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助生殖技术中体外受精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种植率和妊娠率日趋稳定.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提高,增加了IVF/ICSI周期累计妊娠率.影响IVF/ICSI结局的相关因素有: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卵巢反应性、精子的形态及胚胎质量、胚胎发育速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操作技术和胚胎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分析这些相关因素,有利于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减少多胎妊娠率,改善IVF/ICSI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子代的围生期结局。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鲜胚和冻胚移植840个活产周期的临床资料和围生期结局。结果:双胎妊娠出生体质量[(2 536.84±417.23)g vs. (3 314.67±466.56)g]和分娩孕周[(36.78±1.74)周 vs.(39.31±1.45)周]均低于单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45.66% vs. 3.70%)、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41.32% vs. 2.41%)、剖宫产率(97.26% vs. 81.64%)高于单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胚移植单胎妊娠出生体质量[(3 358.96±458.34)g vs. (3 249.11±474.28)g]和剖宫产率(85.97% vs. 74.58%)高于鲜胚移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ICSI技术获得的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不良围生期结局更多;在单胎妊娠中冻胚移植出生体质量和剖宫产率高于鲜胚移植。  相似文献   

3.
单精子胞浆内显微注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治疗严重男性生育缺陷包括无精子症的显微操作方法。本文简要回顾了ICSI技术的发展,并对其基本操作程序及影响其成功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辅助生殖技术(IVF/ICSl)中妊娠结局,并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生殖中心2004年1月1日~6月31日176例患者189个辅助生殖周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种植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2.97%、33.53%、30.64%;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23.08%,单周期累计临床妊娠率32.37%;妊娠者较未妊娠者年龄轻(P<0.05);年龄≤35岁组较年龄>35岁组妊娠率高(分别为48.98%和11.11%,P<0.05);妊娠史对治疗结局有一定影响。结论:分析IVF/ICSI中影响妊娠结局的临床相关因素将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单精子胞浆内显微注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采集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月收入、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周期次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子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康内尔医学指数(C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18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60例(32.26%)妊娠成功,为成功组;其余126例(67.74%)妊娠失败,为失败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成功组月收入<3 000元、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子数、受精率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失败组(均P<0.05),周期次数、hCG日P水平、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失败组(均P<0.05),且CMI指数≥20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生殖科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POR不孕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69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1个月;B组64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3个月;C组72例,未给予DHEA预处理,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及B超下监测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A组和B组均于预处理前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及B超监测双侧卵巢AFC。3组均采用常规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比较各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结果:A组预处理前后FSH、E2、AMH及AF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预处理后FSH、E2水平明显下降,AMH水平及AFC明显上升(P<0.05)。3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无显著差异,A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EA对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储备及IVF/ICSI-ET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与DHEA预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IVE-ET后妊娠200个周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不孕原因、妊娠、妊娠丢失(如流产、畸形引产)、分娩结局(如早产、双胎分娩)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2~30岁组妊娠率、妊娠丢失率分别为60.3%、15.3%,与31~35岁组的46.8%、36.4%,36~48岁组的30.7%、4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分娩婴儿均存活,双胎分娩死婴3例。三组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IVF-ET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多胎妊娠是导致分娩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ICSI-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6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0 ng/mL)和非缺乏组(≥10 ng/mL),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IVF/ICSI-ET治疗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启动剂量、Gn使用总量、获卵数、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成熟卵子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等的影响。按照临床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和非临床妊娠组,比较两组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维生素D与临床妊娠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非缺乏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2.30%、77.70%,不同季节两组维生素D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春秋季维生素D缺乏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夏冬季;维生素D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21%、6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临床妊娠组比较,临床妊娠组血清维生素D非缺乏组患者比例、获卵数及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非临床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夏、秋季。