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沸腾传热强化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沸腾传热强化技术的方法,对影响沸腾传热强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典型的工业用传热强化管及其性能做了介绍,最后对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煤油在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强化传热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石油化工过程中沸腾传热设备技术改造的需要 ,在 3× 1 0 5Pa (绝对压力 )的条件下 ,对煤油在垂直内螺纹管中的上升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 ,将实验结果同煤油在光管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系数是光管的 1 6~ 2倍 ,并且可在小温差条件下实现流动沸腾传热 .提出了煤油在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并对煤油在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特性和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利用表面涂层技术强化池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对表面涂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表面涂层的结构和表面润湿性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为表面涂层技术进一步强化池沸腾传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流动沸腾传热的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矢量分析,导出一个普遍适用于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计算的模型方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吻合较好。作者同时探讨了流动沸腾中核沸腾项被抑制的原因并在新模型的基础上关联了抑制因子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邓鹏  陶金亮  魏峰  史晓平 《化工进展》2012,31(10):2172-2175
以水为工质,对一种以Ti为基底的新型传热表面——纳米管阵列表面进行了池沸腾强化传热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加热条件下,该表面可以降低沸腾起始点,并在降低传热温差的同时,起到提高传热系数的效果,实验条件下沸腾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136%。  相似文献   

6.
在流动沸腾传热实验中,考察了CaCO3污垢溶液的形成过程及各种工艺条件对流动过冷沸腾传热的影响. 研究条件包括流体速度、溶液温度、CaCO3溶液浓度及热通量,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同时还考察了不同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及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对流动过冷沸腾传热的影响. 结果表明,所选阻垢剂均能抑制污垢的生成并降低了污垢热阻,而且存在最佳浓度范围. 但不同阻垢剂的阻垢效果不尽相同,在本实验条件下,ATMP的阻垢效果最好,PBTCA次之,PASP的阻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添加剂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勤  邱动仁 《化工学报》1995,46(1):81-87
研究了添加剂对垂直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选用W/O型聚丙烯酰胺(简称PAM)和十八烷胺(简称ODA)为添加剂,研究添加剂水溶液的性质、添加剂浓度、流速、热通量、聚合物分子量等因素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采用X光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添加剂分子在管壁上的吸附情况,并对壁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O型聚丙烯酰胺和十八烷胺都具有强化流动沸腾传热的性能,而且有最佳浓度范围。PAM还具有减阻性能,因而可提高流速来强化流动沸腾传热。  相似文献   

8.
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10kPa压力条件下,分别对水在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和光管中的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为光管的162倍,而且内螺纹管中的起始沸点小于光管中的起始沸点,从流动沸腾传热曲线上可以看到,内螺纹管有提高临界热负荷的趋势。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提出适用于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9.
流动沸腾传热的矢量合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在论文中提出的新模型的理论基础,并改进流动沸腾传热中对流蒸发项的计算,利用杨伟构造的渐进加和模型计算窄矩形流道中流动沸腾传热的对流蒸发项;还利用所提出的矢量合成模型预测了圆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实验数据关联表明,所构造的模型适合窄矩形流道和圆管流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多孔表面用于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工作。即介绍了多孔表面的形成和结构表征方法、多孔表面的沸腾传热性能以及描述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机理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影响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性能的因素,探讨了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双组分互溶混合物的池沸腾传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俊杰  李永成 《化工学报》1992,43(2):230-235
通过对沸腾时汽泡生长规律的分析,从两相界面传热传质类似律出发,推导出双组分互溶混合物的池沸腾传热式,由此预测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提出了探讨电解质水溶液的池沸腾传热式.  相似文献   

12.
宋永吉  熊杰明  梁克民 《化工学报》2002,53(11):1202-1205
引 言核状池式沸腾是一种成核现象 ,它包括气泡的产生、气泡的生长以及气泡的脱离 3个阶段 .在工程应用中 ,采用强化表面来获得较高的池式沸腾传热系数的例子已有许多 ,此种方法能在较小传热温差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传热通量 .例如在低品位热能的利用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另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电子元件的冷却 .强化核状沸腾传热的方法有两种[1] ,一种是降低沸腾传热表面的润湿性 ,这可以通过在传热表面上涂覆低表面能材料如聚四氟乙烯来达到 ,但是这种方法又增加了传热的附加热阻 .另外 ,这种方法对于高润湿性的介质是不适用的 ,例如…  相似文献   

