)/(碱性磷酸酶/ULN)≤2;(3)混合型:2<(ALT/ULN)/(碱性磷酸酶/ULN)<5.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并对其中66例行肝活组织检查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非参数统计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比较的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临床与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 s精确概率法.结果 本研究中致肝损伤药物主要有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占53.6%)、抗微生物药(8.0%)以及保健品(6.5%).依据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临床分型,其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性(kappa=0.63,P<0.05)优于发病时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性(kappa=0.25,P< 0.05).DILI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有大泡性脂肪变性、小泡性脂肪变性、胆汁淤积、肝细胞凋亡、上皮样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铁沉着.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患者肝组织学改良HAI炎症坏死评分和Ishak纤维化评分均高于肝细胞损伤组(P值均<0.05).结论 中草药(包括中成药)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同一时相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有较好的一致性;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肝损伤患者的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均高于肝细胞损伤组,结合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可有助于DIL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4200例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与临床诊断结果,评价各型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类型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内局灶占位病变则在彩超引导下行病变处穿刺活检,肝组织常规做HE染色、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根据临床病情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如刚果红、PAS、红氨酸染色等。结果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2%,其中以慢性肝炎轻度符合率最高,达81.3%,而急性肝炎的符合率最低,为38%;脂肪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6%;肝脏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2.3%;遗传与代谢性疾病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8%。结论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资料对病理诊断有重大帮助;肝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方法之一;肝穿刺术对各类原发及转移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意义最大,在罕见及疑难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辅助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16.
47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肝衰竭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47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对损肝药物、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中药(共17例,36.17%)、抗结核药(9例,19.15%)、抗菌药物(6例,12.77%);肝衰竭类型以急性(17.02%)、亚急性(80.85%)为主;并发症以肝性脑病、腹水为主;总治愈好转率为26.19%,无效死亡组的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发生率均高于治愈好转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性肝衰竭的主要致病药物有中药(包括成药及汤剂)、抗结核药、抗菌药等,其治愈好转率低下,预后不良,用药过程中应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年来所收集的中草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及肝组织病理学资料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5例中草药所致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戊型肝炎病毒Ig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EB病毒 IgM和抗巨细胞病毒IgM,常规进行肝活检。结果 本组DILI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有纳差(46.6%)、乏力(64.3%)和脾肿大(78.0%);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40.0%)为主,87.9%患者发病前用药持续时间大于2周 ;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中度炎症和纤维化(G2-3S2-3 占59.0%);致肝损伤的单一中草药主要为何首乌(11.8%)、雷公藤(10.8%)和黄药子(9.2%),中成药复合制剂主要以治疗银屑病(13.8%)和骨关节类疾病(5.6%)中成药为主;三种单一中草药发病前用药时间均短于中成药复合制剂;停药及对症治疗24 w后284例(93.1%)患者恢复正常。结论 中草药致肝损伤发病前用药时间较长,起病较缓慢,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