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皇甫山7月份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3科8属13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球孢白僵菌、柱孢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和细脚棒束孢.其中棒束孢属为优势属,共4种.分别描述这13种虫生真菌的标本特征、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7月份虫生真菌Shannon-Winener指数H'为2.881 6,均匀度E为0.778 7,其值明显大于琅琊山同期虫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可见该保护区虫生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3个不同地区竹林样地的虫草及虫生真菌进行了野外采集和调查,发现安徽省竹林中分布的虫草分别为多座线虫草(小蝉草)Ophiocordyecps sobolifera、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拟细线虫草O.gracilioides、一种线虫草O.sp.;主要虫生真菌分别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细脚棒束孢I.tenuip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其中蝉棒束孢最多,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60%以上。竹林中主要寄主为蝉若虫,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80%以上。并且对竹林中蝉棒束孢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皖南宣城市敬亭山马尾松林生态系中从山脚至山顶共10个小区内逐月进行虫生真菌全面调查,以分离株数为指标,对2005年2月~2006年5月的球孢白僵菌和几种拟青霉在昆虫群落中的的消长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个月中以白僵菌属占绝对优势,其中球孢白僵菌占总数的54.17%,而多型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仅分别占0.33%和0.98%.拟青霉属次之,以环链拟青霉为主的3种拟青霉共占43.04%.而绿僵菌属仅金龟子绿僵菌一种,占0.49%.从昆虫寄主的多样性来看,球孢白僵菌和环链拟青霉的Brilloui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9和1.23,均匀度分别为0.61和0.52;粉拟青霉和玫烟色拟青霉的Brillouin指数分别为1.19和0.78,均匀度为0.49和0.32;多型白僵菌、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标较低.不同季节中被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寄主昆虫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春秋季低、夏季高的趋势,其中7月份最高为1.77;而被环链拟青霉侵染的寄主昆虫多样性指数呈现夏季低、秋季高的趋势,其中10月份最高为1.82;粉拟青霉和玫烟色拟青霉呈现春季高的趋势,在2、3月份最高,分别为1.18和1.54.因此,球孢白僵菌适宜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流行,而3种拟青霉却适应稍低的温度,它们随季节性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消长动态,有利于互补地持续控制森林害虫.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省3个不同地区竹林样地的虫草及虫生真菌进行了野外采集和调查,发现安徽省竹林中分布的虫草分别为多座线虫草(小蝉草)Ophiocordyecps sobolifera、大蝉草 Cordyceps cicadae、拟细线虫草 O. gracilioides、一种线虫草 O. sp.;主要虫生真菌分别为蝉棒束孢 Isaria cicadae、细脚棒束孢 I. tenuipes、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 B. brongniartii、柱孢绿僵菌 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其中蝉棒束孢最多,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60%以上。竹林中主要寄主为蝉若虫,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80%以上。并且对竹林中蝉棒束孢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29株虫生真菌的鉴定及对烟粉虱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9株虫生真菌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并筛选出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具有高毒力的菌株。【方法】采用形态学及ITS区、TEF区、Bloc区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菌株,并采用浸渍法测定真菌对烟粉虱的毒力。【结果】29株虫生真菌有26株符合白僵菌Beauveria的特征,菌株SB003、SP665和SP670被鉴定属于棒束孢属Isaria;利用TEF区序列、Bloc区序列、TEF-Bloc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9株菌株共包括24株球孢白僵菌B. bassiana、2株假性球孢白僵菌B. pseudobassiana和3株环链棒束孢I. cateinannulata。烟粉虱2龄若虫的死亡率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菌株致病力不同;用1×108 mL-1的孢子悬浮液处理烟粉虱2龄若虫7 d,致死率最高的菌株为SP433,其次为SB009,分别为87.37%和82.93%。【结论】本研究可为虫生真菌的分类提供理论基础,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SP433和SB009可为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安徽省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昆虫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别于2007年7月、2008年8月和2017年6月对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罹病昆虫标本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标本312份,分离得到昆虫病原真菌248个菌株,经鉴定隶属于6科10属23种。其中棒束孢属Isaria为优势属,共分离出6种170株,菌株相对多度为68.55%,优势种群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斜链棒束孢I. cateniobliquus。