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北6.2级地震震兆特征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前兆观测异常现象,并从实际观测资料出发,综合分析了前兆异常的总体特征,以及伴随地震孕育过程而表现出来的各各前兆场的时、空、强变化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追踪方式探讨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变化,通过对所掌握的河北省各种前兆资料进行剖析,可知张北地震前前兆资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些有意义的震兆信息,但以此给出准确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2.
张雅玲 《地震》1994,(5):59-64
本文从背景性地震活动、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前兆震群活动等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共和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结果说明,共和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中。震前20年存在着中强地震空区。震前2-3年几乎同步出现了多种测震学异常。但无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3.
宜宾,沐川4次5级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至1996年四川宜宾、沐川地区发生了4次5级地震。给出了这4次5级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4次5级地震前的小震活动特征表现为成团成丛,震群活动,频度变化和低b值异常等,但异常出现情况在4次5级地震前有明显差异。4次5级地震的余震分布区较窄。计算了4次5级地震的10种序列参数.并与1970年至1973年马边、雷波地震序列参数类比,出现明显异常的均在震群序列的首进序列中表现显著.有一定的震兆意义。最后对四川盆地南缘附近地区未来地震势态进行了初步推论。  相似文献   

4.
韩渭宾 《四川地震》2002,(3):1-8,14
从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的精度,统计时空范围的选取和地震活动随时间起伏的确定等方面论述了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必须重视资料可靠性,并评述了一些资料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对山西境内1900年以来5级以上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从地震活动的时序特征、季节分布、与月相的关系、空间位置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特点,认为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一定规律。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将对山西地震趋势的判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刁守中  郭爱香 《地震》1998,18(1):69-74
通过应用最大熵谱法,有序聚类法和地震活动过程,地震相关性的分析,论证了华东地区正处于1971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幕后期,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的发生与这一分析基本相符,作还就地震形势分析的有关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李茂玮 《内陆地震》1989,3(2):136-141
自1927年以来,库尔勒地区Ms≥5.0级地震有平均10年左右的活动周期。1988年5月26日5.2级地震前,存在地震空区、条带、应变释放偏低等测震学前兆,形变、应力、地电、泉水流量等多项前兆观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期和短临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历史及现今地震资料研究了陕西地区5级左右地震发生的时空规律及其相关现象,从而为陕西今后的震情判断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Ms≥5地震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为58年,4-5级地震丛的发生间隔为10-40年;Ms≥5地震的活动有以9为倍数的韵律特征,并有集中在7-9月发生的现象;5级左右的地震一般都分布在渭河盒地北缘断裂或秦岭山间断裂带上;4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内小震活跃。  相似文献   

9.
白超英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0,4(4):351-355
1990年6月14日苏联斋桑7.3级强震发生在重力异常梯度带的拐弯处;强震前存在明显的M_s≥3.5级地震围成的空区;空区走向为北西西向,与斋桑强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长轴约170km。1990年2月14日4.0级地震可视为信号震。最后初步讨论了阿勒泰活动区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成丛活动特征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88年以来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对其成丛活动的特征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应用5级以上地震缺震持续时间τ预测未来我国大陆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实用指标,并对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华北北部 4次中强地震的异常跟踪、分析预报过程及经验教训 ,并就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解剖、探讨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蒋海昆  侯海峰  王邋 《内陆地震》2000,14(2):97-104
以相邻2次地震的时间间隔作为统计量,对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异常平静进行了统计检验。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地震的时间间隔服从幂指数分布,对华北地区而言中强地震之前大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现象是明显的,以90%的置信概率主为,ML≥4.5地震持续110天以上的平静可判定为异常;约有70%的平静出现之后,华北地区有MS≥5.0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3.
1966—1976年是华北地区强震集中发生的阶段。唐山地震后,溧阳—介休等地震带是华北地区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带。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唐山地震后华北地区ML≥5级地震空间、时间分布特征,认为唐山地震后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主要活动方向为北西向,地震活动的主体区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变。中强地震活动具有成丛发生的特点,地震活动水平在减弱的同时,逐渐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演化。这些现象表明华北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已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华北地区16次中等、大地震的算法复杂性AC值异常特征的归类分析,认为AC值的变化特征能较好地综合反映中等、大地震孕震阶段时空强的演化规律,并以此进行中等、大地震发震时间的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1970——1979年华北地区11个中等强度地震前区域微震时-空分布图象.发现大部分地震前1——2年,在其周围70——120公里范围内(简称震兆区),微震活动出现活化——寂静图象.同时,震前微震活动似有一个逐渐扩散到日趋收缩直至发震的过程.利用泊松分布检验活化、寂静阶段地震次数发生的概率,其结果是活化阶段绝大多数地震的概率小于5%.而寂静阶段只有近半数地震的概率小于5%.另外,发现大多数地震前震兆区的累加频度曲线的速率有一个加速——减小的过程,而外围区的速率基本保持稳定.最后,给出典型的异常图象模式并予以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华北等地区板内地震的深度分布及其物理背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近年来地震及地壳结构资料,研究了震源深度分布。震源主要分布在4—20公里的深度范围内,称为地震活跃层,大多数地震又都集中于厚度为10—15公里的层内,称为地震密集层,密集层的深度因地而异,震源大多位于花岗岩质层。地震活跃层的分布由粘滑机制及脆性剪切破裂可能存在的范围决定,它的上界主要由稳定滑动—粘滑过渡区决定,下界由脆性—延性形变过渡区决定。地震活跃层及密集层的深度由地壳中的温度、压力及岩石条件决定。震源有成层分布的现象,可能与地壳中各界面的层间粘滑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与日本海沟地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文英  王秀英 《地震》1996,16(3):219-224
据板块运动及构造动力的因果关系研究了我国华北地区6级以上与日本海沟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地区群体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的不均匀分布及起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且华北地区的群体地震活动的开始时间晚于日本海沟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华北地区Ms≥7级强震的时间分布,发现在每一个地震活动期内,大地震的累积频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呈指数函数形式.文中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第三、第四两个活动期的累积频度曲线,用线性流变体简化模型对大震的时间分布作了理论解释.并从地壳和上地幔的环境方面探讨了第三和第四两个活动期中强震活动的差异性.本文的结果对研究地震活动分期、讨论大震趋势有一定参考作用,其理论探讨有助于分析一个活动期内强震孕育和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日月引潮力与华北地区的地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讨论了日月引潮力变化与1900-1992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的29次Ms>5.5的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时间与日月在震源区形成的引潮力南北方向的水平分量的变化存在高相关性,日月引潮力分量的变化对这些地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反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10月——2004年10月该台网记录到的511条波形资料, 分别以北京及附近地区、 北京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Atkinson和Mereu方法计算各自的Q值, 并与已有的结果进行对比, 讨论了Q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及差异存在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利用Moya等方法进行了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的反演,计算时采用了两种模型:① 分区的Q值、地震和台站;② 全区的Q值、地震和台站. 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得到的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基本一致,同时也说明了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震源参数不受台网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