13.
刘国维  李宗堂 《化学工程》1990,18(2):49-53,43
提出环隙内流动沸腾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将传热系数K与流动沸腾传热系数hb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加以比较。对环隙与空管两种结构的流动沸腾传热性能也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4.
王新亮  杨文刚  史晓平  陶金亮  邢晓康 《化工进展》2013,32(8):1771-1774,1779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换热管内表面制备出了一层管阵列结构纳米薄膜。以该纳米管阵列表面管为传热元件,蒸馏水为工质,采用管外电加热竖管强制循环工艺,在恒质量流速下考察了纳米管阵列表面管的流动沸腾传热性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纳米管阵列表面管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与光滑表面管相比,流动沸腾传热温差降低了30%~55%,在没有增加阻力的情况下,沸腾传热系数提高了1.5~2.2倍。  相似文献   

15.
杨军 《化工学报》1998,49(6):764-767
引言由于热泵技术发展的需要,多组分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的计算方法已成为当前传热研究的前沿课题.经研究发现当前的流动沸腾传热模型并非都能适用于多组分的计算.比如,加和模型由于抑制因子S与混合工质的种类及组成有关,而当前又尚未研究出一个通用算式,故使该模型在用于多组分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时遇到困难.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过程中传质阻力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混合物传质系数的计算又非常困难,目前尚无可用于实际系统的理论方法,实验数据也很少,还停留在经验阶段.近些年虽然对流动沸腾传质阻力的校正提…  相似文献   

16.
多组分流动沸腾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组分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算式中的液相传质系数,是描述传质阻力的关键参数,但是,当前既无合适的计算方法也无经验数据,只能借用物理和化学吸收传质系数的经验值。本文给出一个简化计算方法。用此法对有机水溶液系统进行预测计算,所得传热系数与实测值比较,其平均绝对偏差为10.72%。  相似文献   

17.
吴凯  刘飞  王伟文 《当代化工》2023,(4):963-967
沸腾传热主要受汽泡行为的影响,而汽泡行为与加热面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使用纳米粒子对加热面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可以有效调节气泡行为,进而增强池沸腾传热性能。介绍了纳米涂层表面的理论模型及强化性能最新研究进展,根据涂层表面纳米粒子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金属纳米粒子涂层表面、碳基纳米粒子涂层表面和复合表面。讨论了纳米涂层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理论分析以及存在的不足,为纳米涂层表面进一步强化池沸腾传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管内沸腾传热广泛应用在化工、能源动力、制冷和空调行业中,为了强化蒸发器管内沸腾传热,以节约能源消耗和缩小换热设备尺寸,大量的管内沸腾强化传热方法被研究和应用.根据强化传热的实现方法,将各种强化方法分为换热管强化法、管内插入物法、添加剂法和管外辅助强化法.回顾了各种强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管内沸腾强...  相似文献   

19.
邱运仁 《化学工程》2001,29(5):22-25
研究了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2 5 6× 10 4 和 85 5× 10 4 )的聚合物添加剂聚丙烯酰胺 (简称PAM )在垂直铜管内对水的流动沸腾传热的强化情况 ,研究了添加剂水溶液浓度、质量流率、热通量等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 ,根据测得的稀溶液在垂直铜管内流动沸腾的总压降 ,用Martinelli分离流模型求得了相应的摩擦压降。结果表明在低热通量下 ,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 ,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AM不仅可提高流动沸腾传热系数 ,还可降低流动沸腾的阻力。研究还表明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 ,在同样质量浓度下 ,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AM对水流动沸腾具有较为相近的强化传热与减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乙二醇-水溶液及加入微量添加剂(表面活性剂)为工质,进行池式沸腾传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物质对乙二醇-水溶液的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表面活性物质强化乙二醇-水溶液沸腾传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