由此表明,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年份夏季昆虫病原真菌物种丰富,多样性指数较高,7月份和8月份采集的昆虫病原真菌菌株多于6月份,但6月份采集的昆虫病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于2015年9月对贵州省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虫生真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共采集16个标本,基于ITS1-5.8S-ITS2 r DNA基因序列,对采集标本分离菌株进行培养鉴定。结果发现,标本分属3科7属10种,主要有白僵菌属、棒束孢属、蜡蚧菌属、线性虫草属、被毛包属、多头霉属、枝穗霉属,其中白僵菌属为优势属,寄主以鳞翅目昆虫为主。调查结果为该地区虫生真菌资源的分布、多样性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陕西境内秦巴山区5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昆虫进行虫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为秦巴山区农林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2018-2019年连续2年从陕西境内秦巴山区的留坝县、柞水县、凤县、周至县和鄠邑区5个地区,选择阔叶林、针叶林及低矮灌木等不同生境进行昆虫样本采集。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虫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生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对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2018-2019年连续2年从陕西境内秦巴山区的留坝县、柞水县、凤县、周至县和鄠邑区共采集昆虫样本243只,归属于8个目。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从采集的243只昆虫表面和虫体中分离得到虫生真菌187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于9目13科22属。优势目为丛梗孢目(Moniliales),共120株虫生真菌(占比64.17%),归属于2科9属,其中棒束孢属(Isaria)占比最大(占总数量的18.72%)。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但物种均匀度偏低,优势种属现象较为明显,有4个地区的优势菌均为棒束孢属(Isaria)。此外,5个昆虫采集地区虫生真菌群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单一地区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较整体偏高。【结论】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种类多、分布广,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含铜PDA平板上初步测定了铜对3种虫生真菌和不同土壤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细脚拟青霉和金龟子绿僵菌均有很高的铜耐受性,最高生长铜浓度大于800mg/L,一定浓度范围的铜(200 ̄400mg/L)对球孢白僵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所有的土壤细菌和绝大多数土壤真菌对铜(200 ̄400mg/L)敏感。据此,很容易利用含铜PDA培养基从接种球孢白僵菌和细脚拟青霉分生孢子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该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株高致病力菌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及田间防控效果。【方法】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稀释成1×104、1×105、1×106、1×107、1×108mL~(-1),室内喷施法研究其对木虱低龄、高龄若虫与成虫的侵染致死效果;在笼罩条件下研究其在半田间条件下对柑橘木虱成虫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2种真菌制剂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病力高于高龄若虫。7 d后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对柑橘木虱高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6×104和5.2×104mL~(-1),对低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5×104和4.2×104mL~(-1),而对柑橘木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1.4×105和1.6×105mL~(-1)。在半田间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对柑橘木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3.7×105和1.2×106mL~(-1)。同一孢子浓度对柑橘木虱的致死率室内效果优于半田间。2种真菌制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致死时间与孢子浓度有关,LT50随着真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为1×105~1×108mL~(-1)时,柑橘木虱成虫的LT50值为5.2~4.4 d;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浓度为1×106~1×108mL~(-1)时,柑橘木虱成虫的LT50值为5.3~4.9 d。【结论】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对柑橘木虱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柑橘木虱各虫态的死亡率与病原真菌的孢子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虫生真菌对黄粉虫不同虫态的生防效果,以期为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室模拟干燥的储粮环境,测定了4种虫生真菌菌株(金龟子绿僵菌MAX-2、玫烟色棒束孢IFK-20、球孢白僵菌BBL-3、蝉棒束孢ICG-1)对黄粉虫3种不同虫态(8龄幼虫、蛹、刚羽化的成虫)的生防效果。【结果】在模拟储粮环境中,BBL-3对3种虫态的毒力都较低,说明该菌株不适宜在干燥条件下发挥作用;MAX-2对幼虫和成虫的毒力都最高,IFK-20其次;孢子悬液处理蛹,ICG-1致死速度最快,其次为MAX-2与IFK-20;ICG-1在模拟储粮环境中对幼虫和成虫无毒力,但用其孢子悬液处理蛹,毒力却达到最高,说明虫生真菌有的对不同虫态的毒力较稳定,而有的可能只在昆虫某些发育阶段或在特定环境中发挥有效作用。对MAX-2侵染黄粉虫不同虫态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发现其防治害虫的效果具有持续性,部分被感染的幼虫和蛹可以带菌生存,但生活力下降,有的发育畸形,最终都会死亡。【结论】不同虫生真菌菌株对不同虫态的毒力差异显著,同一菌株对不同虫态的毒力也不同。