校正年龄、不孕时间、体质量指数、抗苗勒管激素、控制性超促排方案、获卵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混杂因素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非缺乏组妊娠率校正后OR值为1.537(95%CI:1.016-2.32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影响不孕女性IVF/ICSI-ET妊娠结局,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IVF/ICSI-ET临床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受精失败是影响ICSI成功的因素之一.卵母细胞激活失败、卵子异常、精子缺陷、患者年龄、显微操作技术及实验室环境等因素与ICSI受精失败密切相关.了解ICSI受精失败的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成功率必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受精失败是影响ICSI成功的因素之一。卵母细胞激ICSI活失败、卵子异常、精子缺陷、患者年龄、显微操作技术及实验室环境等因素与ICSI受精失败密切相关。了解ICSI受精失败的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成功率必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2008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妊娠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单胎组和双胎组总剖宫产率为63.7%,双胎妊娠剖宫产率高于单胎妊娠。②<33孕周的双胎妊娠,其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之间新生儿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而≥33孕周的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高于经剖宫产分娩者。③双胎妊娠第一胎非头位者,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高于经剖宫产分娩者。④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双胎妊娠产后并发症多,孕期应积极治疗,分娩时机应结合产妇和胎儿情况综合考虑;分娩方式应以胎方位、胎儿大小、孕周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单原核和多原核受精卵生成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异常受精率探寻可行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本中心2 229个周期[1 425个IVF周期和804个ICSI周期],共计25 160个卵细胞的临床资料,探讨其IVF和ICSI后异常受精的影响因素。结果:①IVF中单原核受精卵生成率与不孕类型、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使用时间无关,但IVF周期中女方年龄>38岁组单原核受精卵生成率显著高于31~38岁组;②常规IVF周期中多原核受精卵生成率显著高于ICSI组;IVF周期中,当获卵数>15个、取卵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2 000 pg/mL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与取卵日E2差值>4 000 pg/mL者≥3个原核(3PN)形成率显著升高;ICSI周期中,随着女方年龄的增高,特别是女性大于31岁后多原核受精卵生成率显著增高;③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ICSI受精组中异常原核受精卵数与女方基础(月经周期第2~3天)的E2及黄体生成激素(LH)值、获卵总数呈线性相关,IVF组中异常原核受精卵数与基础(月经周期第2~3天)FSH及获卵总数呈线性关系,IVF组和ICSI组异常原核受精卵数与hCG注射日孕酮(P)/E2×1 000呈反向线性关系。结论:IVF/ICSI中异常受精生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临床工作中要针对不同不孕人群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并在促排卵过程根据患者内分泌及卵泡数的变化情况及时更改用药剂量,有助于降低异常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分析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附属妇产医院接受保胎治疗的221 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出现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38 例患者为研究组,良好妊娠结局的183 例患者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和子代出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ART技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进行常规产检并接受过ART治疗的女性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女性进行对照,按照与ART组女性末次月经在1个月以内、在同一年龄段选择对照人群,并随访对照组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生殖中心2005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包括ICSI)中93例中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尽管OHSS的发生与基础窦卵泡数目相关,但OHSS发生的程度与基础窦卵泡、Gn用量及采卵个数无相关性;②妊娠加重OHSS的病情,极重度OHSS的发生可能只与妊娠相关。③妊娠组患者采卵个数明显低于其他组,总病程、白蛋白用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发病时间明显晚于其他组。④对于OHSS的患者,冷冻所有胚胎以备复苏,并不降低妊娠率。结论:对OHSS高危患者应及早进行严密观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严重并发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524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53例)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正常组,471例)。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状况;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结果 甲减组产妇胎盘早剥发生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胎儿生长受限、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身长显著短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及流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减组产妇年龄> 30岁、初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维生素D缺乏的不孕症女性进行维生素D补充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ICSI-ET)周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  相似文献   

19.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开展解决了许多不孕夫妇的生育需求,随着ART中新技术的开展和子代人数的增加,ART的安全性引起更多关注。综述ART与多种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产科结局的关系,提示经ART妊娠女性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升高,ART子代发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及出生缺陷风险升高。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潜在的不孕背景可能是引起不良产科结局的原因之一。对于经ART妊娠妇女,应重视其围生期保健并提供必要的产前筛查及诊断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GDM的围产期结局。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共纳入孕妇3 874例,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GDM组(494例)和正常组(3 380例)。收集各组母婴的临床资料、围产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并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GDM组早产、胎膜早破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GDM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南方地区(OR=1.719, 95% CI: 1.401~2.109, P < 0.001)、孕期增重不足(OR=1.485, 95% CI: 1.164~1.893, P=0.001)及孕前超重(OR=1.634, 95% CI: 1.241~2.151, P < 0.001)也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南方地区、孕前超重及孕期增重不足是GDM的影响因素,应尽早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