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褪黑激素对非生绒期内蒙古白绒山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从体成分的角度研究了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体成分的影响,绒山羊在非生绒期埋植褪黑激素,除了促进长绒外,对体成分也有较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可以显著增加绒山羊的体脂肪含量,达到24.1%,比不埋植组增加8.31%;而体蛋白质、体水分和体灰分含量均显著减少,分别为12.99%、55.96%和3.25%,分别减少2.02%、8.02%和0.5%(P<0.05).进一步证明了褪黑激素在动物营养分配中的作用,为褪黑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体成分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体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体内干物质的含量增加,体脂肪含量增加。长光照、自然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绒山羊的体脂肪含量占干物质的比例分别为41.43%±0.41%、44.43%±0.16%和53.90%±1.70%,而体蛋白、体水分和体灰分含量则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而减少,绒山羊血液中与营养分配有关的激素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研究证明光照在绒山羊营养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体成分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体成分有较大影响,体脂肪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而增加,长光照、自然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绒山羊的体脂肪含量分别为23.6%、15.78%和14.16%,而体蛋白、体水分和体灰分含量则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而减少,长光照和自然光照组显著高于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自然光照组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光照对绒山羊有调节营养分配的作用,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非生绒期控制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对藏西北绒山羊增绒效果的影响,为藏西北绒山羊非产绒期选择一种有效的增绒技术。选择体重和产绒量基本一致、年龄2~3岁的藏西北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试验为期1年。结果表明:控制光照组产绒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36.3%(P0.01),但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组无差异(P0.05);皮下埋植褪黑激素组羊绒长度极显著提高(P0.01),但与控制光照组无差异(P0.05);在羊绒细度指标上,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是藏西北绒山羊生产上方便有效的增绒技术。  相似文献   

5.
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光照和褪黑激素对绒山羊内分泌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把36只绒山羊平均分成3组,分别进行长光照(16L:8D)、自然光照(12.37hL)和短光照(8L:16D)处理,每种光照下一半埋植动物褪黑素,分别检测血液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光照类型对绒山羊的激素分泌有显著的影响,长光照对催乳素(PRL)、类胰岛素促生长因子I(IGF-I)有促进作用,对褪黑素(MT)、胰岛素(INS)有抑制作用;短光照对催乳素(PRL)、IGF-I有抑制作用,对MT、INS有促进作用。埋植褪黑素后,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对PRL、IGF-I均有抑制作用;INS在短光照+MT组降低,在自然光照+MT和长光照+MT组升高。这些都表明,几种激素在一天之内随着时间(光照)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6.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氮分配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激素显著影响绒山羊体内氮物质分配,短光照或埋植褪黑激素显著提高绒山羊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并使其他相关激素如催乳素(PRL)、胰岛素(IN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结果使毛绒氮的沉积增加,体氮的沉积减少。短光照条件下毛绒氮和体氮的沉积分别为33.7%±0.64%和66.3%±0.64%;而长光照条件下则减少毛绒氮的分配量,增加体氮分配量,毛绒氮和体氮的沉积分别为23.6%±0.46%和76.4%±0.46%。短光照和褪黑激素之间有强烈的互作效应,短光照埋植褪黑激素组毛绒氮和体氮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6.1%±0.79%和63.9%±0.79%。试验期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增加(338.83±72)g,比普通绒山羊提高73.86%,新生羊绒的品质符合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光照和褪黑激素对绒山羊激素分泌和绒毛生长的影响。作者采用随机试验区组的方法,把36只绒山羊平均分成3组,分别进行长光照、短光照和自然光照处理,每组当中一半埋植褪黑素,分别检测血液激素水平和绒毛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素显著影响绒山羊体内的激素分泌,长光照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短光照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埋植褪黑素组的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不埋植组。光照和褪黑素显著影响PRL、IGFI的分泌类型,并与绒山羊的绒毛生长有关,短光照或褪黑激素处理各组绒毛平均增加338.83 g;新生羊绒的长度、细度、强度等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24只,平均年龄(15±1.5)月龄、平均活重(32.92±2.33)kg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埋植0、2、4、8 mg/kg BW褪黑激素(MT),研究MT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生绒期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绒萌发前约一个月(夏至)埋植MT显著提高了血浆MT浓度,使羊绒萌发时间提前,绒长度增加、产绒量提高,而对绒纤维细度和粗毛生长没有影响,同时确定MT适宜剂量为2mg/kg BW。