除ICG-1外其它3株菌在黄粉虫不同发育阶段都具有较好防效,MAX-2对3种虫态的持续防效最好,有望应用于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3种丝孢类虫生真菌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成虫的毒力,为筛选出对西花蓟马成虫高毒力的虫生真菌及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3种丝孢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黄绿绿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共14株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的侵染致死率;从3种丝孢虫生真菌中选取对西花蓟马成虫相对致病力较好的高毒力菌株各1株,测定其在不同浓度(浓度梯度分别为1.0×104、1.0×105、1.0×106、1.0×107和1.0×108孢子/mL)下对西花蓟马成虫的毒力.[结果]用1.0×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菌株(WSWM81832、WSWL21831、WSWM1018315、WSWH21833和WSWL21836)、黄绿绿僵菌菌株(HLT17103、NGS21751、YKZ51712和WSWL51721)和玫烟色棒束孢菌株(WSWH31836、WSWL51831、WTS101822、NGS118310和WSWL21837)接种西花蓟马成虫10 d后,西花蓟马成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45%~75.60%、67.35%~82.65%和61.45%~70.67%.球孢白僵菌WSWL21836、黄绿绿僵菌WSWL51721和玫烟色棒束孢WSWL21837菌株以1.0×104~1.0×108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西花蓟马成虫后,第10 d时西花蓟马成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6.67%~82.33%、56.67%~89.67%和48.33%~76.67%;各菌株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3.2543+0.3332X(r=0.9167)、Y=3.5878+0.2874X(r=0.9656)和Y=3.8188+0.2082X(r=0.9925),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63×104、4.17×104和7.85×105孢子/mL,在1.0×108孢子/mL浓度下对西花蓟马成虫侵染致病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5.67、4.91和6.12 d.[结论]黄绿绿僵菌菌株WSWL51721和球孢白僵菌菌株WSWL21836对西花蓟马成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可作为西花蓟马生防制剂开发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安徽省六安市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春季不同植物根际昆虫病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培养基分离和纯化从20种不同植物根际共得到306个昆虫病原真菌菌株,隶属于2科7属15种,以球孢白僵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玫烟色棒束孢和淡紫紫孢菌。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广谱性虫生真菌,在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弄清云南省球孢白僵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云南虫生真菌多样性内容,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不同地区及不同寄主来源的39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ISSRs可用于39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群体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5~15条DNA带。供试39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达99.09%,不同寄主来源亚种的Nei基因多样性(He)为0.3478,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724,总基因多样性(Ht)为0.3518,亚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3263,不同寄主亚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6.4044;不同地理来源白僵菌种群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444,Shannon 指数I为0.5152;总基因多样性Ht为0.3473,亚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131,亚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862。综合遗传多样性结果,云南省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复杂、遗传异质性明显,从寄主来源来看,居群间遗传变异较小,居群内遗传分化较大;从地理来源来看,居群间遗传变异较大,居群内表现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5.
亚洲柑橘木虱2株高致病力病原真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对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具有高致病力的真菌菌株,为其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测定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A~E)和5株玫烟色棒束孢菌Isaria fumosorosea菌株(菌株A~E)的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对木虱若虫的侵染致死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株球孢白僵菌培养10 d后产孢量存在较大差异,A菌株的产孢量最少(7.96×107mL~(-1)),E菌株的产孢量最多(3.78×108mL~(-1)),两者差异显著;在喷施球孢白僵菌孢子1×106mL~(-1)7 d后,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死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以A菌株的致死率最高(78.0%),E菌株次之(77.0%)。5株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培养10 d后,B菌株产孢量最多(6.04×108mL~(-1)),E菌株的最少(6.28×107mL~(-1)),两者差异显著;在喷施玫烟色棒束孢孢子1×106mL~(-1)7 d后,除D菌株外,其他制剂对亚洲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死率均显著大于对照,B菌株的致死率最高(81.0%)。