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棉519是由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于2022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常规棉花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枯萎病。在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新陆棉1号(GK62)(原品系代号2000-2)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选育出的新疆第一个转基因多抗棉花新品种。2004年参加西北内陆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5年同时安排参加西北内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12月通过农业部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评价(农基安证字(2005)第084号),准予在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陆棉1号(国审棉2006018)。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3d,属陆地棉早中熟品种。植株塔形,株型松散,II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上举,叶色深绿,缺刻较深;茎…  相似文献   

3.
耐盐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 44(原名中 80 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耐盐棉花新品种。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该品种亲本组合为 (中 2 369× Tamcot CD3H)F2 ×中棉所 1 7。于 1 990年在本所配制杂交组合中2 369× Tamcot CD3H,冬季南繁加代 ,1 991年 F2 代选丰产、抗病、抗盐性好的单株与中棉所 1 7杂交 ,1 992年混选 -混种 ,1 993年选出单株 ,1 994年经初步测产和纤维品质测试后选出优良株行 ,1 995年株系比较试验 ,1 996年进行品系预备试验 ,继续…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州地区属次宜棉区 ,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逐年扩展蔓延 ,导致植棉效益降低 ,种棉积极性下降 ,故而 1 994年自治区种子站和博州种子站从中棉所联合引进中棉所 2 4棉花品种 ,参加了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试和生产试验。1 995、1 996年连续 2年参加了精河县品种比较试验 ,截止 1 998年中棉所2 4在博州累计推广种植 40 0 0 hm2 ,皮棉单产 1 677~ 1 890 kg· hm-2 ,1 997年该品种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认定在当地早熟棉区病区推广。1 生育特性中棉所 2 4全生育期 1 2 5天 ,比中棉所 1 6早熟 2~ 3天 ,比新…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49在西北内陆棉区的稳定性与丰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MI模型及其双标图分析了中棉所49在2002-2003年和2008-2013年共8年西北内陆棉区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中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2年西北内陆国家棉花区试早中熟组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优劣顺序依次为:中棉所49〉98—60〉K31〉中棉所35〉9—2005〉E3—8—12〉新创1号〉SGK9688〉SGK1779。(2)中棉所49在8年区域试验中的稳定性表现为:在5年试验中表现居第一位、1年试验中表现居第二位、2年试验中居第三位,其稳定性综合表现优良。(3)中棉所49的皮棉产量水平在8年区域试验中总体上稳中有升,体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能。可见,中棉所49在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305—74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选育的适于中熟棉区的新品种。1981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棉4号,决定在山西南部的中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1选育经过。苏棉 2 0号 ,原名徐棉 2 4 4 ,该品种组合为 (泗棉 3号×苏棉 4号 )×中棉所 2 3,1 990年单交 ,1 991年复交 ,同年底南繁加代。 1 995年选择单株 ,1 997年进行所内品比 ,1 998年参加徐州市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出苗较好 ,子叶较大 ,色深。植株较高 ,株型较松散 ,茸毛较多 ,叶较大 ,色深。铃卵圆、较大 ,单铃重 5 .5 3g。衣分 41 .88% ,霜前花率 85 %以上。3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10.
新海 1 6(原名新 K- 2 1 1 )是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综合运用复合杂交技术和现代育种手段培育出的早熟、丰产、优质海岛棉新品种。该品种参加 1 997~ 1 999年西北内陆棉区南疆早熟长绒棉区域化试验 ,2 0 0 0年参加生产试验 ,2 0 0 0年 1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新海 1 6是以早熟丰产的新海 6号为母本 ,以具有埃及吉扎 70遗传背景的高强力优质中间材料871 96作父本 ,于 1 987年配制杂交组合。父本871 96来源于新海 3号×吉扎 70的杂交后代 ,因此说 ,新海 1 6是一复合杂交的产物。在…  相似文献   

11.
中棉所 46(原名中 980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3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杂交棉组生产试验 ,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中棉所 46亲本组合为中 9618×中 0 92 2 71,中9618和中 0 92 2 71均是由中棉所利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的品系 ,2 0 0 0年利用中 9618和中 0 92 2 71配制成新组合中 980。该组合 2 0 0 1年在河南省 3点次 4重复进行 F1代比较试验 ,同期进行纤维测试、抗病性鉴定。2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 9天 ,属中早…  相似文献   