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褪黑激素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在生物中的分布、生物合成、分泌、代谢特点及其与光照的关系,并从营养分配的角度阐述了光照和褪黑激素在动物营养分配中的作用,为褪黑激素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褪黑激素对柴达木绒山羊春季促绒生长及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简易手术在柴达木绒山羊试验群A、B组 ,于 1998年 3月颈部皮下分别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激素药管 ,7周后梳绒。结果表明 ,试验组绒毛平均长度分别为 6 72cm± 1 0 5cm ,6 93cm± 1 2cm ;对照组为 5 89cm± 0 6 8cm。试验组绒毛生长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产绒量为 0 4 6kg± 0 10kg ,0 5 0kg± 0 14kg ;比对照组 (0 38kg± 0 0 6kg)提高 17 4 %~ 2 0 %。试验组产绒量的特级率 (≥ 4 5 0g/只 )为 5 6 %~ 6 7% ;对照组为 2 2 %。尽管存在着自然流失现象 ,但试验组产绒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MT对试验组绒毛与粗毛比 ,粗毛长度和产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酵母培养物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12只年龄相同的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配对原则分为4组,其中A1、A3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3∶7的基础日粮,B1、B2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2∶8的基础日粮。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方法,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培养物(YC)。各处理YC添加量A1为2.0%;A3为3.0%;B1为2.0%;B2为2.5%。结果表明:添加YC极显著(P<0.01)降低A3和B1处理瘤胃NH3-N浓度,极显著(P<0.01)提高A1处理的瘤胃NH3-N浓度。添加YC能显著(P<0.05)提高绒山羊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总VFA浓度得到极显著(P<0.01)提高;对乙酸/丙酸比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提高B1和B2处理菌体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水平对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120只2.5岁健康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根据体重、上年度产绒量和产羔率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研究在自然放牧、放牧加补饲(混合精料100、200、300 g)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放牧、放牧加补饲条件下,绒山羊的发情率、受胎率和双羔初生重均无显著(P>0.05)变化;每天每只羊补饲200 g混合精料组,产羔率显著(P<0.05)提高,但羔羊初生重下降(P<0.05);不同营养水平的补饲对绒山羊的绒产量、绒长度和细度无显著(P>0.05)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褪黑激素、睾酮的全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试验采集6只内蒙古绒山羊公羊1~2岁全年的颈静脉血液样本,经酶标测定获得血液褪黑激素和睾酮含量数据。结果表明: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血清褪黑激素、睾酮含量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褪黑激素含量以7、8、9月份最高,10、11、12和4、5、6月份次之,1、2、3月份最低,总体趋势为5~9月份逐步上升,9月份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到翌年1月份达最低,表现明显的季节性,其变化规律与光照周期变化一致。血清睾酮含量表现为5~10月份呈上升趋势,10月份达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到次年2月份降至最低,除峰值出现较褪黑激素推迟1个月外,二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血清褪黑激素含量与睾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进一步证明褪黑激素作为光照影响动物繁殖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睾酮生成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9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3组,即保护性氨基酸组(A组)、常规氨基酸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只进行动物试验。采用体内法研究在相同蛋白质水平(CP 9.93%)日粮条件下,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和瘤胃保护性赖氨酸(RPLys)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蒙古白绒山羊基础日粮中添加RPMet和RPLys显著地增加了绒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DMI(P〈0.05),提高了机体氮的沉积(P〉0.05),并有降低尿中尿素氮(UUN)排出量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绒的生长和产绒量的影响,探索陕北白绒山羊在冬春季节枯草期放牧时的补饲方案。试验抽取横山县某羊场同年龄段体重相近健康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母羊1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只。对照组,每天补饲0.2kg玉米;三个试验组分别每天补饲配合精料0.2、0.3、0.4kg。结果表明,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在冬春枯草季节通过补饲可延长绒毛的快速生长期至12月份,而1月至抓绒前绒毛生长缓慢。试验期内0.2kg组、0.3kg组、0.4kg组绒长的增长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66.45%,67.10%,72.36%,产绒量分别提高了26.75%、29.62%、22.48%,三个试验组绒长度及产绒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成年母羊在冬春季节归牧后,补饲0.2kg配合精料可显著提高绒毛的长度和产绒量,但进一步增加配合精料的补给量,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