【结论】综合考虑产孢量及致病力等指标,球孢白僵菌E菌株和玫烟色棒束孢B菌株是具有良好研发前景的柑橘木虱生物防治高致病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国内部分地区不同土壤中棒束孢属Isaria真菌的多样性分布,测定其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的生物活性,促进棒束孢菌对黄曲条跳甲的生防应用。方法 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不同生境中采集土壤样品,通过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棒束孢菌株,根据形态学和分子标记鉴定菌种,采用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评价生物多样性;采用浸虫法测定棒束孢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200余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棒束孢属真菌41株,优势菌种是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有34株,优势度指数为0.829;玫烟色棒束孢I. fumosorosea有5株,粉棒束孢I. farinosa和环链棒束孢I. cateniannulate各1株。林地物种丰富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为1.121,休耕地、果园、耕地和草地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349;林地种间分配最均匀,优势度指数为0.468,休耕地、果园、耕地和草地的优势度指数范围为0~0.159。生测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的棒束孢菌株对黄曲条跳甲都有一定活性,玫烟色棒束孢IfH6102菌株对黄曲条跳甲的活性最高,在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11 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60.89%。结论 棒束孢菌在我国土壤中分布广泛,林地生境中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棒束孢菌具有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载了山西虫生真菌各类属8种,并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作了详细描述。它们分别涉及虫霉属(Entomophthora)、曲霉属(Aspergillus)、白僵菌属(Beauveria)、镰孢霉属(Fusar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拟青霉属(Paecilemyces)、青霉属(Pcnicillium)、帚霉属(Scopulariopsis)和侧孢霉属(Sporotrichum)等9属,其中,山西省新记录种4种(标记为*),新寄主3种(标记为**)。所有虫生真菌标本均保存在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群体遗传结构、基因流、菌株分化、遗传变异和寄主类型,以及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为筛选优良生产菌株提供后备种质资源。【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DHS")采集的81株球孢白僵菌进行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结果】使用8对SSR引物扩增81个菌株产生多态位点数为58个,多态位点比率为100%,其中,引物Ba12多态位点数最多(10个)。通过Popgene 32软件包分析发现,DHS球孢白僵菌种群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2 6,Shannon信息指数(I_s)为0.348 7,可见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异质性较强。将群体分别按照寄主和土壤、不同寄主目划分为不同亚群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亚群遗传多样性水平(h=0.192 5,I_s=0.309 9)略高于寄主亚群(h=0.176 9,I_s=0.278 3),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N_m=1.662 9,G_(st)=0.130 7);不同寄主目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且基因流明显。基于UPGMA聚类分析发现,各分支菌株的分布趋势与分离基质、不同寄主目均没有相关性。【结论】DHS球孢白僵菌遗传谱系与分离基质和寄主来源均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生态环境和寄主类型的影响共同维持了DHS球孢白僵菌种群内遗传变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和林业大国,农林害虫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化学防治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虫生真菌的生物农药意义重大.为了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野外感染白僵菌的蝽蟓及室内感染的家蚕僵虫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获得了3株虫生真菌菌株,分别为来自蝽蟓的NB-1,PW-1菌株和来自家蚕的JCY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各菌株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菌株较为一致;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各菌株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多个菌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菌株NB-1,PW-1和JCY均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不同菌株间分生孢子产生量存在显著差异,分离自蝽蟓僵虫的球孢白僵菌PW-1,NB-1分生孢子产量分别为(7.55±0.15)×10~7个/mL,(6.30±0.40)×10~7个/mL,均高于家蚕分离株JCY,其产孢量仅为(3.02±0.22)×10~7个/mL.结论为后续研发针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农林害虫生物杀虫剂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品苍  曲志才  王波  苏延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43-5144,5147
[目的]研究3株泰山虫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野生泰山虫草子实体分离出的3个菌株为材料,通过对rDNAITS区的扩增、克隆和测序来鉴定虫草的无性型。[结果]3个菌株不是同1种,COA1为蛹草拟青霉,COA2为球孢白僵菌,COA3为细脚棒束孢,由此推断泰山虫草只是以地理位置得名。[结论]研究了3株泰山虫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