12.
浙 90 5是复合杂交组合 {中棉所 1 9× [(中 8×争 3 1 )× (2 5 0×兰 5 ) ]F8} F6中 ,通过多种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1 998年育成并定名 ,同年参加浙江省和河南省二省的多点试验 ,1 999~ 2 0 0 1年参加并通过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 0 0 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并受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资助。1选育经过1 980年 ,用丰产稳产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 8号(中 8)为母本 ,以纤维品质优良的争光长绒棉争光棉 3 1 (争 3 1 )进行杂交 ,配制杂…  相似文献   

13.
特璞棉116于2022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型较紧凑,株高76.5 cm,单株结铃6.5个,铃重5.6 g,衣分42.7%,籽指10.4 g;在2021年西北内陆早熟常规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69.2 kg、202.7 kg和187.0 kg。对特璞棉116的选育过程、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北农1号(原代号7757)是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棉花育种组从岱字棉16×科遗2号的后代中选育而成。从1981年起,连续三年参加了河北省冀东早熟棉区区域试验,其产量与鲁棉1号相当,但纤维品质明显优于鲁棉1号。1984年春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中长绒棉新陆中 1 9( ND980 4 ) ,是由新疆农业大学棉花育种重点实验室于 1 992年以新 90 0品系为母本 ,与贝尔斯诺为父本进行组合杂交 ,并对其后代经过南繁北育连续加代选择。在本地着重在重病地种植和选择而获得 ,至 1 998年育成 ND980 4品系。后与新疆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 ,又进一步加强了品系鉴定、品质改良、抗病性筛选、示范与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 0 0 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试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自治区早中熟品种区试 ,2 0 0 3年同时参加自治区早中熟品种生产试验。2 0 0 4年 3月 4日通过自治区农…  相似文献   

16.
邯郸 1 0 9是邯郸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棉新品种。1 999— 2 0 0 0年参加黄河流域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同时参加黄河流域生产试验 ,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抗病虫性能强 ,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测定 :综合评比位于参试品种之首 ,与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产量相当。该品种 2 0 0 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邯郸 1 0 9。1选育经过邯郸 1 0 9的亲本组合 :邯 41 0 4×泗棉 3号抗虫系 ,邯 41 0 4是邯郸农科院育成的高产…  相似文献   

17.
新陆中 9号 (386- 5)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它是利用群体剩余遗传变异 ,从优质品种新陆中 4号中系统选育而成 ,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新陆中 9号。其突出特点是 :既具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 ,达到了普通陆地棉的产量水平 ,又具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 ,明显优于普通优质陆地棉。1产量结果1 994~ 1 996年参加了西北内陆棉区第六轮常规品种区试 ,其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军棉一号增产1 2 .71 % ,丰产性表现较好。2 0 0 0年在区试主持单位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18.
大丰18简介     
大丰18,原名1038,是江苏省大丰市棉花原种场选育的中熟常规棉新品种.该品种以渝棉1号为母本与泗棉3号选系303进行杂交,经过多代连续选择,于2002年育成.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棉 200707).  相似文献   

19.
早中熟中长绒新品种新陆中 1 5号 (原选株号1 6 - 1 ) ,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于 1 991年以自育品系 ND2 5为母本、海岛棉 3 2 87品系为父本杂交 ,其后代经南繁北育 ,连续与 ND2 5品系回交 4次 ,并在人工病圃中系统选出 1 6号株系 ,又从 1 6号株系中选育出 1 6 - 1单株培育而成。1 999~ 2 0 0 0年参加国家级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试 ,由于该品系生育期稍偏长 ,2 0 0 1年被推荐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南疆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经过专家在五个点上的生产试验田间考察和认真评议 ,然后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新疆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请报审。…  相似文献   

20.
豫棉12选育及品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棉 1 2 (豫早 42 2 )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中 3 2 4为母本、辽 1 0 3 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短季棉品种。1 995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定为“国家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品种 ,1 998年元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被评为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品种 ,1 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选育方法1 .1 选择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系作亲本母本中 3 2 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利用 ( SP3 7×锦 444)×辽 40 91复式杂交育成的耐旱短季棉品系。 1 988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